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用經(jīng)典英語句型打招呼在每一堂課的開始時,教師都會習慣性地來一個“Good morning, class!”或者“Hello, every one!”等等。時間一長,學生也會機械地毫無激情做一個相應的回答。這時,筆者認為教師不如采用一些經(jīng)典的名言、警句或者口號等等的英語句型來代替千篇一律的問候更有價值。如:“I want to go to I must be able to go to university.” “To be .” “No pains, no gains.” “Knowledge is the economy. Knowledge is the power.”等等。教師每周教會學生一個經(jīng)典句型,然后要求在教師每次問候完“Good morning, or Hello…”之后就大聲地使用這個句子回答教師的問候。每周更換一句,效果很好。事實上,這樣的特殊問候法,既能勵志,也能使學生感到非常有激情、非常有興趣,從而為本堂課的成功教學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心理準備。巧設課堂提問,鼓勵求異思維教學中,教師的設問非常重要。問題設計好了,富有針對性和啟發(fā)性,學生的積極性馬上就可以調(diào)動起來。如:在教形容詞或副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的用法時,筆者就此設計了兩個問題:(1)讓學生討論一些單、雙、多音節(jié)詞的音節(jié)是多少?(2)讓他們討論哪種情況在單詞末尾加er或est,哪種情況在單詞前加more或most?問題一出,學生們便爭了起來,各抒己見,各不相讓,就在這時,教師故意把單詞分音節(jié)讀出來,讓學生們自己感受音節(jié),認識音節(jié),于是他們根據(jù)教師所給的例子就能自己得出答案了。有時,課堂上,不是所有的答案都是教師想要的。但是,應該引導和鼓勵學生打破思維定勢,敢于說“不”,讓學生多側(cè)面多角度思考問題。當然,這種鼓勵不是毫無目的的,如:在寫作、編對話時,就可以鼓勵學生這樣做,在單詞的發(fā)音和拼寫上,就不能鼓勵。因為學語言在發(fā)音上需要的是模仿——越像越好,在書寫上,不需要創(chuàng)造,否則就成了自己的語言,誰也不懂。因此,在英語課堂上既要設計好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也要合理地鼓勵學生的求異思維,促進他們探索、鉆研新知識的意識。介紹一些學習英語的方法農(nóng)村的大部分學生英語成績差的主要原因是學習方法不好。功夫花了,單詞卻記不牢。要幫助這些學生提高記憶單詞的能力,就要讓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首先,形象記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