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BDBDOA lCEBDDEBCrOA????,,0求:常數(shù)已知: ??????動系: BC桿 運動分析: 絕對運動: 相對運動: 圓周運動( O點) 直線運動( BC) 平動 速度分析 a e rv v v??大 小方 向 √ √ √ 牽連速度 Ve等于點 B速度 VB 0 ??r?李祿昌 53 0?rvvv aer ???0eBBDvrvl l l?? ? ? ?加速度分析 tna e e ra a a a? ? ?大 小方 向 √ √ √ √ 動系 BC曲線平移 , 因此科氏加速度 ac=0;牽連加速度與點 B加速度相同 , 應(yīng)分解為 和 兩項 。 曲柄以勻角速度轉(zhuǎn)動 。 由加速度合成定理 , 有 tea nea220 ? ?BDrl??李祿昌 54 沿 y 軸投影 ??? 30s i n30c o s30s i n ea aaa ??? ?lrlraaa neate 3)(330c o s30s i n 20 ???? ???2203)(3lrlrBDa teBD??? ??tna e e ra a a a? ? ?大 小方 向 √ √ √ √ 220 ? ?BDrl??李祿昌 55 例 811 如圖所示凸輪機構(gòu)中,凸輪以勻角速度 ω繞水平 O軸轉(zhuǎn)動,帶動直桿 AB沿鉛直線上、下運動,且 O、 A、 B 共線。 凸輪上與點 A接觸的點為A′,圖示瞬時凸輪上點 A′曲率半徑為 ρA ,點 A′的法線與 OA夾角為 θ, OA=l。 求:該瞬時 AB的速度及加速度。 李祿昌 56 牽連運動 : ABABAAavC AOlOABAO,,求:共線常數(shù)已知: ???? ????? ?解: 1 、 動點: AB桿上 點 A, 動系 :凸輪 O 取凸輪上點 A′作為動點,取桿 AB上點 A為動點? 運動分析: 絕對運動 : 直線運動( AB) 相對運動 : 曲線運動(凸輪外邊緣) 定軸轉(zhuǎn)動( O軸) 速度分析 自己分析 李祿昌 57 a e rv v v??大 小方 向 √ √ √ ??l?t a n t a nA B a ev v v l? ? ?? ? ???? c o sc o s lvv er ??加速度分析 aa沿直線 AB方向 牽連運動是勻速定軸轉(zhuǎn)動,因此 ae指向點 O; 相對加速度 :切向加速度 及法向加速度 。 tranrara李祿昌 58 tna e r r Ca a a a a? ? ? ?大 小方 向√ √ √ √ √ 沿 軸投影 ?Cnrea aaaa ???? ?? c o sc o s???????? ???????? 232c o s2c o s1 Aalla由于牽連運動為轉(zhuǎn)動,因此有科氏加速度 ac 。 22 1? ? 2r A rl v v? ? ?李祿昌 59 例 812 圓盤半徑 R=50mm,以勻角速度 ω1繞水平軸 CD轉(zhuǎn)動。同時框架和 CD軸一起以勻角速度 ω2繞通過圓盤中心 O的鉛直軸 AB轉(zhuǎn)動,如圖所示。如 ω1=5rad/s, ω2=3rad/s。 求:圓盤上 1和 2兩點的絕對加速度。 解: 1 、動點: 圓盤上點 1, 2 動系:框架 CAD 運動分析: 絕對運動:未知 相對運動: 圓周運動( O點) 牽連運動: 定軸轉(zhuǎn)動( AB軸) 李祿昌 60 。求:已知: 2121 ,mm50,sr a d3,sr a d5 aaR ??? ?? 速度分析 自己分析 點 1的 加速度分析 點 1的牽連加速度與相對加速度在同一直線上,只有法向加速度。得 ,smm1 2 5 0 221 ?? ?Ra r科氏加速度大小為 222 450ea R m m s???212 s i n 1 8 0 0Ca ?????李祿昌 61 2smm1700??? rea aaa點 1的絕對加速度的大小為 它的方向指向輪心 O。 點 2的 加速度分析 √ √ √ √ 2221 ? 0a e r Ca a a aRR??? ? ?大 小 方 向牽連加速度 ,0?ea相對加速度 21raR??科氏加速度 22 s in 9 0C e rav ??李祿昌 62 222212 1 9 5 3a e ca a aR ????? ? ? 2m m s,0?ea,smm1 2 5 0 221 ?? ?Ra r22 s in 9 0 1 5 0 0 ,C e rav ??? 2m m s各方向如圖,得點 2的絕對加速度的大小為: 2150t a na r c ??? ?rCaa?與垂直線形成的夾角為 李祿昌 63 P191 作業(yè)二: 81 1 20** P194 作業(yè)三: 82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