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于教學——教育的統(tǒng)一蘇霍姆林斯基提出了教育性教學(或教學的教育性)原則,指出這一原則要求世界觀教育、道德教育也必須在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來進行。反對把教育看成與學習和教養(yǎng)相隔絕的東西,他說:“訓練和教養(yǎng)能夠形成各種世界觀嗎?考慮一個人在教學過程所見到、所理解、所思考的東西,能夠?qū)λ男撵`實施教育嗎?”可見,他是教學、教育和教養(yǎng)的統(tǒng)一論者。(二)關(guān)于教學—發(fā)展的統(tǒng)一首先,蘇霍姆林斯基強調(diào)師生通過教學有效地傳授和獲取知識,認為只有掌握知識的人才是一個真正幸福的人。其次,他堅決反對那種只給知識,不重視發(fā)展智力的教學。他要求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講課力求生動、形象、有趣、反對“滿堂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真正的學校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并用分數(shù)去鼓勵他們,使學生體驗到學習取得成績的快樂。(三)關(guān)于“兩套教學大綱”的論述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忠實執(zhí)行國家制訂的教學大綱,但不能過于機械,心目中同時裝有“第二大綱”,借以指導學生課外閱讀,開闊視野,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因此,他要求教師要精通自己所教的學科,吃透教材。教師高深的學識是吸引學生熱愛學習,獲取知識的必要條件。對蘇霍姆林斯基的評價:蘇霍姆林斯基在長達三十多年的教育活動中,一邊創(chuàng)造性地從事實際工作,一邊堅持教育科學研究。一生寫下了41本教育專著,600多篇教育論文和1200多篇童話、故事和短篇小說。蘇霍姆林斯基被人們稱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書被稱為“活的教育學”、“學校生活的百科全書”,他所領(lǐng)導的帕夫雷什中學被列為世界上著名的實驗學校之一。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經(jīng)驗與理論著作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在他一生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既當校長,又當普通教師;既教課,又當班主任;既做具體工作,又搞科學研究。這就使得他能從學校工作的不同側(cè)面、不同角度、全面地觀察、了解研究有關(guān)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的各種現(xiàn)象和問題,避免理論與實踐的片面性,及時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將其提升到理性的高度,逐步形成自己較為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蘇霍姆林斯基偉大、光輝的一生給后人的最大啟示是:教育理論工作者應該深入教育教學第一線,做深入細致的研究工作。教育實際工作者除了搞好日常工作之外,也時刻不應忘記肩負的理論研究的使命。真正的教育家是教育理論家與教育實踐家的完美結(jié)合。第三篇:教育名著選讀《教育漫話》 《理想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教育學名著19種》《陶行知文集》 《新教育之夢》《中國古代教育論著選讀》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 《葉圣陶教育文集》 《愛心與教育》 《成功智力》《走出教育改革的誤區(qū)》 《小學生心理輔導札記》《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 《有效教學方法》《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與明天》第四篇:經(jīng)典教育名著選讀經(jīng)典文獻目錄教育學原理::《理想國》,商務(wù)印書館,2002年版。:《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1頁至第16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關(guān)于費爾巴哈的提綱》,《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16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西方的智慧》,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2006年版。:《規(guī)訓與懲罰》,三聯(lián)書店,1999年版。7.《論語》,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學記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大教學論》,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普通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愛彌兒》,商務(wù)印書館,1982年版。:《論教育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民主主義與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什么是教育》,三聯(lián)書店,1991年。:《多元智能》,新華出版社,2004年版。:《成功智力》,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版。:《學會生存》,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今日的教育為了明天的世界》,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質(zhì)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教育史:1.《論語》,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2.《大學中庸》,陜西旅游出版社,2003年版。:《學記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理想國》,商務(wù)印書館,2002年版。:《大教學論》,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愛彌兒》,商務(wù)印書館,1982年版。:《民主主義與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什么是教育》,三聯(lián)書店,1991年。:《學會生存》,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閻國華主編:《中國教育思想通史》(18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王炳照主編:《中國教育制度通史》(18卷),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李國鈞:《中國教育思想史》(13)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任鐘印主編:《外國教育思想通史》(110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任鐘印主編:《中外教育比較史綱》(古代卷),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閻國華主編:《中外教育比較史綱》(近代卷),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課程與教學論:拉爾夫泰勒著,《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1949).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