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A 是指試題答錯人數(shù)占總?cè)藬?shù)的百分比 B 是指試題正確反應的幾率C 難度值愈大表示答對的人數(shù)愈少 D 難度值愈小表示試題愈簡單12下列哪項屬于試題分析的主要內(nèi)容? A 信度 B 效度 C 差異度 D 區(qū)分度12在校正猜測公式S=R―W/(N―1)中S是指 A 實得分數(shù) B 答對題數(shù) C 打錯題數(shù) D 可能答案數(shù)12下列不屬于影響測驗信度的因素的是 A 試題的數(shù)量 B 試題的難度 C 試題的順序 D 試題的區(qū)分度12下列估算信度系數(shù)的方法中,需要進行兩次測驗的是 A 對等法 B 分半法 C 庫李法 D 分半法和庫李法12下列概念與實作評價含義差別較大的是 A 另類評價 B 直接評價 C 動態(tài)評價 D 將學習成果應用于真實情況中表現(xiàn)的評價12為方便進行觀察和判斷,實作評價的表現(xiàn)標準的數(shù)量最好在 A 5個以下 B 5~10個 C 10~15個 D 15個以上12教師做學生個人記錄卡是供什么人看的? A 學校領導 B 學生家長 C 教師自己 D 學生本人12實作評價用的檢核表完成后應 A 交給學校領導 B交給學生家長 C 教師自己留下 D 發(fā)給學生本人1下列哪項不屬于生物學校外活動的教育功能 A 愛國主義情感的加強 B 社會責任感 C 課業(yè)的鞏固 D 集體觀念13下列哪項屬于生物學校外活動的教學功能 A 社會責任感 B 課業(yè)的鞏固 C 紀律觀念 D 勞動觀念13選定活動主題、明確具體任務、設計活動方案、開題通過評審是生物學校外活動程序的哪個階段 A 活動準備階段 B 活動啟動階段 C 活動實施階段 D 活動結束階段13下列哪項生物學校外活動選題是從指向上考慮的 A 前瞻性課題 B 實踐性課題 C 思辯性課題 D 綜合性課題13下列哪項屬于生物學校外活動的有形成果 A 創(chuàng)新意識 B 探索勇氣 C 交往能力 D 結題文章13生物校外活動的評價具有較鮮明的特性,指的是 A 過程性 B 針對性C 鮮明性 D 趣味性13生物實驗中使用的腐蝕性藥品 A 是固體的 B 是液體的C 是氣體的 D 有固體的、液體的和氣體的13生物實驗課上用的實驗動物最好 A 到市場去買 B 去專門的供應部門采購C 讓學生從家?guī)? D 取采野生的13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 用于生物實驗的大多數(shù)植物一般不會對學生造成危害B 多數(shù)有毒植物,如果不加防范,可能造成學生中毒C 少數(shù)人對植物的花粉或孢子過敏D 在實驗室中不能使用產(chǎn)生花粉和包子的植物13實驗室安全守則應 A 發(fā)給學生人手一份 B 貼在實驗室最明顯的地方C 讓學生記在筆記本上 D 讓學生背下來1新的教育價值觀認為 A 教育的價值是為社會政治經(jīng)濟服務 B 教育的價值是促進人的潛能充分自由地發(fā)展 C 教育的價值在于促進人的發(fā)展與促進社會的發(fā)展的統(tǒng)一 D 教育的價值在于傳承人類文明14師生共同交流、共同創(chuàng)造、共同分享經(jīng)驗、共同探求新知、共同認識成果的全面活動過程,屬于下列哪類教育觀念? A 新的教育價值觀 B 新的教育過程觀 C 新的教師觀 D 新的學生觀14由各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所體現(xiàn)的功能,不是各個要素的簡單相加,而是各個要素相互作用中的整體功能,整體功能大于各孤立要素的總和,屬于下列的哪項原則 A 整體性原則 B 動態(tài)性原則 C 相關性原則 D 有序性原則14控制論把研究對象控制信號執(zhí)行過程的情報回援,稱之為 A 被控系統(tǒng) B 控制機構 C 控制信息輸入 D 控制信息輸出14控制論把對研究對象看成是一個整體,稱之為 A 被控系統(tǒng) B 控制機構 C 控制信息輸入 D 