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化、規(guī)范化、制度化,充分調動交流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的考核內容分兩部分:一是進行民主評議。二是對交流人員個人工作實績進行全面考核。以百分制計分,占總考核分數(shù)的70%。三是對帶動指導工作。測評等次分為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按參測人員身份分三類分別統(tǒng)計測評得分,公式如下:(100×優(yōu)秀票數(shù)+80×良好票數(shù)+60×合格票數(shù)+0×不合格票數(shù))÷參測。×30%+任教學生測評得分×30%”記為民主評議總分。崗位職責、完成工作任務情況。團隊意識和團結同志的情況。主要考核其履行崗位職責所需的專業(yè)知識和業(yè)。主要考核教師在本職崗位上所做出的主要成績。情況可相應折算計入學年考核情況。在交流期間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直接確定為不合格等次。1.重大事故負主要責任的;2.交流期間受黨紀政紀處分的;4.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得享受各類補貼,且人事關系調出原單位,在教育局統(tǒng)一組織下,各相關單位要高度重視交流教師學年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