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離能: N O 、 M g A l , B 項錯; C 項所述元素為零族元素,性質(zhì)穩(wěn)定,第一電離能都較大。 知識梳理 探究高考 練出高分 練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7 .同周期內(nèi)不同元素的第一電離能 I 1 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增大而增大,但個別元素的 I 1出現(xiàn)反常現(xiàn)象。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 A . I 1 ( 氮 ) I 1 ( 氧 ) B . I 1 ( 氟 ) I 1 ( 氧 ) C . I 1 ( 鎂 ) I 1 ( 鋁 ) D . I 1 ( 鈣 ) I 1 ( 鎂 ) 解析 A 中 N 原子 p 電子軌道屬于半充滿狀態(tài),較穩(wěn)定,其 I 1 會出現(xiàn)反常; B 中 F 和 O , F 的原子半徑較小,非金屬性氟 氧,因而 I 1 ( 氟 ) I 1 ( 氧 ) ; C 中鎂 3s 全滿,較為穩(wěn)定, I 1 出現(xiàn)反常; D 中鎂和鈣最外層 n s 2 均為全滿,但金屬鈣比鎂多一個能層,鈣的原子半徑較大,因而 I 1 ( 鈣 ) I 1 ( 鎂 ) 。 知識梳理 探究高考 練出高分 練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8 .現(xiàn)有 ① 、 ② 、 ③ 三種元素的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如下: ① 1s22s22p63s23p4;② 1s22s22p63s23p3; ③ 1s22s22p3。則下列有關比較中正確的是 ( ) A .第一電離能: ③ ② ① B .原 子半徑: ③ ② ① C .電負性: ③ ② ① D .最高正化合價: ③ ② ① 解析 由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可知 ① 、 ② 、 ③ 分別為 S 、 P 、 N 。 P 原子由于 3p軌道處于半充滿的穩(wěn)定狀態(tài),故其第一電離能大于 S ,因此三者第一電離能大小關系為 N P S ;原子半徑 P 最大;電負性: N S P ; S 的最高正化合價最高,為+ 6 ,N 、 P 為+ 5 。 知識梳理 探究高考 練出高分 練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9 .下表中元素均為中學化學中常見短周期元素,根據(jù)表中信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元素代號 X Y Z W N 原子半徑 /n m 0 . 1 8 6 0 . 0 7 4 0 . 1 0 2 0 . 0 9 9 0 . 1 6 0 主要化合價 + 1 - 2 - 2 、+ 6 + 7 、- 1 + 2 A . X 與 W 形成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 B .常溫下單質(zhì)與水反應速率: X N C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 W Z D . X 和 Y 的單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可生成一種淡黃色的固體化合物 解析 根據(jù)表中信息, X 為 Na , Y 為 O , Z 為 S , W 為 Cl , N 為 Mg 。 A 項, Na Cl 為離子化合物; B 項, Na 的活潑性大于 Mg ; C 項,酸性 H Cl O4 H 2 SO 4 ; D 項, Na 2 O 2 為淡黃色固體。 解析 根據(jù)表中信息, X 為 Na , Y 為 O , Z 為 S , W 為 Cl , N 為 Mg 。 A 項, Na Cl 為離子化合物; B 項, Na 的活潑性大于 Mg ; C 項,酸性 H Cl O4 H 2 SO 4 ; D 項, Na 2 O 2 為淡黃色固體。 解析 根據(jù)表中信息, X 為 Na , Y 為 O , Z 為 S , W 為 Cl , N 為 Mg 。 A 項, Na Cl 為離子化合物; B 項, Na 的活潑性大于 Mg ; C 項,酸性 H Cl O 4 H 2 SO 4 ; D 項, Na 2 O 2 為淡黃色固體。 解析 根據(jù)表中信息, X 為 Na , Y 為 O , Z 為 S , W 為 Cl , N 為 Mg 。 