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A )A. 誠實守信 B. 團結友愛C. 大公無私 D. 學法、守法、用法、護法14. 人們稱由一定的規(guī)則維系的人們公共生活的一種有序化狀態(tài)是 ( B )A. 公共生活 B. 公共秩序C. 公共場所 D. 公共領域15. 調節(jié)人們在家庭生活方面的關系和行為的道德準則稱為 ( C ) A. 家庭義務 B. 男女平等 C. 家庭美德 D. 婚姻制度16. 一種道德行為多次重復出現,就會成為一種習慣。這種習慣即為 ( A )A. 道德品質 B. 道德意志C. 道德情感 D. 道德認識17. 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一旦變成個人行動的指南和原則,則稱為 ( A )A. 道德信念 B. 道德理論C. 道德品質 D. 道德認知18. 下列關于法制含義的表述,相當于現代西方國家所講的“法治”的是 ( D )A. 法律和制度 B. 法律制度 C. 法制系統 D. 依法辦事的原則19. 下列有關依法治國的標志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 B )A. 主要不在于法律的多少 B. 主要在于法律體系是否完整 C. 主要在于法律是否由人民制定 D. 主要在于是否切實體現和維護人民的意志和利益20. 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原則是 ( B ) A. 維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B.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 樹立憲法和法律權威 D. 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21. 下列選項中,實現法治的前提是 ( A )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C. 執(zhí)法必嚴 D. 違法必究22. 非規(guī)范性文件是法律規(guī)范適用于社會關系所產生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非規(guī)范性文件的是 ( D ) A. 委托書 B. 結婚證 C. 判決書 D. 單行條例23. 在一個國家里,由全部法律規(guī)范在分類組合為不同法律部門的基礎上構成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稱為 ( B )A. 法系 B. 法律體系C. 法學體系 D. 法的歷史類型24. 下列選項中,不符合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規(guī)定的是 ( C )A. 享有高度的自治權 B. 現行法律基本不變C. 享有獨立的外交權 D. 享有行政管理權25. 在我國,下列法律中與憲法不相關的是 ( B )A. 《立法法》 B. 《公務員法》C. 《民族區(qū)域自治法》 D. 《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26. 我國的人民法院是國家的 ( C )A. 監(jiān)督機關 B. 檢察機關C. 審判機關 D. 權力機關27.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下列機關中,有權解釋憲法的機關是 ( C )A. 最高人民法院 B. 全國人民大表大會C. 全國人民大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D. 全國人民大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28. 行政法律關系的當事人的行為,特別是行政機關的行為,不僅要合法而且要合理,也就是行政行為要做到合理、恰當和適度。這指的是行政法的 ( C )A. 公平原則 B. 行政合法性原則C. 行政合理性原則 D. 程序正當原則29.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我國刑法基本原則的是 ( A )A. 類推原則 B. 罪刑法定原則C. 罪刑相適應原則 D. 適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則30. 甲從16歲時就有了一份工作,每月收入800元。三年后已有一萬多元積蓄。在未征得父母同意的情況下,甲自作主張花3000元買了一條金項鏈。父母知道后很生氣,于是甲決定將該項鏈退還給商店,但商店不同意。根據法律規(guī)定,甲購買金項鏈的行為屬于( A )A.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為 B.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為C.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為 D. 不可以獨立實施的民事活動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 理想和現實本來就是一對矛盾,它們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對立性體現在 (ABC)A. 理想是未來的,現實是當下的 B. 理想是觀念的,現實是客觀的C. 理想是完美的,現實有缺陷的 D. 理想來源于現實,在將來又會變成新的現實32. 下列選項中,對愛國主義含義正確理解的有 (ABCD)A. 一種重大的政治原則 B. 人們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 C. 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 D. 調整個人與國家、個人與民族關系的道德規(guī)范33. 不同的時代,具有不同的時代精神,今天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 (ABCD)A. 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顯著特征的時代 B. 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新經驗、新事物層出不窮的時代 C. 