控制信息輸出14生物教師在從事教育科學研究中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教育中的實際問題,屬于下列哪項定位 A 研究的立足點 B 研究的著眼點 C 研究的方式 D 研究的出發(fā)點14下列哪項是教師在教學研究中自主意識、進攻品質(zhì)、科學態(tài)度的表現(xiàn) A 從眾思維 B 因果思維 C 二值思維 D 批判性思維14由研究者通過訪問、座談、問卷等方式,向熟悉被研究對象的第三者或當事人了解情況,或者通過測試,收集書面材料來了解情況的方法屬于下列哪種類型 A 觀察法 B 調(diào)查法 C 實驗法 D 經(jīng)驗總結法14教育研究方法中的調(diào)查法一般是由調(diào)查者通過下列手段收集資料,但可以不包括 A 座談 B 問卷 C 訪問 D 觀察14問卷法的優(yōu)點是 A 信度和效度高 B 適于作深度追問 C 省力、省時、省錢 D 不便于進行統(tǒng)計分析150、問卷回收率低于多少時,其可信度降低 A 50% B 60% C 70% D 80%15下列哪項不屬于測試法的類型 A 個性測驗 B 智力測驗 C 能力傾向測驗 D 單元測驗15由已知結果和現(xiàn)象去探索產(chǎn)生這種結果或現(xiàn)象的原因的實驗屬于下列哪種實驗 A 對照實驗 B 析因?qū)嶒? C 定性實驗 D 定量實驗15實驗總是存在誤差,誤差原因一般不詳而且無法控制屬于下列哪種類型 A 系統(tǒng)誤差 B 過失誤差 C 隨機誤差 D 人為誤差15根據(jù)課題的研究目的按一定的標志把不同類型、不同性質(zhì)、不同內(nèi)容的原始資料進行分組屬于下列中的哪一項 A 資料質(zhì)量的核查 B 資料分組 C 資料匯總 D 資料的分析和結論15教學論文的屬性不要求 A 理論的說服力 B 事實的雄辯力C 委婉的暗示力 D 新異的吸引力15與教學論文的題目要求不符的是 A 嚴格 B 確切C 鮮明 D 簡要15常用的擬定教育研究報告的編寫提綱有 A 兩種 B 三種 C 四種 D 五種15現(xiàn)代師生關系應體現(xiàn)在 A 師道尊嚴 B 惟師是從 C 主從關系 D 共同學習的伙伴15新的教師觀認為,新時期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一些變化,應從 A 灌輸者轉(zhuǎn)向塑造者 B 訓導者轉(zhuǎn)向授予者C 研究者轉(zhuǎn)向?qū)嵺`者 D 傳遞者轉(zhuǎn)向合作者160、下列哪項使得教師在課程開發(fā)中處于被動地位 A 執(zhí)行者 B 決策者 C 設計者 D 協(xié)調(diào)者四、 多選題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 中學生物學課程從性質(zhì)上來講屬于學科課程 B 中學生物學課程屬于科學課程C 中學生物學課程具有技術課程的性質(zhì) D 中學生物學課程屬于選修課程E 中學生物學課程屬于綜合課課程標準是 A 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jù) B 課程計劃C 由教育部頒布的帶有指令性的課程文件 D 教學大綱 E 教學的具體內(nèi)容的規(guī)定。中學生物課程標準中關于能力方面具體目標包括 A 思維習慣 B 實驗操作技能 C 科學探究技能D 獲取信息的能力 E 思維能力中學生物學教科書是 A 學生學習生物學的工具 B 支持教師開展各種教學活動的書籍C 教學方法的呈現(xiàn)方式 D 教學內(nèi)容的載體E 探究實驗的中介自然科學的本質(zhì)和特征包括 A 定量化 B 定性化 C 觀察與實驗D 科學過程 E 重復實驗關于科學的正確描述是 A 科學和技術密不可分,它們有著相同的特點 B 科學是一個知識體,C 科學是一套研究方法 D 科學是一系列的思維方式E 科學與技術和社會相互作用具有科學素養(yǎng)的人應該 A 具有良好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情感 B 掌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