A 項, N aCl 為離子化合物; B 項, Na 的活潑性大于 Mg ; C 項,酸性 H C l O 4 H 2 SO 4 ; D 項, Na 2 O 2 為淡黃色固體。 D 項, Na 2 O 2 為淡黃色固體。 知識梳理 探究高考 練出高分 練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10 .以下有關元素性質(zhì)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具有下列電子排布 式的原子中, ① 1s22s22p63s23p2 ② 1s22s22p3 ③ 1s22s22p2 ④ 1s22s22p63s23p4原子半徑最大的是 ① B .具有下列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的原子中, ① 3s23p1 ② 3s23p2 ③ 3s23p3 ④ 3s23p4第一電離能最大的是 ③ C . ① Na 、 K 、 Rb ② N 、 P 、 As ③ O 、 S 、 Se ④ Na 、 P 、 Cl ,元素的電負性隨原子序數(shù)增大而遞增的是 ④ D .某元素氣態(tài)基態(tài)原子的逐級電離能分別為 7 3 8 、 1 4 5 1 、 7 7 3 3 、 1 0 5 4 0 、 1 3 6 3 0 、1 7 9 9 5 、 2 1 7 0 3 ,當它與氯氣反應時可能生成的陽離子是 X3 + 解析 A 項, ① 為 Si , ② 為 N , ③ 為 C , ④ 為 S ,原子半徑最大的為 Si ,正確; B 項, ① 為 Al , ② 為 Si , ③ 為 P , ④ 為 S ,第一電離能最大的為 P ,正確; C 項,同一主族元素,第一電離能從上到下逐漸減?。煌恢芷冢谝浑婋x能呈增大趨勢,正確; D 項,根據(jù)電離能變化趨勢,最外層應有 2 個電子,所以與 Cl 2 反應時應呈+ 2 價, D 錯。 解析 A 項, ① 為 Si , ② 為 N , ③ 為 C , ④ 為 S ,原子半徑最大的為 Si ,正確; B 項, ① 為 Al , ② 為 Si , ③ 為 P , ④ 為 S ,第一電離能最大的為 P ,正確; C 項,同一主族元素,第一電離能從上到下逐漸減小;同一周期,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正確; D 項,根據(jù)電離能變化趨勢,最外層應有 2 個電子,所以與 Cl2 反應時應呈+ 2 價, D 錯。 解析 A 項, ① 為 Si , ② 為 N , ③ 為 C , ④ 為 S ,原子半徑最大的為 Si ,正確; B 項, ① 為 Al , ② 為 Si , ③ 為 P , ④ 為 S ,第一電離能最大的為 P ,正確; C 項,同一主族元素,第一電離能從上到下逐漸減??;同一周期,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正確; D 項,根據(jù)電離能變化趨勢,最外層應有 2 個電子,所以與 Cl 2 反應時應呈+ 2 價, D 錯。 解析 A 項, ① 為 Si , ② 為 N , ③ 為 C , ④ 為 S ,原子半徑最大的為 Si ,正確; B 項, ① 為 Al , ② 為 Si , ③ 為 P , ④ 為 S ,第一電離能最大的為 P ,正確; C 項,同一主族元素,第一電離能從上到下逐漸減??;同一周期,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正確; D 項,根據(jù)電離能變化趨勢,最外層應有 2 個電子,所以與 Cl 2 反應時應呈+ 2 價, D 錯。 知識梳理 探究高考 練出高分 練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現(xiàn)有七種元素,其中 A 、 B 、 C 、 D 、 E 為短周期主族元素, F 、 G 為第四周期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請根據(jù)下列相關信息,回答問題。 A 元素的核外電子數(shù)和電子層數(shù)相等 B 元素原子的核外 p 電子數(shù)比 s 電子數(shù)少 1 C 原子的第一至第四電離能如下: I1= 738 k J m ol- 1 I2= 1 451 k J m ol- 1 I3= 7 733 k J m ol- 1 I4= 10 540 k J m ol- 1 D 原子核外所有 p 軌道全滿或半滿 E 元素的主族序數(shù)與周期數(shù)的差為 4 F 是前四周期中電負性最小的元素 G 在周期表的第七列 ( 1) 已知 BA5為離子化合物,寫出其電子式: ______ __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 。 ( 2) B 元素基態(tài)原子中能量最高的電子,其電子云在空間有 ________ __ 個方向,原子軌道呈 _ _______ 形。 