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學科網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選修3-5)[人教版]學科網學科網第十六章動量守恒定律學科網學科網新課標要求學科網1.內容標準學科網(1)探究物體彈性碰撞的一些特點。知道彈性碰撞和非彈性碰撞。學科網(2)通過實驗,理解動量和動量守恒定律。能用動量守恒定律定量分析一維碰撞問題。知道動
2024-12-09 06:55
【總結】一、歷史上對碰撞物體的研究?最早發(fā)表有關碰撞問題研究成果的是布拉格大學校長、物理學教授馬爾西(,1595—1667),他在1639年發(fā)表的《運動的比例》中得出一些碰撞的結論。隨后著名的物理學家如伽利略、馬略特、牛頓、笛卡爾、惠更斯等都先后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總結出碰撞規(guī)律,為動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二、生活中的各種碰撞現象
2024-11-17 06:10
【總結】第4節(jié)碰撞教材分析不要把這節(jié)當做新的知識點,應該把它看成動量守恒定律和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習題課。本節(jié)回顧第1節(jié)的演示實驗,提出了彈性碰撞的概念,進而提出非彈性碰撞的概念。通過“思考與討論”,進行理論推導,從而解釋了第1節(jié)的演示實驗。明確對心碰撞和非對心碰撞的概念,進一步介紹了微觀粒子的碰撞現象——散射。最后介
【總結】第7章第5節(jié)內能【導學案】1、回顧一下必修1與必修2,談談我們認識、研究物體運動的過程。2、列舉一些事例說明:溫度越高,物體內分子的熱運動就越劇烈?3、在學習重力勢能的時候,我們學習了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關系,說一說重力做正功、負功兩種情況下重力勢能如何變化。4、如果把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關系
2024-11-20 02:49
【總結】概率波教學設計一、教學內容分析1、內容與地位本節(jié)內容為新課程人教版選修模塊3-5第4節(jié)。本節(jié)課主要任務是知道經典的粒子和經典的波及基本特征,通過理論分析和實驗探究理解概率波的概念,知道經典的粒子和經典的波與概率波的區(qū)別與聯系,利用概率波解釋一些現象。本節(jié)課在以前的高中教材只是略為提及主要是在大學里學習,現在之所以下到高中
2024-11-20 02:47
【總結】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選修3-5系列課件《核聚變》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聚變反應的特點及其條件;?(2)了解可控熱核反應及其研究和發(fā)展;?(3)知道輕核的聚變能夠釋放出很多的能量,如果能加以控制將為人類提供廣闊的能源前景。?2、過程與方法:通過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培養(yǎng)他們歸納與概括知識
2025-01-16 08:27
【總結】???帶電性氦核流穿透能力構成速度實質名稱正強弱C/10電離能力負弱強接近C電子流中最弱極強光子C光子流He42e01?復習回顧:例:天然放射性元素(釷)經過一系列α衰變和β衰變之后變成
2024-11-17 19:37
【總結】動量與動量守恒定律復習題1.三個相同的木塊A、B、C從同一高度處自由下落,其中木塊A剛開始下落的瞬間被水平飛來的子彈擊中,木塊B在下落到一定高度時,才被水平飛來的子彈擊中。若子彈均留在木塊中,則三木塊下落的時間tA、tB、tc的關系是()A.tAtBt
2024-11-15 08:32
【總結】《氫原子光譜》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光譜的定義和分類;?(2)了解氫原子光譜的實驗規(guī)律,知道巴耳末系;?(3)了解經典原子理論的困難。?2、過程與方法: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感受科學發(fā)展與進步的坎坷。?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我們探究科學、認識科學的能力,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教學重
2024-11-17 06:08
【總結】功和內能、熱和內能教學目標1.了解內能改變的兩種方式:做功、熱傳遞.[來源:][來源:]2.理解內能的變化可以分別由功和熱量來量度.3.知道做功和熱傳遞對改變物體內能是等效的.重點、難點分析1、改變內能兩種方式及內能改變量度.2、對做功和熱傳遞對改變內能是等效的理解.教具[來源:]細鐵棒、鐵
2024-12-08 22:29
【總結】第四節(jié)、概率波?電子雙縫衍射1)用足夠強的電子束進行雙縫衍射——出現了明暗相間的衍射條紋,體現電子的波動性——衍射條紋掩飾了電子的粒子性未能體現電子在空間分布的概率性質——得到的結果與光的雙縫衍射結果一樣?物質波不是經典波——經典的波是
【總結】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選修3-5)[人教版]第十八章原子結構新課標要求1.內容標準(1)了解人類探索原子結構的歷史以及有關經典實驗。例1用錄像片或計算機模擬,演示α粒子散射實驗。(2)通過對氫原子光譜的分析,了解原子的能級結構。例2了解光譜分析在科學技術中的應用。
【總結】第2節(jié)《動量守恒定律》教案【教學設計思想】動量守恒定律的傳統(tǒng)講法是從牛頓第二定律和牛頓第三定律推導出動量守恒定律,或是通過大量的實驗事實總結出動量守恒定律。傳統(tǒng)講法由于沒有教師的演示實驗,很多學生對導出的動量守恒定律缺乏感性認識,不利于學生順利地去認識現象,建立概念與規(guī)律,以及應用規(guī)律去解決具體問題。其實,動量守恒定律并不依附于牛頓第二定律和第三
2024-12-09 06:46
【總結】第十九章原子核新課標要求1.內容標準(1)知道原子核的組成。知道放射性和原子核的衰變。會用半衰期描述衰變速度,知道半衰期的統(tǒng)計意義。(2)了解放射性同位素的應用。知道射線的危害和防護。例1了解放射性在醫(yī)學和農業(yè)中的應用。例2調查房屋裝修材料和首飾材料中具有的放射性,了解相關的國家標準。(3)知道核力
2024-11-23 01:08
【總結】高中物理探究性課堂教學案例--《單擺》探究性課堂教學可以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收集信息中探究、在問題解決中探究、在探索中發(fā)現,從解決問題中獲得滿足感,從而使教學煥發(fā)出生機勃勃的活力。通過開展探究過程,學生逐漸學會懂得如何最佳地解決問題,學生參與探究過程越多,越能將此過程遷移到解決其他問題的情景之中。下面以《單擺》的探究式教學為例,充分展示探究性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