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性活用等現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3.背誦短文,積累名言警句。能力目標1.反復誦讀,理解文意,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2.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德育目標
2025-04-17 01:14
【總結】《孟子》兩章孟子的思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
2024-11-15 11:29
【總結】《孫子兵法》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今民與上同意也。名,字,鄒(現山東鄒縣)人,戰(zhàn)國時期家、家。他是思想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
2024-07-29 04:57
【總結】得道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道寡助?孟子(約前孟子(約前372一前一前289),名軻,字子),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戰(zhàn)國時期縣)人,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思想家、教育家,是是儒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被尊為孔子,被尊為““亞亞圣圣””,后世常以,后世常以““孔
2025-01-21 12:57
【總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孟子:名軻,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以后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合稱“孔孟”,有“亞圣”之稱。他生活在兼并戰(zhàn)爭激烈的戰(zhàn)國中期,主張行“仁政”以統(tǒng)一天下,曾游說
2024-12-08 04:35
【總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被尊為“亞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稱。背景:孟子生活在戰(zhàn)爭激烈的戰(zhàn)國中期,諸侯混戰(zhàn),民不聊生。他主張實行仁政,呼吁各國諸侯重視人民的作用,反對
2024-08-24 21:39
【總結】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山東省鄒城人。戰(zhàn)國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學說的繼承和發(fā)揚者,有“亞圣”之稱。受業(yè)于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是孔子之后戰(zhàn)國中期儒家學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學術成就幾乎同高,人們將他們合稱為“孔孟”。他曾游說梁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于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門人萬章、公孫丑
2024-08-05 17:48
【總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2背誦課文,積累“環(huán)、城、池、兵革、委、去、域、封、畔、順、故”等實詞及“之、而、以”等虛詞。能力目標:1反復誦讀,理解文意,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2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主要觀點的時代意義教學重點:背誦默
2025-04-27 13:19
【總結】走進名人孟子:名軻,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以后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合稱“孔孟”,有“亞圣”之稱。孟子的政治主張主要是“仁政”、“王道”,主張和平,反對戰(zhàn)爭。提倡君王要“與民同樂”,人與人之間要相親相愛,希望人們能安居樂業(yè)《孟子》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記述了
2024-08-13 23:23
【總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分層教學教案設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分層教學教案設計1 一、教學目標: ?。?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初淺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
2024-12-06 01:02
【總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導學案象賢中學李樹勇九年級語文一、學習目標:1、掌握課文的思想內容(中心論點)。2、學習課文結構嚴謹、層層推進的論證方法。3、掌握課文的論辯語言。二、重點難點:學習重點:1、掌握課文的思想內容(中心論點)。2、學習課文結構嚴謹、層層推進的論證方法。學
2024-11-30 13:44
【總結】蘇教版九年級語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說課稿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選自蘇版初中語文第九冊誦讀欣賞的內容,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經典之作,鑒于是誦讀欣賞篇目在設計教案時注重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品味...
2024-12-04 22:51
2024-12-05 09:40
【總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解釋翻譯1
2024-11-20 00:39
【總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設計者:蔡莊初中艾玉雙[教學目標]1、復習逐層論證的寫法;2、體會在敘述和議論中運用排比句式的作用;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教學重點]1、對“和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2、復習逐層論證的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