啞鈴 3 知識梳理 探究高考 練出高分 練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3 ) 某同學根據(jù)上述信息,推斷 C 基態(tài)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圖為 該同學所畫的電子排布圖違背了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 4 ) G 位于 _ _ _ _ _ _ _ _ 族 _ _ _ _ _ _ 區(qū),該元素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5 ) DE3中心原子的雜化方式為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用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推測其空間構型為 _ _ _ _ _ _ _ _ _ _ 。 ( 6 ) 檢驗 F 元素的方 法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請用原子結構的知識解釋產(chǎn)生此現(xiàn)象的原因: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當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吸收能量后,電子會躍遷到較高能級,變成 泡利原理 第 Ⅶ B d 1s22s22p63s23p63d54s2 sp3 三角錐形 焰色反應 激發(fā)態(tài)原子。電子從較高能量的激發(fā)態(tài)躍遷到較低能量的激發(fā)態(tài)或基態(tài)時, 將以光的形式釋放能量 。 知識梳理 探究高考 練出高分 練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由題給信息可知元素 A 、 B 、 C 、 D 、 E 、 F 、 G 分別為 H 、 N 、 Mg 、P 、 Cl 、 K 、 Mn 。 ( 1 ) 離子化合物 NH 5 為氫化銨。 ( 2 ) N 原子的基態(tài)原子能量最高的電子為 p 電子, p 電子云有三個方向,原子軌道呈啞鈴形。 ( 3 ) 題圖中 3s 軌道的兩個電子自旋方向相同,違背了泡利原理。 ( 5 ) P Cl 3 的中心原子 P 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 4 ,故為 sp 3 雜化;因外層有一對孤對電子,故空間構型為三角錐形。 解析 由題給信息可知元素 A 、 B 、 C 、 D 、 E 、 F 、 G 分別為 H 、 N 、 Mg 、P 、 Cl 、 K 、 Mn 。 ( 1 ) 離子化合物 NH 5 為氫化銨。 ( 2 ) N 原子的基態(tài)原子能量最高的電子為 p 電子, p 電子云有三個方向,原子軌道呈啞鈴形。 ( 3 ) 題圖中 3s 軌道的兩個電子自旋方向相同,違背了泡利原理。 ( 5 ) P Cl 3 的中心原子 P 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 4 ,故為 sp 3 雜化;因外層有一對孤對電子,故空間構型為三角錐形。 解析 由題給信息可知元素 A 、 B 、 C 、 D 、 E 、 F 、 G 分別為 H 、 N 、 Mg 、P 、 Cl 、 K 、 Mn 。 ( 1 ) 離子化合物 NH 5 為氫化銨。 ( 2 ) N 原子的基態(tài)原子能量最高的電子為 p 電子, p 電子云有三個方向,原子軌道呈啞鈴形。 ( 3 ) 題圖中 3s 軌道的兩個電子自旋方向相同,違背了泡利原理。 ( 5 ) P Cl 3 的中心原子 P 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 4 ,故為 sp 3 雜化;因外層有一對孤對電子,故空間構型為三角錐形。 解析 由題給信息可知元素 A 、 B 、 C 、 D 、 E 、 F 、 G 分別為 H 、 N 、 Mg 、P 、 Cl 、 K 、 Mn 。 ( 1 ) 離子化合物 NH 5 為氫化銨。 ( 2 ) N 原子的基態(tài)原子能量最高的電子為 p 電子, p 電子云有三個方向,原子軌道呈啞鈴形。 ( 3 ) 題圖中 3s 軌道的兩個電子自旋方向相同,違背了泡利原理。 ( 5 ) P Cl 3 的中心原子 P 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 4 ,故為 sp 3 雜化;因外層有一對孤對電子,故空間構型為三角錐形。 解析 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