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chickenfish.(and…)(2)Play a guessing :(教師呈現(xiàn)四張四會單詞的卡片)There are rice, fish, chicken and beef for our ’ll cover your eyes, present a card to you and ask you to guess what it you are right, I will give you a sticker.(教師可用漢語解釋下面要做一個猜詞游戲,某位學生會被蒙住眼睛,猜教師手中拿的是哪種食物卡片,同時還要能夠拼出該詞;每人可有兩次猜詞機會,勝者可以得到一張貼紙作為獎勵或者為小組加分)Teacher covers one student’s eyes, presents a card to him/her and asks him/her to guess what it says: It’s rice, rice , 。如果猜對了,教師引導該學生示范拼讀邊用手指書空,其他學生重復;如果猜錯了,可換其他學生再猜。教師可以請其他學生作為“小老師”來繼續(xù)進行這個猜詞游戲,直到把四個四會單詞充分地大范圍地熟練拼讀為止。4.Consolidation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鐘,時間指向6:30。T:Wow!It’s 6: ’s time for ’m hungry!I’d like some rice and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Look at the menu, choose and :T: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S1: I’d like some fish and :I’d like some milk and rice....然后學生同桌之間進行問答S1: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S2: I’d like some...提示學生聽到同桌的回答后,找到代表相應食物的單詞卡片,遞給對方,以加強對單詞的認讀。老師板書"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 I’d like some..."在黑板上,叫一對學生到講臺上作匯報“表演”,要求其中一名學生根據(jù)對方的回答貼在黑板上正確的單詞卡片。教師還可針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靈活穿插“開火車”式的接龍游戲,以復習鞏固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Write and .擴展性活動(Addactivities)(1)給孩子創(chuàng)設去餐館吃飯的情景,各小組的組長扮演服務生,其他組員扮演顧客,分角色表演。教師先與一名學生進行示范表演。T: Can I help you?S: ’m :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please? Here’s the : I’d like some beef, chicken and rice.(2)教師用下面的表格請學生作為服務生來并模仿教師的示范來“采訪”顧客: What would your like for dinner? 被采訪的學生用I’d like some....來回答,“服務生”作記錄。為了同時練習四會單詞的書寫,教師也可以改進這個表格,讓”服務生”寫下所點的食物單詞,不會寫時通過繪圖或其他符號來記錄,課后通過查書或問其他學生來補充完整。【板書設計】Unit 5 What would you like?rice fish beef chicken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I’d like some....課后反思本課時的主要語言項目是掌握rice、beef、chicken、fish四個四會單詞的拼讀和書寫。由復習單詞的認讀導入單詞的拼寫練習,有利于教學的開展。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對學生的書寫進行指導和檢查。針對Write and say部分,教師應鼓勵學生獨立完成,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正確評價。本課例的教學設計形式活潑,通過小組活動和游戲開展各種競賽,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致,克服了單詞拼寫教學的單調和枯燥。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17《酸的和甜的》教案【教學目標】1、借助圖畫自主認識“酸、葡”等9個生字。會寫“串、兔”等8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分角色表演課文內容。3、懂得做事要敢于親自嘗試的道理?!窘虒W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窘虒W難點】懂得故事所蘊含的道理。【用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窘虒W設想】這篇童話故事原自于伊索寓言《狐貍和葡萄》,是以連環(huán)畫形式編排的。針對孩子們喜歡故事的特點,要充分利用起班內的插圖,把插圖做成多媒體課件,仔細觀察圖中動物們的神態(tài)、動作,想像它們的語言,猜猜它們的心理,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有趣的文章孩子們都喜歡讀,要充分利用孩子的閱讀興趣,引導孩子在尊誒分角色、比塞讀等方式多讀。在仔細的觀察、有感情的朗讀感悟中理解“為什么有的人說葡萄是酸的,有的人說葡萄是甜的?”最后,模仿小狐貍的樣子演一演,讀一讀它說的話,把故事演一演,在學生朗讀、表演的基礎上,讓學生看圖復述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窘虒W過程】第一課時一、揭題導入1、板書“葡萄”,學生認讀。2、說說葡萄的味道。3、揭示課題,齊讀。結合課題認識“酸”。二、自主識字1、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借助連環(huán)畫認讀生字,不會的可以找同學一起商量、交流,可以借助文下的“樹葉”中的拼音讀準字音。2、小組內互讀、互查。3、我會講:借助連環(huán)畫講講課文中的故事??梢哉照n文講,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講。4、我會讀:課件出示生詞:酸葡萄 狐貍 一串 硬幣 迫不及待⑴ 自己讀讀,不認識的問同桌;⑵ 同桌檢查;⑶ 小老師教;⑷ 齊讀。過渡:我們把生字朋友送到課文中,你的課文是不是讀得更好了?三、朗讀感悟1、自己讀課文,想想:你讀懂了什么?2、交流匯報:同桌之間先互相說一說,全班交流,根據(jù)學生的匯報,幫學生感悟課文內容。3、故事中有哪些小動物呢?4、討論:為什么狐貍、小松鼠、小兔子都說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5、分角色朗讀全文。