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朗讀、背誦古詩?進一步了解古詩相關知識?發(fā)揮想象感受詩中畫意學習任務到了唐代,格律詩興盛起來。這兩首詩都是五言律詩。律詩共八句,分四聯(lián),即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律詩在押韻、平仄和對仗等方面有比較嚴格的要求。比如律詩要求中間兩聯(lián)都必須對仗(對偶)。對仗的特征是上下兩句字數(shù)相等、結構相同、詞
2024-11-18 22:18
【總結】《渡荊門送別》教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這首詩相關的背景知識。2、了解這首詩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及語言風格。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現(xiàn)手法。4、背誦并默寫這首詩。能力目標1、加強朗讀訓練,讓學生充分體會詩歌特有的節(jié)奏及韻律,感受其聲韻美;在反復誦讀中,理解詩意,感悟詩情。2、分析這首詩中的景物描寫,體味文中情
2024-12-05 08:39
【總結】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到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2024-12-01 00:28
【總結】教案詩四首(《歸園田居》《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游山西村》) 教材簡析: 這四首古代詩歌都寫得情景交融,以景傳情,為我們展現(xiàn)出一幅幅優(yōu)美的畫卷。詩人用他們的筆觸,帶著我們走進那色彩各異、形象鮮...
2025-01-25 06:58
【總結】李白渡荊門送別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唐代偉大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人稱“詩仙”。他是我國繼屈原之后又一個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發(fā)自己的抱負和理想,以強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馴的態(tài)度抨擊社會,鞭撻權貴。他的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韻
2025-06-20 19:34
【總結】第二課時賞讀《渡荊門送別》《錢塘湖春行》情景導入生成問題七年級時我們曾學習過表現(xiàn)鄉(xiāng)愁的詩歌——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同學們還記得嗎?大家還知道哪些描寫鄉(xiāng)愁的詩歌?(學生回答,教師可再作補充),今天我們來學習另一首反映故園之思的詩歌——李白的《渡荊門送別》。自我研學生成新知步驟一知識梳理夯實基礎1.
2024-12-08 19:21
【總結】考考你?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春夜洛城聞笛》?峨眉山月半輪秋,?影
2025-06-12 02:31
【總結】教案詩四首(《歸園田居》《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游山西村》)4 知識目的: 1、朗讀背誦前兩首詩 2、理解感受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才能目的:對詩的理解才能 德育目的:培養(yǎng)熱愛生活、熱愛勞...
2025-01-25 05:57
【總結】教案詩四首(《歸園田居》《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游山西村》)3 課程簡介:田園是一種耕作方式,棲居方式,也是生活向大自然皈依表示眷戀的一種宗教儀式。田園是生長糧食也是生長詩意的地點,讓我們穿過陶...
2025-01-25 06:55
【總結】教案詩四首(《歸園田居》《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游山西村》)_0 教學目的 有感情地朗讀并純熟地背誦這四首詩。品味語言,體會詩歌的內涵。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檔次和審美情...
2025-01-25 06:52
【總結】詩四首歸園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游山西村歸園田居陶淵明?陶淵明: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名潛,字元亮
2024-11-18 19:11
【總結】古典詩歌渡進門送別12朗讀詩歌,我們可以從心靈里感受詩人的所思、所感,朗讀詩歌可以讓我們的心靈插上翅膀,朗讀詩歌可以使我們的心靈得到美的熏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走近李白這位大詩人的心靈吧!(重點)(難點)1.背誦詩歌,感知詩歌內容,感悟詩意境。2.品析詩的語言,體會詩歌的意境美、情感美。
2025-06-18 06:38
【總結】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第十二課《渡荊門送別》教案及知識點 《渡荊門送別》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這首詩相關的背景知識。 2、了解這首詩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及語言風格。 ...
2024-12-07 02:08
【總結】渡荊門送別【唐】李白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世人尊稱“詩仙”。?拓展:歐陽修——六一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
2025-06-18 04:53
【總結】30、詩四首(第一課時)品讀《使至塞上》、《歸園田居(其三)》兩詩,理解詩意,品味詩歌的美。學習目標:如何欣賞古詩?1、通過多誦讀,感知內容大意,領會語言美。2、了解作者、寫作背景,揣摸詩中感情。3、發(fā)揮聯(lián)想、想像,體味意境美。
2024-12-08 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