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世界多極化不可逆轉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fā)展的時代D. 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國際交往愈益頻繁,國家之間聯系和互動越來越密切的時代34. 社會經濟基礎對道德的決定作用主要表現有 (ABCD)A. 社會經濟關系的發(fā)展變化必然引起道德的變化B. 在階級社會里,道德必然反映著特定階級的利益而具有階級性C. 社會經濟關系中所表現出來的利益直接決定著道德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規(guī)范 D. 社會經濟關系的性質直接決定其社會道德體系的性質,有什么樣的經濟關系就有什么樣的社會道德35. 下列選項中,對個人品德正確的理解有 (ABCD)A. 個人品德是表現在個體處理一切問題時的行為活動中具有的比較穩(wěn)定的、形成為習慣的道德素質,是行為者個人的道德屬性 B. 個人品德實際上也是社會中存在的道德關系、道德原則規(guī)范在個體思想和行為上的集中反映 C. 個人品德是個人的穩(wěn)定心理特征、內心狀態(tài),是一個人在進行長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為中表現出來的穩(wěn)定心理特征。 D. 個人品德是由個人多種心理成分共同構成的一個復雜整體,包括個人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意志、信念、行為等方面36. 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礎,主要包括 (ABCD) A. 金融安全 B. 貿易安全 C. 糧食安全 D. 能源安全37. 法律規(guī)范按照內容不同分類,可分為 (BCD)A. 任意性規(guī)范 B. 禁止性規(guī)范 C. 義務性規(guī)范 D. 授權性規(guī)范 38. 根據法律規(guī)定的內容不同,可以將法律劃分為實體法和程序法。下列選項中,屬于實體法的是 (BCD)A.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B.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C.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D.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3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所指的環(huán)境包括 (ABCD)A. 野生生物 B. 自然古跡 C. 人文遺跡 D. 自然保護區(qū) 40.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下列權利中,屬于人格權的是 (ACD)A. 姓名權 B. 親權 C. 肖像權 D. 生命權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 簡述人生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關系。答:人生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既相互區(qū)別,又密切聯系,共同構成了人生價值的矛盾統一體。一方面,人生的自我價值是個體生存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人的社會需要的滿足都離不開個體的奮斗。個體提高自我價值的過程,也就是通過努力以自我完善、全面發(fā)展并進而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的過程。另一方面,人生的社會價值是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的基礎。人都是社會的人,總是處于一定的社會關系中,人生的自我價值活動都不是孤立的個人活動,而是個人現實的社會價值活動在自己身上的顯現。實際上,一個人追求的價值目標的社會內容愈多、社會奉獻精神愈強、社會貢獻愈大、他的自我價值也就愈高。42. 道德產生的條件是什么?答:(1)勞動是道德起源的第一個歷史前提。勞動創(chuàng)造了道德產生的主客觀條件,也形成了道德產生的主客觀統一的重要條件,提供了道德產生和發(fā)展的動力。(2)社會關系的形成是道德賴以產生的客觀條件。道德是社會關系的產物,只有形成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才會產生道德。(3)人類自我意識的形成與發(fā)展是道德產生的主客觀條件。有了自覺的意識,人才會有意識地建立關系并改變和調整關系,才會產生道德。43. 社會公德有哪些特點?答:(1)基礎性。社會公德是社會道德體系的基礎層次,是每個社會成員都應該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準則,是為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的正常進行而對社會成員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2)全民性。社會公德是社會全體成員都必須遵守的道德規(guī)范,具有最廣泛的群眾性和適用范圍。(3)相對穩(wěn)定性。社會公德是人類世世代代在共同生活、相互交往中形成的,調整公共生活中最一般關系的經驗和智慧的結晶,在歷史上與其他各種道德分支相比,具有更多的穩(wěn)定性。44. 簡述法律制裁的種類。答:有三種:(1)民事制裁,是人民法院對民事責任主體依其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而實施的強制性措施。(2)行政制裁,是國家行政機關對違反行政法規(guī)有關單位或個人依其所應承擔的行政法律責任而實施的強制性措施。(3)刑事制裁,是國家司法機關對違反刑法的犯罪主體依據其應承擔的刑事責任而采取的強制性措施。45. 簡述行政行為的效力。答:(1)確定力。行政行為有效成立后,非依法律規(guī)定不得隨意變更和撤銷,即不可變更力。(2)拘束力。行政行為的內容對行政人員的約束效力,包括對行政機關自身的拘束力和行政相對人的拘束力。(3)執(zhí)行力。行政行為成立后,行政機關依法采取一定手段,使行政行為的內容得以完全實現的效力,又稱為實現力。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