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流的形式 有( A B C )。 A、調任 B、轉任 C、掛職鍛煉 D、輪崗 45.國家公務員調出國家行政機關以后,其國家公務員身份( B )。 A、保留 B、不再保留 C、有的保留 D、有的不保留 46. ( C )是一種既可在行政機關內進行,也可在行政機關外進行的內外混合型交流形式。 A、調任 B、轉任 C、掛職鍛煉 D、輪崗 47.以下符合調任條件的是( A B D )。 A、符合擬任職位要求的學歷 B、具有符合職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C、曾經(jīng)被開除公職 D、符合所任職位要求的工作經(jīng)歷 48.公務回避是在公務員執(zhí)行公務時遇有法定情形需要進行回避的情況。下列屬于公務回避情形的有( A B C D )。 A、涉及本人利害關系的 B、涉及與自己有親屬關系人員的利害關系的 C、當事人與自己是戰(zhàn)友關系,可能影響公務執(zhí)行的 6 D、當事人與自己有積怨,可能影響公務執(zhí)行的 49. 下列不屬于國家公務員回避類型的是 ( A )。 A、 民族回避 B、 公務回避 C、 職務回避 D、 地區(qū)回避 50.公務員法明確規(guī)定了對有某些親屬關系的公務員在職務任用上需要回避的情況。下列屬于需要回避的親屬關系有( A B C D )。 A、 夫妻關系 B、 直系血親關系 C、 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 D、 近姻親關系 51.公務員工資具有以下涵義( A B C D E )。 A、公務員為國家服務的勞動所得 B、必須由國家財政支付 C、只能以法定貨幣形式出現(xiàn) D、公務員收入中最基本的部分 E、不包含其他物質餓非物質形 式的權益 52.公務員 工資 、 福利 、 保險制度的基本 功能 是 ( A B C )。 A、 保障 B、 調節(jié) C、 激勵 D、 管理 53.我國實行( B )相結合的公務員工資制度。 A、等級與工資 B、職務與級別 C、津貼與基本工資 D、職務與待遇 54.下列各項屬于公務員福利的是( A B C D )。 A、機關單位的食堂 B、機關單位的游泳池 C、交通費 D、取暖費 55.公務員現(xiàn)行的休假包括( A B C D E )。 A、法定節(jié)假日 B、年休假 C、探親假 D、 婚 (喪)假 E、病事假 56.公務員保險的涵義包括( A B C D E )。 A、法定的強制性的保險 B、保險費用由國家財政支付 C、國家對公務員的補償和 幫助 D、保險利益形式多樣 E、以貨幣形式為主 57.公務員福利的涵義包括( A B C D )。 A、由國家財政支付 B、彌補公務員部分額外支出,保證公務員的基本生活水平 C、提高公務員的物質生活水平,以維護公務員身心健康 D、形式多樣 E、主要以貨幣支付 58.領導成員因工作嚴重失誤、失職造成重大損失或惡劣社會影響的,或對重大事故負有領導責任的,應當( A C )。 A、引咎辭去領導職務 B、責令其辭去領導職務 C、主動提出辭去領導職務 D、自愿辭去領導職務 59.根據(jù)辭職原因的不同,辭去領導職務的形式分為( A B C D )。 A、因公辭職 B、自愿辭職 C、引咎辭職 D、責令辭職 60.公務員辭職的條件可分為( B D )。 A、 主觀條件 B、肯定條件 C、客觀條件 D、限制條件 61.我國公務員制度規(guī)定( A B C D )情況下,不得辭退公務員。 A、因公致殘,被確認喪失或部分喪失工作能力的 B、患病或負傷,在規(guī)定醫(yī)療期內的 C、女性公務員在孕期、產(chǎn)假、哺乳期內 D、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不得辭退公務員的情形 62.對領導成員辭去公職的申請,應當自接到申請( C )內予以審批。 A、三十日 B、六十日 C、九十日 D、一周 63. 公務員無故曠工、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連續(xù)超過十五天,或者一年內累計超過( B )的予以辭退。 7 A、十五天 B、三十天 C、四十五天 D、六十天 64.被辭退的公務員可以領取辭退費或根據(jù)國家有關規(guī)定享受( C )。 A、醫(yī)療保險 B、養(yǎng)老保險 C、失業(yè)保險 D、工傷保險 65.公務員強制退休的條件,即公務員應當退休的條件是( A B C D )。 A、男年滿 60 周歲 B、因疾病或意外傷害,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 C、因公致殘,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 D、女年滿 55 周歲 66.根據(jù)確定退休時是否考慮公務員的個人意愿,我國公務員的退休方式分為( B C )。 A、提前退休 B、自愿退休 C、強制退休 D、應當退休 67. 