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的方向發(fā)展的過程叫詞義的升格。一個典型的例子是inn,它的原意是“小客?!?,尤指設備簡陋的農村或公路旁的小旅館,可是現在的一些大旅館也用inn作為名稱,大家熟悉的連鎖旅館Holiday Inn就是一個例子,inn的詞義顯然是升格了。詞義朝貶義方向演變的過程叫做詞義的降格。目前,詞義降格的例子超過詞義升格的例子,這大約是因為不愉快的聯想在人們腦海里留下的印象比愉快的或平淡的理想更為根深蒂固吧。比如這個詞,它在古英語里的意思是“幸福的”,甚至“神圣的”,到中古英語時發(fā)展為“天真的,無害的”,是用來形容智力不發(fā)達的人的委婉語;以后逐漸發(fā)展到現代英語的意義即“愚蠢的,傻的”??傊?,詞匯是語言的最小意義單位,就像磚頭是建筑物的最小組成單位一樣。人類思維活動和思想交流首先是依靠詞匯進行的。不熟練掌握詞匯,就不可能掌握一種語言。一個人掌握詞匯的多寡和牢固與否,直接影響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影響他思想表達的豐富與準確程度。同時,英語是一種歷史悠久、語匯豐富、詞義紛繁、語法簡練、使用靈活且搭配能力極強、為世人所樂于學習和使用的語言。要學好英語,就不能逃避在英語詞匯的浩翰大海中游泳,而且要熟練掌握這種游泳的本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我們中學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嘗試更先進的教學理論,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更為切合實際的指導和督促,我相信,我們中學英語詞匯教學的春天必將更加百花齊放,更加繁花似錦!第三篇: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淺談大豐高級中學高三年級楊偉我校在英語教學中歷來重視詞匯教學,省級教研課題《詞匯助學行動》在侍之春校長的主持下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并在教學實際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高三英語學科在新一輪的“五個一”的教學模式中也把考綱詞匯的默寫和記憶作為一項必做內容。英語詞匯是學習英語的基礎,如果沒有詞匯,任何形式的交流都無從談起。詞匯量不足也成為高中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攔路虎”,常導致他們停滯不前,甚至因此而放棄學習英語。本文針對詞匯教學的問題,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進行探討,以期共商。高中生英語詞匯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習慣一詞一義,音形脫離,死記硬背,學用分離。習慣一詞一義。英語詞義通常比較豐富,概念意義只是其中一種。很多學生往往只重視詞匯的概念意義,忽略其他含義?!叭绻粋€詞只分配給它一個詞義,而且這個詞義需要涵蓋在不同的上下文中的不同意思,那么,這個詞所賦予的意義一定得是籠統(tǒng)和抽象的”,這樣,就會出現某單詞的某一個語境意義與概念意義相去甚遠,甚至南轅北轍。比如,“green”一詞,本意為“綠色的”,但在短語“green power”(金錢的力量),其含義大不相同。音形脫離。有些學生習慣于死記硬背,像記電話號碼一樣,將字母拼讀出來,既不動手多寫,也不思考讀音與字母或字母組合的關系。還有的學生則過于依賴國際音標,缺乏必要指導,離開了音標,便寸步難行。這都與老師的教法有關,他們沒有教會學生必要的學習方法。死記硬背。孤立地學習和記憶詞匯,通常導致快速遺忘。學生很容易在這種枯燥無味、費時費力的學習中失去信心,或者,雖然知其一,但不知其二,根本就沒有掌握拓展詞匯的方法。學用分離。教師在英語詞匯教學中,仍然存在著孤立講解詞義現象,沒有引導學生從不同語境去理解詞義,以及在聽、說、讀、寫的實踐中應用詞匯。學生要記憶一大堆互不聯系的詞和例句,在實際運用中顯得無所適從,無法學以致用。要搞好詞匯教學,首先我們必須對詞的含義有個清楚認識,只有搞清楚什么是詞,詞有哪些屬性,我們才能知道怎樣去把握它以及是否真正的掌握了。但到目前為止,詞在語言的研究中還沒有一個完整的確切的定義。法國語言學家梅力特(Anloine Meillet 1961)認為:具有一定的聲音和意義,能在一定語法條件下獨立使用的聯合體被稱為詞。我國的《辭海》給詞下的定義是:詞指語言組織中的基本單位,能夠獨立使用,并具有聲音意義和語法功能。