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滿分150分,完卷150分鐘。(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罢{”的審美含義決定的,后者是“格”的人格、道德含義決定的。這兩個字起初是并舉而。非連用的,連用之后,有時也還分而論之。其音調和諧而自由,遣詞造句縱心任情。說鄭谷詩“極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人“無復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務以精意相高”。此“格”是詩人胸懷、境界賦予作品的總。嚴羽《滄浪詩話·詩辨》中說:詩之法有五,體制、格力、氣象、興趣、音節(jié)。大體對應于“格”,后二者則是對應“調”。嚴羽系統地探討詩法,后世詩法及文法的基本。問題大多不出此范圍。寬泛意義上的格調論,包括思想要求和藝術要求、內容與形式關系以。及整體上效法古典還是重視新變的古今之爭問題,而這些問題在《滄浪詩話》中都有所涉及,故而嚴羽被視為開后世格調論先河之人。調論,“格”是詩歌體制、整體格局,是知覺層面的詩歌內容,指代作品的境界和思想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