退休公務員待遇主要包括 ( B C )。 A、重新任職的待遇 B、政治待遇 C、物質待遇 D、其它待遇 68.公務員申訴、控告制度具有( A B C D )。 A、權利保障性 B、事后監(jiān)督性 C、預防性 D、 程序性 69.在我國,有權受理公務員申訴的機關有( A B C D )。 A、原處理機關 B、同級公務員管理機關 C、行政監(jiān)察機關 D、上一級機關 70.公務員申訴的條件包括( A B C D )。 A、主體條件 B、對象條件 C、時間條件 D、管轄條件 71.對省級以下機關作出的申訴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 C )提出再申訴。 A、作出處理決定的機關 B、同級公務員管理機關 C、 作出處理決定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 D、上級公務員管理機關 72.我國的申訴受理機構基本屬于( C )。 A、混合型權益 B、自治組織 C、仲裁型 D、協(xié)調型權益 73.受理公務員的控告的法定機關有( A B C )。 A、上級機關 B、中國共產(chǎn)黨紀律檢查委員會 C、行政監(jiān)察機關 D、同級機關 74.公務員法的法律責任,狹義上講是指( A C )違反公務員法的有關規(guī)定后應當承擔的消極意義的法律后果。 A、公務員 B、公民 C、機關 D、社團 75.對公務員管理中的各種違法情形予以處理和追究是公務員法中的明確規(guī)定,在公務員法中規(guī)定的違法主體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有( A B C D )。 A、民事責任 B、行政處分 C、刑事責任 D、行政處罰 (三)名詞解釋 1.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2.公務員權利就是國家法律基于公務員的職責和身份,對公務員有資格享受某種權益,有權 作出或不作出某種行為以及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種行為的許可和保障。 3.公務員義務就是國家法律對公務員必須作出一定行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為的約束和強制、即國家通過法律規(guī)定公務員所必須履行的某種責任。 4.職位分類是以職位為分類對象,根據(jù)公務員職位的工作性質、責任輕重、難易程度和所需資格條件等因素分為不同的類別和等級,為公務員管理提供依據(jù)的人事分類制度。 5.品位分類是以人為分類對象,通常以人的職務高低、資歷深淺和應獲得報酬的多少為標準對公務員進行分類的人事分類制度。 6. 公務員錄用制度 是指根據(jù)國家管理的需要, 按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采用公開考試、嚴格考核的辦法,按照德才兼?zhèn)涞臉藴?,從符合法定資格條件的公民中,擇優(yōu)錄用擔任某種職務的一種制度。 8 7.公務員的考核是指公務員主管部門和各機關按照管理權限,依據(jù)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對所管理的公務員的業(yè)務素質和履行崗位職責、完成工作目標任務的情況,進行的了解、核實和評價。 8.公務員培訓是指各機關根據(jù)經(jīng)濟、社會和行政管理的需要以及職位的要求,按照有關規(guī)定,對其所任用的公務員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各種形式進行政治和業(yè)務等方面的教育培養(yǎng)和訓練。 9.公務員的職務任免是指任免機關根 據(jù)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和任職條件,在其權限范圍內,通過法定程序任用或免去公務員擔任某一職務。 10.選任制就是按照法律和有關章程規(guī)定由法定選舉人投票,經(jīng)多數(shù)來確定公務員任職或免職的任用方式。 11.委任制是由任免機關按照公務員管理權限直接委派其輔助人員或是執(zhí)行人員擔任一定公務員職務或是免去其現(xiàn)任職務的用人方式。 12.聘任制是指機關根據(jù)工作需要,對于專業(yè)性較強的職位和輔助性職位通過聘用合同任用與管理工作人員的方式 。 13.公務員獎勵是指機關依據(jù)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按照法定程序,對工作表現(xiàn)突出,有顯著工作業(yè)績或有其他突 出事跡的公務員或公務員集體給予一定榮譽或物質利益,以示鼓勵的制度。 14.公務員紀律是指機關為保障實現(xiàn)其組織職能,維護機關的工作秩序,制定的要求的每一個機關工作人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