【正文】
,第二個還這樣比喻的是庸才,第三個還這樣比喻的是蠢才?!泵枘〖记梢阶∫粋€“新”字:視角要新,設(shè)喻要新,給人的感覺要新奇獨特。人云亦云是不能給人美感覺享受的,那不 藝術(shù)的天才,而是蠢才。描摹之美,還要靠聯(lián)想來實現(xiàn)。描摹就是“添枝加葉”,使一棵孤樹變得枝繁葉茂;描摹就是“添油加醋”,使一鍋談水變得有滋有 當然,這是就語言的表達技巧而言的。就整個文章的寫作技巧而言,還有一個構(gòu)思立意的技巧問題,任何描摹,都必須創(chuàng)設(shè)一種情意,必須有其思想內(nèi)涵,必須為展示一定主題服務(wù),必須歌頌真善美,鞭撻假惡丑。為描摹而描摹,那就成了一種文字游戲。描摹還要注意典型性。寫人狀物既要有典型品質(zhì),又要有個性,比如寫眼睛,我們說眸如一池秋水,眉若一彎新月。比如好不好?好!但很俗氣,古人都這么寫,每一個人的眼睛都可以這么比喻。精妙的語言是要你對描述的個體有獨特的發(fā)現(xiàn)。徐志摩在《拜倫》一文中對拜倫雕像眼神的描寫就十分精湛:“他沒有那樣驕傲的鋒芒的大眼,像是阿爾卑斯山南的藍天,像是威尼斯的落日,無限的高遠,無比的壯麗,人間萬花鏡似的展覽反映在他的圓眼中,只是一層鄙夷的薄翳。”作者抓住特定情景中的感受,借用比喻,發(fā)揮想象,把拜倫眼神的深遠,壯麗刻畫得活靈活現(xiàn),透露出詩人洞察大千世界的氣質(zhì)。寫人物與寫景物不一樣,景物描寫通??梢詰{辭章艷麗來顯示其語言色彩。景物描寫憑辭章之艷來顯語言美,在古代散文里面尤為明顯。比如王勃《滕王閣序》中寫秋的景色:“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魚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狈吨傺偷摹对狸枠怯洝穼懘壕澳蝗缡牵骸爸寥舸汉途懊?,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毕﹃栐聢A,使我想起了古代詩人這樣一句詩:長河落日圓。西方的天幕中,圓圓的太陽像一個大火球?qū)⒁獕嬋氲仄骄€,大半邊天都被夕陽的余輝映成了紅色,云彩鑲上了金邊。滿是光彩的云朵流過太陽,慢慢地,向上飄去。大圓球似的夕陽,漲紅著臉,俯視著萬物,眺望著東海,遲遲不愿離去,把自己最后一抹光輝向人間,帶著羞澀的笑隱在五彩云朵中。一輪更圓、更紅的太陽,將在明朝升起。又如老舍對窗外景色的描摹:“不經(jīng)意地抬頭望去,看見萬里無云的空中飄著一縷縷紅霞,仿佛老師無意點染在作業(yè)本上的紅墨水,又像國畫大師用朱筆一揮而就的抽象畫??茨巧?,不由令人想起小b a b y 的臉,還有少女那害羞的腮幫??真是美不勝收?!按笞匀辉谖《氲膬勺嗌街g搭起了彩虹橋??我想起了盧森堡的一段話:‘天哪,天空啊,云彩啊,以及整個生命的美并不只存于佛龍,我心靈為之一動,在稿箋上寫上了一個題目——窗外之美。聯(lián)想是描摹的另一種表現(xiàn)方式,它將本體與喻體、本體和擬體對接起來,用數(shù)個喻體、擬體來鋪示本體(即描摹對象)的思維方式。聯(lián)想也是一種輻射性思維,它從鋪現(xiàn)本體(描摹對象)的目標出發(fā),伸鋪想象的翅膀,心騖八極、神游萬里、往尋找并選擇與本體(描摹對象)有相蘇關(guān)征的喻體。用文字表達出來,就形成一種眾星拱月之美。使抽象變得形象,單調(diào)變得飽滿。舉例為證:好比,校園有尊無名雕塑,同學(xué)們?nèi)肴氤龀觯煲暉o睹吧。實在,她是獨一能象征一中一種文化氛圍的建筑物?!鞍状纱u貼的地面,紅色花崗石鑲的基座,白色的泥像,兩個昂首瞅天的學(xué)生??”大多數(shù)同學(xué)在老師布置的作文上這么寫,象說明文,感覺膚淺,文字干巴。我認為她是把我們誘進知識殿堂的天使。有了這個定位,基調(diào)就有了。沿著這個思路想下往:紅色花崗言冬源于數(shù)十萬年前的火山爆發(fā);我國的現(xiàn)代文明植根于深摯的古民族文化之中;那座時鐘定格在九點,不落的太陽呀,他們永遙年青;那姿勢翩翩欲仙象要騰空飛往,去天堂望這畢竟:望嫦娥舞蹈,望吳剛伐桂,往赴蟠桃會,往品嘗李老君八卦爐中的長仙不老丹——不,也許他們并不浪漫,他們是要往太空做一個物理實驗,往火星尋找新的生命??歸納說一下:描摹,它不只是一種文字上的表達技巧,而且是一種形象思維的藝術(shù);描摹要靠比喻、比擬和聯(lián)想來實現(xiàn);描摹技巧要突出一個“新”字:視角要新,設(shè)喻要新,給人的藝術(shù)感覺要新;描摹要有思想內(nèi)涵,為展示主題服務(wù);描摹要有典型意義。生活中無處不美,只要我們肯去發(fā)現(xiàn),只要我們具有描摹生活之美的想象力,用一雙天使樣的眼去觀察生活,用火一樣的激情去點燃生活,用一支生花妙筆去書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