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音樂導入法。大部分學生都喜歡聽英文歌、唱英文歌,在聽力訓練時可以先播放一首優(yōu)美易懂的英文歌曲,并讓學生填寫歌詞,用學生們喜歡的歌曲導入課文,可以消除對教學內容的畏懼心理,使他們帶著輕松愉悅的心情去學習。教師也可以根據(jù)課文的需要,直接讓學生欣賞相關的音樂、歌曲,因勢利導地組織學生討論音樂的作者、作品的主題等,讓學生將欣賞英文歌曲和讀詩結合起來,使學生感性認識課文的話題。對于一些歷史、文學題材,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和生物科技題材的課文,教師可事先通過各種途徑找到相關的材料或背景知識,或以關鍵詞出現(xiàn),或以時間為序,或以圖片形式展示。教師采用以介紹作者、討論課文背景為切入口,把學生引入到真實的語境中去,將語言的習得與語言的應用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開擴學生的知識面。二、以“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方式進行導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著主導的作用,除了借助于各種教學媒體外,更多的時候需要教師的語言導入。教師可以進行提問,使用問題導入法;也可以通過復習,以舊帶新進行導入;也可以對課文標題進行討論,還可以通過重要的語言點進行導入。三、以學生的言談、表演作為導入。教師可讓值日班長提出話題,也可分組自由發(fā)表看法,或以競賽的方式組織全班同學進行,內容不限。這種隨意交談使學生們感到很親切、自然,熟悉話題能夠引起學生們極大的興趣,能把學生從無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加深學生對新課的印象,而且有目的地訓練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新編高中英語教材中有許多內容都可以編成即興情景劇。上課時進行表演導入,既可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滿足學生的表演欲,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陶醉于英語學習之中。中學生的特點是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愛聽、愛讀有趣的故事,在上新課內容前,教師可事先讓學生準備與該課題有關的故事,這樣既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他們自己閱讀的習慣,又可以訓練學生們編造故事的能力。第五篇:英語課堂導入的方法初中英語課堂導入的藝術邊麗紅常言道:“Well begin,half done.”(好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上每一新課時,如果多用幾種不同的方法,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能讓學生從課前就激情飽滿,興趣濃厚,對本節(jié)課充滿期待。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因此精彩的導入也是一節(jié)課能否達到藝術效果的關鍵。以下是自己在教學中一些實踐,與大家共同交流。第一,英文歌曲導入。在上九年級unit2賓語從句時,課前我給學生下發(fā)歌曲《my lover》讓學生欣賞,其中歌詞“I wonder where they are”反復出現(xiàn),我讓學生勾畫出來。聽完后學生異口同聲回答很好聽,我便向學生發(fā)問,歌詞主旋律運用什么句型結構?學生一個個面面相覷,于是我講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賓語從句,它的運用很廣泛,我們一定要學透徹,于是學生對進一步了解該語法很有興趣。第二,運用多媒體視頻和圖片導入。多媒體教學已經(jīng)很普及,它能使教學直觀和形象化。在上九年級unit6 3A 文章關于茶的歷史文化,我在課前組織學生觀看紀錄片《tea》,學生津津有味的欣賞完后,我問Do you know who invented tea? And how was it invented? 學生若有所思但具體也回答不上,故我說so the text 3a will give you the answer, please read 。第三,實物導入法。新目標英語書單元話題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用能找到的實物引導學生進入話題效果最好。如九年級unit 5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第一課時主要句型結構 be made of/be made from 我課前會準備一片布,筆,戒指,筷子,上課時我拿著這些東西開始問學生:What are the chopsticks made of? 學生回答It is made of ,再從回答中區(qū)分of 與 from區(qū)別,學生結合實物很容易辨別了。第四,故事導入法。老師可根據(jù)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選擇向學生介紹課文的背景知識或用簡單的英語向學生講述一個與本課話題相關的簡短故事或故事摘要,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要講的話題上,再通過提問、討論等方式,強化或補充所需的內容,增強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的興趣。例如:在學習unit1 reading時,我給學生講述了以下故事:long long ago a man named Scooge is never smile and is mean and only thinks about himself………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我告訴學生我們一起通過閱讀課文具體了解后面發(fā)生了什么故事。第五,復習導入法。復習導入法是一種教師經(jīng)常使用的較為傳統(tǒng)的導入法。教師可以采用“溫故知新”的復習方法導入新課。這種方法雖然“老套”,但便于學生鞏固已學的知識,便于將新舊知識系統(tǒng)地聯(lián)系起來,便于教師循序漸進地展開課堂教學,同時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很快轉移到新的內容上。第六,游戲導入。著名語言學家克利斯說:“要盡量在語言的藥丸上涂上歡樂的果醬?!痹谄吣昙墸ㄉ希﹗nit2 Is this your book?在課前,我要求學生把自己眼睛捂起來,我拿起一個同學的橡皮放到另一個同學的桌子上,這位同學發(fā)現(xiàn)自己多出一塊橡皮,他在班級選三位同學進行問答,若三位都不是失主,他必須在黑板上寫出招領啟示(lost and found),失主和他進行一個簡短的對話。在八年級(上)unit2 what’s the matter? sectionA 部分中涉及人體器官的英文表達,為讓學生熟練掌握這些單詞,我讓全班同學面對面站起來,按照我的口令做出相應的動作,raise your left your your mouth and let me see your 。我還會讓一些同學看著該同學的動作說出該單詞進行拼寫。諸如此類的游戲我在每單元都會設計一些。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師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整個身心都充滿歡樂?!庇螒蛘窃⒔逃跇罚D被動為主動,變乏味為有趣,使游戲與教學得到統(tǒng)一。從效果看,這些游戲激活了課堂氣氛,也幫助學生消化了當堂課的內容。無論采用哪一種導入法,都必須遵循以下原則:一、要有目的性和針對性課堂導入的目的性要有助于學生明白將學什么和怎樣學。導入的針對性要求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確定不同的導入方式。如果盲目地為了導入而導入,甚至于無所不說,離題萬丈,這都是違背教學目的和教學宗旨的。二、要有趣味性課堂導入要有趣味性,才能吸引學生——興趣是求知的向導。學生充滿興趣去學習,才能感到易學,做到愛學、樂學,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著名心理學家拉扎勒斯認為:“興趣比智力更能促進學生勤奮學習?!比?、要有新穎性課堂導入如果千篇一律地一個模式,那么學生就會覺得乏味,提不起興趣。因此新穎的課堂導入,能更加引起學生們的興趣。心理研究表明:令學生耳目一新的“新導刺激”可以有效地強化學生的感知態(tài)度,吸引學生的注意指向。四、要有啟發(fā)性和生成性教師在導入時要運用啟發(fā)性的話語或活動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對新知識、新內容探求的欲望。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質疑、有了質疑就有了尋求答案的內需和動力,有了質疑才會有預設的生成和非預設的生成,唯有如此導入才能找準最佳的切入點。五、要簡潔明了 課堂導入要精心設計,要畫龍點睛,巧妙地將學生吸引到課堂上,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進入到課堂教學的最佳狀態(tài)中去,創(chuàng)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傊?,英語課堂的導入是一個充滿藝術性的過程。導入的方法可謂多種多樣,靈活變化。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法當中,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導入方法,只要得當,就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并逐漸養(yǎng)成具有終身學習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