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階段一學業(yè)分層測評階段二階段三階段四階段五16琵琶行(并序)本課話題——心境朗讀——課文中的名段“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是一個落寞的世界,這里有兩位心境相似
2024-11-19 14:19
【總結】琵琶行—白居易1、把握琵琶女的人物形象2、體會詩歌中詩人的深沉情感3、欣賞作者用語言文字來表現(xiàn)音樂形象的藝術技巧。4、初步學習以文字表現(xiàn)音樂的寫作手法。學習目標: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自號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是唐代詩人中作品最多的一個
2024-11-19 13:48
【總結】文本12琵琶行(并序)白居易簡介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今陜西省渭南縣境)人。貞元十五年(798)進士,任翰林學士,左拾遺。因直言極諫,貶江州司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為主客郎中,知制誥。太和年間,任太子賓客及太子少傅。會昌二年(842),以刑部尚書致仕,死時年75歲
【總結】琵琶行(節(jié)選)白居易作者及背景?白居易,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中唐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是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強調(diào)繼承我國古典詩歌的現(xiàn)實主義優(yōu)良傳統(tǒng)。今存詩3000首,代表作有諷喻詩《秦中吟》《新樂府
【總結】《琵琶行》教案溧陽市竹簀中學洪超教學目的1、欣賞詩中運用比喻,形象描寫音樂的語言藝術,2、了解運用環(huán)境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現(xiàn)方法。3.認識封建社會造成琵琶女悲涼身世和詩人失意謫居的黑暗現(xiàn)實。要點:了解有關文學常識和背景,朗讀整體把握,積累部分字詞過程:第一課時一、了解有關文學常識和背景
2024-12-03 12:35
【總結】《琵琶行并序》教學實錄教師:上虞豐惠中學劉建松班級:高一(8)班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是《琵琶行并序》的行文之綱,何為淪落人,何為天涯。如何相逢?為何說“同是”,為何說何必曾相識,這一切值得思考。師:我們中國的詩歌以寫景抒情為主,敘事詩相對比較少見,物以稀為貴嘛,比如初中學過的一首關于一位女子代父從軍的敘事詩生:木蘭
2024-11-18 20:05
【總結】琵琶行(并序)白居易琵琶行孺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誦琵琶篇唐宣宗挽白居易聯(lián)作者簡介白居易(772-846),中唐著名現(xiàn)實主義詩人,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出身于一個世守儒業(yè)的小
2025-07-20 03:10
【總結】《琵琶行(并序)》教案教學目的1.指導學生順暢地誦讀全詩并背誦第二節(jié);2.感受“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悲劇美;3.感知詩中音樂描寫的美好意境,體會敘事詩的抒情藝術。教學設想1.重點與難點:感受悲劇美,鑒賞音樂描寫是重點;通過描寫音樂藝術溝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詩意的難點。
【總結】琵琶行并序1.能夠通過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解讀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理解詩人深沉的感情2.領會“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具體內(nèi)涵,把握詩歌意境。3.了解運用環(huán)境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現(xiàn)手法;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并能運用這一技法進行片段習作。1.連線作者白居易(772—846),唐
2024-11-19 11:26
【總結】課堂提升訓練 筑基達標 。 ①賈人()_____________②憫然()_____________③恬然()___________ ④斂容()_____________⑤鈿頭銀篦()____...
2025-03-15 03:57
【總結】部編版高中必修二課件:《琵琶行并序》 【篇一】部編版高中必修二課件:《琵琶行并序》 教學目的 ;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悲劇美; ,體會敘事詩的抒情藝術...
2024-12-07 02:09
【總結】琵琶行(并序)白居易琵琶行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唐宣宗挽白居易聯(lián)風葉四弦秋,根觸天涯遷謫恨。潯陽千尺水,勾留江山別有情。作者簡介白居易(772-846
2025-09-30 16:13
【總結】第一篇:2014高中語文琵琶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2014高中語文琵琶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三維目標: 知識目標:①了解作者、寫作背景、詩歌知識。②積累古漢語知識。能力目標:①聲情并茂地朗讀,流暢地...
2024-11-09 12:47
【總結】琵琶行并序一、文學常識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今陜西渭南境內(nèi))人。早年熱衷濟世,強調(diào)詩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與元稹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領導者。所作《新樂府》、《秦中吟》共六十首,“唯歌生民病”“句句必盡規(guī)”,與杜甫的“三吏”“三別
2024-11-11 06:59
【總結】《詩經(jīng)》:“琴瑟友之,鐘鼓樂之?!惫糯c音樂有關的故事高山流水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呂氏春秋·本末》稽康悲奏《廣陵散》
2024-11-17 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