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擴大管理會計的應用范圍。結 論 從總體上說,20世紀管理會計的主題基本上圍繞著企業(yè)價值增值而展開。它只能揭示企業(yè)實現(xiàn)價值增值的結果,難以揭示價值增值的原因以及價值增值能持續(xù)多久。在企業(yè)的發(fā)展過程中,比利潤更重要的是市場份額,比市場份額更具有根本意義是競爭優(yōu)勢,比競爭優(yōu)勢更具有深遠影響的是企業(yè)發(fā)展核心能力。企業(yè)只有具備核心能力才能持續(xù)獲得價值增值。因此,21世紀管理會計的主題應該從企業(yè)價值增值轉移到核心能力的培植。核心能力對企業(yè)組織及其人力資源具有高度的依賴性,21世紀管理會計將“以人為本”,圍繞企業(yè)核心能力的培植構建其基本的框架。這也就是未來管理會計研究的方向。管理會計具有企業(yè)化和行為化特征。我們不能離開企業(yè)組織及其管理活動研究管理會計問題。我國管理會計研究應立足于我國企業(yè)實踐,超越“就會計論會計”的局限,應用多種理論和多種研究方法,研究和解決企業(yè)實踐需要解決的問題,總結企業(yè)管理會計實踐經(jīng)驗。圍繞核心能力的培植,“立足中國企業(yè)實踐,追蹤和借鑒國際經(jīng)驗”,以實踐為基礎的研究將成為我國管理會計研究的重要領域和發(fā)展方向。今后我國管理會計的研究重點就是對管理會計實踐的研究,通過研究找到一個能夠解釋、指導并可以應用于實踐的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傊?,我們倡導“研究問題的本土化,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的國際化”。可以預見,管理會計的發(fā)展既前程遠大,風光無限,又任重道遠。管理會計的推廣與應用是一項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理論界和實務界的共同參與與努力,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以及加入WTO,應用管理會計必將成為我國企業(yè)的內在需求。21世紀的競爭將是全球化的競爭,隨著我國企業(yè)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建立以及國際化企業(yè)的不斷涌現(xiàn),企業(yè)組織結構及環(huán)境的變化,必須以競爭力為導向,構筑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與此相適應,管理會計會呈現(xiàn)出專業(yè)化、職業(yè)化、國際化的發(fā)展趨勢,管理會計必將在我國經(jīng)濟建設中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參考文獻】[1]費文星:《西方管理會計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遼寧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2]余緒纓:《會計理論與現(xiàn)代管理會計研究》,中國財政經(jīng)濟出版社1989年版。[3]Anthony , Rajiv , Robert and Young, MANAGEMENT ACCOUNTING, PrenticeHall, Inc. 1995.[4]胡玉明:《21世紀管理會講主題的轉變》,《外國經(jīng)濟與管理》2001年第1期。[5]H .Thomas Johnson and Robert S .Kaplan,RELEVENCE LOST:THE RISE AND FAL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87.[6]李天民:《論管理會計的前景》,《會計研究》1988年第5期。[7]毛付根:《管理會計》,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8]M. Bromwich and A. Bhimani, MANAGEMENT ACCOUNTING: EVOLUTION REVOLUTION, London , CIMA, 1989.[9]Robert W. Scapens, MANAGEMENT ACCOUNTING: A REVIEW OF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S, World Publishing Corp, 1991.[10]Anthony , Ramji Balakrishnan, Peter Booth, Jane ,Tom Groot,Teemu Malmi, Hanno Roberts, Enrico Uliana, Anne Wu, New Directions in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Volume 9,1997, PP64108.[11]葛家澍:《論會計理論的繼承性》,《廈門大學學報》1981年第3期。[12]Michael D .Shields,Research in Management Accounting by North Americans in the 1990s,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Volume 9,1997, PP361.[13]Robert S .Kaplan and David P .Norton,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6.[14]Robert and David P. Norton, THE FOCUSED ORGANIZATION:HOW BALANCED COMPANIES THRIVE IN THE NEW BUSINESS ENVIRONMENT,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1.[15]胡玉明:《中國企業(yè)成本管理的制度變遷與解釋:1949——1999》,《中國會計與財務問題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中國財政經(jīng)濟出版社2002年版。[16]余緒纓:《余緒纓學術文集》,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17]李天民:《管理會計研究》,立信會計出版社1994年版。[18]Robert and Anthony :Advanced ManagementAccounting(3rd Edition),清華大學出版社,Prentice Hall,1998.[19]趙暉,《管理會計在我國應用的目前狀況及其創(chuàng)新發(fā)展》。會計之友,2006,(5) [20]鄭石橋,李宇立?!队嘘P管理會計探究的若干思索》。財會月刊,2006,(5) [21]郭延琦,《對管理會計在企業(yè)中應用的思索》。北方經(jīng)貿,2006,(2)[22][J].會計研究,2004(2).[23]:現(xiàn)狀、問題與應有的改進[J].會計研究,2005(4).[24][J].會計研究,2005(11).[25][J].會計研究,2007(6).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