兩者說法相近。從中我們可以歸納出:詞是音、形、義和語法功能的聯合體,它們互相依存,任何一個要素的變化都會牽動其它要素的變化。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從這些要素著手去教詞匯,學生也必須從這些要素出發(fā)去學詞匯,才能達到詞匯教學優(yōu)化的效果。一、從語音角度教詞匯語音是語言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詞的物質外殼,是我們詞匯教學的基礎。在交際中,說話者借助于一系列有規(guī)律的聲音向聽話者傳遞信息,而聽話者也是借助于語音來理解并接受信息的,因此,正確的語音是交際中的必備條件。再者,正確的語音也是學習與記憶單詞的基礎。通過讀音規(guī)則的總結與體驗,對于詞匯的記憶是大有益處的。二、從構詞角度教詞匯所謂詞形也就是詞的外部形式。這里我們要抓住構詞法。詞是由語素構成的,而語素又可分為詞根和詞綴,這就關系到構詞問題。構詞法在英語詞匯的學習中占有重要位置?!陡咧杏⒄Z課程標準》中指出構詞法主要包括:(1)合成法(2)派生法(3)轉化法(4)縮寫與簡寫。我們要在平時的教學中要經常提及,不斷反復。幫助學生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構詞意用心愛心專心 識,使學生的詞匯學習能事半功倍。三、從語境角度教詞匯詞的另一要素是詞義。與詞的音與形相比,詞義是詞匯學習中極為薄弱的環(huán)節(jié)。許多學生對于某些詞會讀,會拼,也知道其對應中文的意思,但在實際運用中總是出現錯誤。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堅持詞匯的教學應從語境的角度來做,也許這是解決語義錯誤的唯一有效途徑。英霍夫和赫德森( ﹠ Hudson, 1973)在“From Paragraph to Essay” 一文中揭示詞匯教學的規(guī)律時說:學習詞匯的根本原則就是要足夠重視其語境概念,據此才能弄清詞匯的形式與意義的關系。在詞匯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辨別詞匯的意義,教師可以讓學生多讀,多聽,甚至多背一些文章,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歸納與總結。因此筆者常選擇課文的精彩段落或《新概念英語》第二冊讓學生熟練背誦,默寫。尤其在每天的早讀課上強調學生一定要朗讀語篇,而不是僅僅背詞匯表。這對于引導學生利用文章記憶單詞,學會使用單詞是有益的。四、從語法角度教詞匯(Susan Hunston, 1997)通過對庫畢爾德的擁有二億五千萬單詞的《英語詞庫大全》進行詳盡,廣泛的查驗,最后得出關于詞和句方面的兩點結論:(1)所有單詞均可用句型加以描述。如動詞know的含義是“知道”, 它有兩個簡單的句型,即單獨出現的(He knows)或后接名詞的(He knows the news)。(2)有相同句型的單詞一般也有相近的含義。例如,S—V—O—OC.(賓補結構)句型中,它們都有“使(感覺)某人(某物)在做某事”的含義。很多單詞都可以通過句型進行講解。首先,該方法可以增加學習者試圖在上下文中猜測單詞詞義的能力,因為詞的某些固定搭配其本身可被看作具有含義。如The book has been portrayed as a turning point in his writing ,但看到的句型就能聯想到portray與regard、describe等詞有同等的意義,因為這些動詞常用這樣的結構。再者,通過教句型可以使學生準確使用該詞。還有,通過句型教詞匯,學生頭腦中的詞匯是由現成的語言塊構成的,而不是孤立的單詞,這有利于學生流利的表達語言。因此,句型教學是十分有益的。五、從文化角度教詞匯在詞匯教學中,教師一定不要忽略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大量英語單詞、短語、成語都具有和英語文化密切相關的內涵。Peter Trudgill 在《社會語言學》一書中指出:“一個社會所用語言中的詞匯體現出該文化與其他文化的主要差別?!痹~匯在長期的使用中其意義或夸大或縮小,或具有某些特殊的聯想意義,或具有某些文學典故等,這些都是詞匯的文化內涵。詞的文化內涵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英語中的有些詞和漢語的指示意義相同,文化內涵相近。如“fox”在英語中有狡猾的含義,而漢語中的“狐貍”也具有相同的意義。英語中的有些詞和漢語的指示意義相同,文化內涵不同或相反。如,“龍”在漢語中經常與吉祥的事物相關,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