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原稱《書》,到漢代改稱《尚書》,意為上代之書?!渡袝罚谧鳛闅v史典籍的同時,向來被。文學(xué)史家稱為我國最早的散文總集,是和《詩經(jīng)》并列的一個文體類別。但這散文之中,用。部體例比較完備的公文總集。(見《應(yīng)用寫作》雜志1991年第3期,《我國最早的公文總集。的匯編,它保存了商周特別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渡袝废鄠饔煽鬃泳幾桑?。西漢初存28篇,因用漢代通行的文字隸書抄寫,稱《今文。另有相傳在漢武帝時從孔子住宅壁中發(fā)現(xiàn)的《古文尚書》。和東晉梅賾所獻的偽《古文尚書》?!蹲髠鳌返纫渡袝肺淖?,分別稱《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存《書序》,為《史記》所引,約出于戰(zhàn)國儒生之手。漢初,《尚書》存29篇,為秦博士伏生所傳,用漢時隸書抄寫,被稱為《今文尚書》。寫的,所以稱《古文尚書》,它比《今文尚書》多16篇,孔安國讀后獻于皇家?!豆盼纳袝肺茨芰鞑肌I檀糠治墨I是據(jù)傳聞而寫成,不盡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