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到難度適中 、 以點帶面 、 一題多解 、 一題多變 、 多題歸一 三、第二輪復(fù)習(xí)建議: ( 5) . 編選好講 、 練的習(xí)題 , 提高教學(xué)效益 , 習(xí)題做到難度適中 、 以點帶面 、 一題多解 、 一題多變 、 多題歸一 圖 R R h θ l 四、 2022年高考預(yù)測: 預(yù)測 1: 對動量、沖量、動量定理等基礎(chǔ)知識考查 ABC 命題背景材料 : 2022年溫哥華冬奧會北京時間 25日上午決出了短道速滑女子 3000米接力的冠軍 命題要求: 考查動量守恒 牛頓第二定律 圓周運動向心力 勻變速度運動規(guī)律 功與能 預(yù)測 2: 以社會熱點為背景考查動量守恒定律等重點知識,體現(xiàn)高考命題時代性。 命題背景 : 3月 7日,冰壺姑娘榮歸哈爾濱 ,取得冬奧首枚集體獎牌 命題要求: 碰撞中動量守恒,牛頓第二定律、勻變速直線運動等 2022寧夏卷 預(yù)測 3: 動量守恒、機(jī)械能守恒等知識綜合 預(yù)測 4: 動量守恒、動能定理等知識綜合 032v有一傾角為 θ 的斜面,其底端固定一檔板,另有三個木塊 A、 B、C,它們的質(zhì)量分別為 mA = mB = m, mC = 3m,它們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相同.其中木塊 A和一輕彈簧連接,放于斜面上,并通過輕彈簧與檔板 M相連,如圖所示.開始時,木塊 A靜止在 P點彈簧處于原長,木塊 B在 Q點以初速度 v0沿斜面向下運動, P、 Q間的距離為 l,已知木塊 B在下滑過程中做勻速直線運動,與木塊 A碰撞后立刻一起沿斜面向下運動,但不粘連,它們到達(dá)一個最低點后向上運動,木塊 B向上運動恰好能回到 Q點.現(xiàn)將木塊 C從 Q點以初速度 沿斜面向下運動,木塊 A仍靜止于 P點,經(jīng)歷同樣的過程,最后木塊 C停在斜面上的 R點(圖中未畫出).求: ( 1) A、 B一起開始壓縮彈簧時速度 v1; ( 2) A、 B壓縮彈簧的最大長度; ( 3) P、 R間的距離 l’的大小. 032vs i n c o s? ???m g m g012?m v m v01 2?vv2221112 c os 2 2 222??? ? ?m g x m v m v221( sin c o s ) 02? ? ?? ? ? ?m g m g l m v201 6 s in ???vxlg 20.解 :( 1)木塊 B下滑做勻速運動,有 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得 ( 2)設(shè)兩木塊向下壓縮彈簧的最大長度為 x,兩木塊被彈簧彈回到 P點時的速度為 v2 , 根據(jù)動能定理得 兩木塊在 P點處分開后,木塊 B上滑到 Q點的過程中,根據(jù)動能定理得 012343 ?lm v m v1024?lvv/ / 2 / 221114 c os 2 4 422???? -m g x m v m v/ / 221( 3 sin 3 c o s ) 0 32? ? ?? ? ? ?m g m g l m v221 1 011224??kE m v m v/ 2 22 1 0114,24??kE m v m v/?xx2/ 03 2 s in ???vllg(3)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得 根據(jù)動能定理得 木塊 C與 A在 P點處分開后,木塊 C上滑到 R的過程中,根據(jù)動能定理得 在木塊壓縮彈簧的過程中,重力對木塊所做的功與摩擦力對木塊 所做的功大小相等,因此,木塊 B和 A壓縮彈簧的初動能 木塊 C與 A壓縮彈簧的初動能 因此,彈簧先后兩次的最大壓縮量相等,即 點評: 本題是一道綜合性較高題,考查動量守恒、動能定理、物體的平衡等相關(guān)知識,學(xué)生應(yīng)準(zhǔn)確分析每一過程的特點,根據(jù)特點的不同,選用相應(yīng)知識建立物理量之間關(guān)系,在計算中挖掘隱含條件(兩次彈簧的壓縮量相同),才能找出正確解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