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緣檢查。 帶電調試用編程電纜將保護PLC與編程器連起來,打開編程器和保護PLC 電源模塊開關。PLC運行在RUNP模式下。進行PLC的硬件組態(tài),仔細核對相應導軌上的PLC模塊型號和編程器顯示的相同后。保存編譯,點擊圖標,將PLC的硬件組態(tài)下載到PLC。如圖51所示:圖51PLC硬件組態(tài)圖硬件組態(tài)調試完成后進行系統(tǒng)軟件調試,將已經(jīng)編好的所有軟件程序塊(主要是OB塊、FC塊、DB塊)全部下載入PLC,如圖52所示:圖52 PLC軟件塊圖觀察程序下載后PLC的CPU正常,進行下一步I/O地址的核對。如圖53所示: 圖53程序段 梯形圖對應圖紙,挨個檢查程序,圖紙,實物的輸入輸出(I/O)是否一致。在做好上一步調試工作的前提下(組態(tài)、組網(wǎng)完成、IO地址核對過、指示燈顯示正常),在緊急開車方式下進行如下檢查調試:(配合操作臺上開關)(1)在ONLINE(在線監(jiān)測)的情況下,逐個監(jiān)測 FC5中的手動方式、松閘條件、提升信號、開車信號、開車方向是否導通。(2)在ONLINE(在線監(jiān)測)的情況下,監(jiān)測 FC14中的安全回路導通(注意控制閘把)。(配合操作臺上開關)(1)在ONLINE(在線監(jiān)測)的情況下,監(jiān)測 OB1中的安全回路導通,緊急開車方式可用。(2)在ONLINE(在線監(jiān)測)的情況下,查看OB35中方式選擇子程序是否調用功能FC56。如下所示:OB35 FC20計算實際行程和編碼器速度 FC61(包絡線程序) FC32(包絡線加速段和等速段的速度輸出程序) FC42 (包絡線爬行段的速度輸出程序) FC76(可調閘輸出程序) FC51(低速運行方式) FC66(加速段、等速調用程序) FC30(加速和等速過程的Vi輸出) FC67(減速段調用程序) FC65(變加速a3JS計算) FC41(減速段Vi輸出) FC56(緊急開車方式) FC54(檢修方式) FC52(過卷方式) FC80(停車方式) FC6(PLC的給定輸出) FC11(上位機通訊)(3)在ONLINE(在線監(jiān)測)的情況下,在FC21中緊急開車方式下應調用“檢修方式”(在一般情況下,緊急開車方式和檢修方式速度均為2m/s,FC21開車方式用來調用主令給定的模擬量輸入系數(shù)的不同值)“XC”.ADZX()越大,輸出速度上線被限制的越小。在以上程序調試好后,推主令,閘把開車,此時監(jiān)視變量表VAT1中的““XC”.Vi( 112)”,如果此時變量開始增加,則速度給定調試出來,此時打開XC_PLC FC6,查看程序中模擬量輸出地址是否為速度給定輸出通道,在完成后用萬用表測直流電壓檔測量XC_PLC模擬量輸出模塊測量速度給定通道,如果有電壓增加并隨主令給定而變化,則速度給定調試完成。如下所示:①在XCPLC中的FC21中確認各個運行狀態(tài)的參數(shù)設定。TMXS: L +003 T XC.ADZX //AD轉換系數(shù),應根據(jù)提物方式最大速度設定 L +000 T XC.Vxf //提物方式限幅值 L T XC.Vst //啟動速度 L T XC.a1_JS //第一段加速度 L T XC.a2_JS //第二段加速度 L +000 T XC.VmXF_SD //包絡線最大速度 L T XC.a3m_JS //包絡線減速度,需根據(jù)實際速度進行設定 L T XC.a //任何方式下特殊情況調用的減速度,一般設定比正常減速度大 L T XC.Atc //停車減速度,一般設定稍大些②在OB100的NW6中設置其他參數(shù):L T XC.Vp1 //手動方式自動減速時第一爬行段速度,根據(jù)設計速度圖進行設定 L T XC.Vp2 //手動方式自動減速時第二爬行段速度,根據(jù)設計速度圖進行設定③在OB100的NW5中設置其他參數(shù): L L21000 T XC.PD_QDD1 //啟動限制點,一般設置大于減速距離④設置完畢系統(tǒng)運行速度圖應為下: V(m/s) Vbh=Vm=4m/s V1=1 m/s Vp1= a(m/s 2) 0 0 1S(m) 30 31 4 2t(s) 12 8 S曲線的實現(xiàn)圖54 S曲線參數(shù)圖圖54中,“XC”Vst為提升機啟動速度,以加速度“XC”a1_JS加速到“XC”V1,然后以加速度“XC”a2_JS加速到等速段運行。運行到接近井口83米時(“XC”Szxc“XC”S0“XC”Sp1“XC”Sp2,提升機每次從罐籠到位向下運行時均從0米開始增計數(shù)計算行程),“XC”S0為第一次減速段的距離,“XC”Vp1,從等速段需要減到的末速度;“XC”Sp1為第二次減速段的距離,“XC”Vp2,從“XC”Vp1需要減到的末速度,同時還是爬行段的速度,“XC”Sp2提升機罐籠爬行到停車點的距離,此次提升機按照S曲線運行完成,如圖55所示。 圖55 S曲線圖由于是場內(nèi)調試,所以上圖所出的曲線圖為大罐空載運行速度圖。6 總結主要方向是正對礦井提升機控制系統(tǒng):電源控制柜,PLC控制柜,操作臺的場內(nèi)調試進行本文研究的的。運用STEP 7軟件對XCPLC,BHPLC,CZTPLC進行編程和調試。并最終實現(xiàn)對提升機各個時間點,位置點的速度控制與監(jiān)控。