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蝸牛(二)【教學目標】科學概念:蝸牛有一些與生命活動相關的生活習性:運動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過程與方法: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遇到的不同問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細致觀察對獲得信息的重要性。【教學重點】經歷觀察蝸牛吃食、休眠、排泄的過程,體會觀察對獲取信息的重要性?!窘虒W難點】學生表現自我的欲望
2024-12-02 12:14
【摘要】《我們周圍的空氣》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我們周圍的空氣》是科學教材三年級上冊《空氣》單元中的第一課,是引導學生探究空氣這種自然物質的開門課。本課通過“找空氣”等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親歷觀察、描述、猜想、實驗等過程,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景中,感受空氣的奧妙、探究活動的奧妙,從而激發(fā)他們對空氣進行探究的興趣,使他們在已經學會運用感官觀察物質的基礎上,學習運用
2025-11-10 06:34
【摘要】編寫時間執(zhí)行時間主備人謝江慧執(zhí)教者謝江慧總序第個教案課題第一課尋訪小動物共1課時第1課時課型新授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動物具有多樣性,動物的生存依賴于環(huán)境,不同的環(huán)境中生長著不同的動物。
2025-11-10 00:40
【摘要】《比較水的多少》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猜測、試驗等方法比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使用標準和非標準單位測量液體的體積。教學重點:準確認識量筒。教學難點:通過多種方法比較液體的多少。教學準備:瓶子3個(大小不同)、大小玻璃杯各1個、水槽、100ml量筒、紙條、直尺等教學過程:一、媒體故事導入新
2025-11-10 03:52
【摘要】三年級上科學說課-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課是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上冊“我們周圍的材料”這一單元的第5課——《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本課有兩個探究活動:一是了解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狀況,二是認識木頭。通過這兩個探究活動,要幫學生建立的科學概念也有兩個:一是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
2025-11-19 15:52
【摘要】三年級上科學說課-它們吸水嗎教科版【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科學上冊第三單元我們周圍的材料第4課《它們吸水嗎》【教材分析】本課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誰更容易吸水。這一部分內容是讓學生通過在四種不同的材料上滴一滴水,從側面觀察它們的吸水現象,分別用合適的方法描述水滴的變化和材料的細微變化,并以此判斷四種材料吸水能力的強弱。第二部
2025-11-10 12:07
【摘要】校園的樹木教學目標,鼓勵學生親近自然,關注自然。,拓印,記錄等方法描述樹木的形狀,高矮,粗細,知道樹木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合作的學習態(tài)度。教學重點指導學生對樹木進行科學的觀察。教學難點歸納出樹木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教學用具樹葉,果實,觀察記錄紙,白紙,蠟筆教學過程一
2024-12-02 12:44
【摘要】三年級科學上冊《6、金魚》說課稿一、說教材我上的是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動物的第六課《金魚》。本課屬于認識生命體特征的觀察探究課型。本課是動物單元的最后一課,教學中要嘗試著把具體的經驗上升到普遍的認識,形成他們對動物共同特征的概括和理解。本課的涉入既能增加學生對動物的感性經驗,又能豐富學生的直接認識。教學中共有四個活動:形體結構
2025-11-11 03:24
【摘要】漳平市鐵路小學備課表課題第五課植物的葉教學時數1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樹的葉是多種多樣的,同一種樹的葉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植物的葉一般由葉片和葉柄組成,葉片上有葉脈。葉也是有生命的,葉從葉芽開始生長,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過程與方法:統(tǒng)計撿到的樹葉的數量和樹
2024-12-02 12:41
【摘要】城北實驗學校五年級科學導學案課題陽光下的影子課型___新授課__主備人_孫冰倩__審核人班級姓名時間:______.總第11課時學習目標:1.知識:認識到陽光下物體的影子隨太陽方向改變的變化規(guī)律2.情感:能夠按活動要求堅持觀察如
【摘要】動物怎樣過冬教學目標:1、認識季節(jié)變化對動物的影響2、了解動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方式。教學重難點:這一課安排了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四個層面探究活動,即趣味閱讀:小螞蟻找朋友→觀察與提問:提出問題,收集動物過冬的資料→匯報與交流:小組內搜集到的資料,并與同學們互相交流→分類:動物過冬的方式→游戲:卡片問
2025-11-19 15:55
【摘要】小學科學《降落傘》教學設計鄭州市惠濟區(qū)古滎鎮(zhèn)實驗小學劉俊霞《降落傘》教學設計設計者:鄭州市惠濟區(qū)古滎鎮(zhèn)實驗小學劉俊霞教學內容:大象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飄呀飄,飄下來》第二課《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