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論語〉選讀》第一、二、四、十四課備課思考臺州一中:董琳諸子以孔子為第一人,諸子之書以《論語》為第一部?!滩疂摗吨T子通考·緒論》總說:《論語》及其教學一,《論語》的歷史價值:《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
2024-12-08 21:23
【總結】語文版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二十一課《論語》六則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他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論語》是“語言的論纂(zu?n)”,是語錄的意思,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共20篇,語錄體散文。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學》《
2025-11-10 01:31
【總結】《論語》六則孔子肖像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被譽為“萬世師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鬃悠淙丝鬃悠淙耸组_私人講學之風。相傳弟子3000,著名的72人。他整理了《詩》、《
2025-11-21 03:48
【總結】為政以德——論語?論,纂輯的意思,應讀lún;語,言談。由孔子弟子及其后學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言行的一部語錄體文集,內(nèi)容涉及政治、哲學、教育、文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論語》全書20篇,每篇包含若干章節(jié),一章記獨立的一段話或獨立的一件事,篇幅都不長。?北宋時,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
2025-11-09 08:26
【總結】《選讀》復習2022浙江高考真題24.《論語》對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響。請引用《論語》中與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話,然后分析它們所表達的思想。(4分)“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保W陽修《朋黨論》24.《論語》對后人的思想
2025-08-04 23:15
【總結】《論語》六則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虛詞,能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課文。2、理解課文思想內(nèi)容,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3、積累成語、格言、警句,能對照反省自己。教學重點:背誦、翻譯、理解課文內(nèi)容教時:一課時教學步驟:一.介紹
2024-12-08 07:40
【總結】一三白居易詩二首之賣炭翁教學目標1、在自讀的基礎上,借助相關工具書,領會詩所表達的中心。2、通過討論,學習對比的寫作手法。3、反復誦讀,領會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情感。說明:本課作為七年級第一學期的文言文篇目,對于學生而言,字面難度并不大,學生借助工具書,均能自己讀懂內(nèi)容。但這篇文章在寫作中,運用了比較多的人物描寫,并且有
2024-12-08 07:38
【總結】山東省高中語文選修教材備課研討會《〈論語〉〈孟子〉選讀》施教建議山東省日照第一中學高月峰弄清本課程的學習目標了解孔子孟子的主要思想(解讀)理解、體會、背誦重要句子(解讀)積累鞏固文言知識第一單元學而不厭悔人不倦——孔子的“貴學”
2025-07-18 23:47
【總結】曾鞏曾鞏,字字固,南豐人,北宋文學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初期詩文革新運動的積極支持者,受歐陽修提拔,主張樸素平實的文風。解釋詞語:故跡徜徉肆恣遺風余思注音:洼然徜徉楹恣揭1、熟讀課文,理解文章主旨。2、識記重點字詞,并能通順地翻譯
【總結】高二語文校本學習資料編制人:蘇立光印480份2021年1月4日班級:姓名:《論語》選讀期末考模擬卷一、積累與體驗(32分)(一)名句默寫(5分,每個空格,選做1、2、3、4、5或6、7、8、9、10、11)1、丘也聞有國有家者,
2025-11-25 19:56
【總結】題目:《墨池記》學科:語文年級:初四制作:常煥玲墨池記曾鞏王羲之書法欣賞解題之一:關于王羲之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東晉
【總結】《論語》六則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創(chuàng)始者。杏壇《論語》的體裁:語錄體它是一部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儒家的學術經(jīng)典?!墩撜Z》中有很多內(nèi)容是關于學習和個人修養(yǎng)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024-12-08 08:13
【總結】“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為,是人們行動的準則,“行”是做,效法;“止”是語助詞。“《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m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比喻品德像山一樣崇高的人,就會有人敬仰他;行為光明正大的人,
2025-11-08 14:46
【總結】高山仰止?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m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鬃硬家拢瑐魇攀?,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圣矣!”“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薄?/span>
2025-11-10 13:28
【總結】忍小忿而就大謀——蘇軾《留侯論》賞析作家和作品蘇軾《留后論》
2025-11-08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