6、重點指導朗讀:課件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小猴子迫不及待爬上葡萄架。小猴子吃起葡萄來。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通過表演、反復朗讀引導學生理解“迫不及待”,并讀好帶有“迫不及待”的句子。四、精讀課文1、有感情的朗讀全文。2、告訴大家你最喜歡那個小動物,為什么?3、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4、你從故事中明白了什么。五、拓展練習續(xù)編故事:小松鼠、小兔子和小猴子商量去找狐貍??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1、課件出示生字:在小組內復習鞏固生字,組長檢查。2、老師抽查,遇有較難讀對的字,請小老師來教一教。3、擴詞。二、演故事1、朗讀課文。2、小組內分角色朗讀。3、編演課本?。阂孕〗M為單位,分出各種角色練習表演。指名一組表演出來,全班同學當“導演”。三、講故事講講自己續(xù)編的故事:1、在小組內講;2、講給全班同學聽。四、書寫生字課件出示“串、兔、告、訴、狐、貍、猴、顆”:1、練讀,擴詞練習。2、同位互說那個字最難寫,你想提醒你的同桌注意些什么?需要注意哪一筆?3、集體交流。師范寫。4、生練寫,師巡視。五、擴展活動1、生活中,你犯過像小松鼠、小兔子這樣的錯誤嗎?舉個例子說一說。2、把這個寓言故事說給你的家人聽一聽?!景鍟O計】酸的 和 甜的狐貍松鼠小兔小猴吃不著聽人說自己嘗就說是酸的《比的基本性質》教案教學內容:課本第45頁的內容、做一做和練習十九第9題。教學目標: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質。正確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為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培養(yǎng)學生推理、論證的能力。教學重點:理解比的基本性質。教學難點:正確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為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教學過程:一、復習舊知 300247。60=30247。()=()247。600 問:你是根據(jù)什么填的?(商不變的性質)什么是商不變性質? 3 4 = 6()=()16 問:你是根據(jù)什么填的?(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是什么?比與除法、分數(shù)有什么聯(lián)系?二、探索新知引入新課師:在除法中有商不變的性質,在分數(shù)中有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那么比有沒有類似的性質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探討的內容。(板書:比的基本性質)教學比的基本性質把左邊的三個分數(shù):3/6/12/16分別改寫成比的形式:3﹕6﹕12﹕16 問:這三個比相等嗎?為什么?這三個比都相等,因為它們的比值都是3/4()老師用等號連結三個比:3﹕4=6﹕8=12﹕16 問:在這個式子中的三個比,什么變了?什么沒有變?(前項、后項都變了,比值沒有變)問:為什么幾個比的前項、后項都變了,而它們的比值沒有變?前項和后項的變化有沒有規(guī)律呢? ⑴引導學生從左往右觀察引導學生從左往右觀察上面的式子,得到:3﹕4=(32)﹕(42)=6﹕8 3∶4=(33)∶(43)=9∶12 6∶8=(62)∶(82)=12∶16問:認真觀察這些式子,能用一句話把其中的規(guī)律表達出來嗎?引導得出:比的前項和后項都乘相同的數(shù),比值不變。⑵引導學生從右往左觀察 引導學生從左往右觀察上面的式子,得到:6∶8=(6247。2)∶(8247。2)=3∶4 12∶16=(12247。4)∶(16247。4)=3∶4 12∶16=(12247。2)∶(16247。2)=6∶8 問:誰能用一句話把其中的規(guī)律表達出來?引導學生回答:比的前項和后項都除以相同的數(shù),比值不變。⑶歸納比的基本性質問:誰能用一句話概括上面兩句話?初步歸納得出: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比值不變。追問:這里所說的“相同的數(shù)”可以是任意數(shù)嗎?強調:0除外。因為0本身沒有意義,乘0使比的后項沒有意義。最后歸納出完整地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0除外),比值不變。強調關鍵詞:同時、相同的數(shù)、0除外化簡比運用比的基本性質我們可以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下面我們一起學習例1。⑴學生讀題,理解“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這個概念。(“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首先是一個比,比的前項和后項都必須是整數(shù),這兩個整數(shù)是互質數(shù)。)⑵學生自己試著化簡例1,并通過小組討論,得出化簡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的多種方法。⑶學生上臺板演,并評價。學生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⑷小結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的方法。① 如果前項、后項都是整數(shù),只要同時除以這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就可以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②如果前項、后項都是分數(shù),化簡時要先同時乘以這兩個數(shù)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shù),去掉分母,把它轉化為整數(shù)比,然后再看是不是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③如果前項、后項都是小數(shù),化簡時要先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shù),把它轉化成整數(shù)比,然后再看是不是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的方法:第一步要先比的基本性質,把比不是整數(shù)比的化成整數(shù)比,再把比的前、后項同時除以它們的最大公約數(shù),就得到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三、鞏固練習課本47頁“做一做第49頁練習十二的第9題。(強調比值是一個數(shù),可以寫成分數(shù)、小數(shù),有時也可以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