通過畢業(yè)設計,讓我從最基礎的識圖紙,對照實物開始,逐個學習了解了低壓柜,PLC控制柜,操作臺。這都是系統(tǒng)的硬件設施。然后是軟件PLC,編程軟件STEP 7。從組態(tài)的建立到程序的修改,最后是實際的產(chǎn)內(nèi)調試。使我深刻地認識到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工程科學技術人員,不但要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還要注重平時現(xiàn)場經(jīng)驗的積累。日積月累,注重細節(jié),當然盡可能地掌握一些現(xiàn)代工具的使用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更為重要的是在具備治學嚴謹?shù)目蒲袘B(tài)度和扎實肯干的吃苦精神的同時,時刻保持一種樂觀向上、鍥而不舍的自信心往往是成功的關鍵。參考文獻[1] :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1[2]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7[3] 陳伯時主編,自動控制系統(tǒng)::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5[4] 朱仁初,: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2,(12)[5] Barkand, T. D. Safe electrical design of mine elevator control systems,Industry Applications Conference,1995. Thirtieth IAS Annual Meeting,IAS’95,Conference Record of the 1995 IEEE,Volume:3,812 Oct. 1995 Page (s):2041 2047 [6] ,1995,(3)[7] Bowyer J. M,Chaney T,Earll J. R.. Mine hoists: a study incontrol, Industry Applications Conference, 199?. ThirtySecond IAS Annual Meeting,IAS’97,Conference Record of the 1997 IEEE,Volume: 3,59[8] 李雷軍,尚占寧,路綿程,2002,(5)[9] Problem. IEEE Trans automatic Control,1982,27:895~903[10] Wang Zhan L in and Q iu Li Hua. Research for Redundant Control System. AAS95[11] ,2002[12] :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93[13] :中國礦業(yè)學院出版社,1993[14] :中國礦業(yè)學院出版社,1994[15] Gundes . Controller design for reliable stabilization. In: Proc. of 12th IFAC world ,14[16] 李雷軍,尚占寧,2002,(5)[17] 周佩華、賈艷麗、譚國俊、何鳳有,礦井提升機速度給定曲線的理論分析及實現(xiàn)方法,煤礦自動化,1998年S1期[18] 晏蔭六,1994,(2)[19] , 1998,(9)[20] 、應用、2000[21] [22] 董秀潔,(3)[23] (蘇):煤炭工業(yè)出版社,1956[24] 何鳳有,:2003中文譯文致 謝本論文是在胡延軍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本文工作從選題、查閱資料、開題報告到中間的學習研究,一直到本文的審閱定稿,無不浸透著胡老師大量的心血和勞動。在做本論文期間,老師不但給了我自由、寬松的學習和研究環(huán)境,幫助我克服了許多困難,使我增長了知識,積累了經(jīng)驗,而且老師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淵博的專業(yè)知識、平易近人的品質、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對學生的認真負責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謹向我位老師表示由衷的感謝和致以崇高的敬意!由于這個課題對于我來說有些知識是完全陌生的,很多需要重新學習。并且是初次進行相關的硬件和軟件設計,在設計過程中,有很多的實際問題都需要不停地揣摩,在這些方面,我的導師和朋友都給了我很多重要的參考。這無疑是一把開啟未來生活的鑰匙,特此向導師表示衷心的感謝論文的順利完成,還得力于場內(nèi)的朋友們大力幫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謝。最后,感謝所有曾給予我關心和幫助的朋友和老師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