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是誰一、教學目標1、體驗不同場合下的角色變化,觀察、思考不同的角色應有的不同社會表現(xiàn)和應承擔的責任。2、增強責任意識,知道自己對自己、對家庭、對集體、對社會應出承擔的責任。3、體驗承擔某項任務,感受認真履行職責并完成任務后的愉悅。4、知道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維護集體榮譽是作為集體一員應盡的責任,愿意承擔和認
2024-12-08 18:28
【摘要】水墨游戲教學目標:,材料。、濃、重、淡、清。。教學重點:、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濃、重、淡、清的畫法。教學難點:。、用墨的訓練。教學準備:毛筆、生宣紙、硯臺、畫氈、墨、裝水的瓶子等。課件教學過程:、工具并進行調(diào)配。讓全班的學生都有作業(yè)做。,并結(jié)合課本插圖《小雞圖》引
2024-12-11 14:55
【摘要】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學看平面圖》教學設計課題:學看平面圖教學目標:、搜集和展示平面圖活動,了解平面圖在生活中的用途。,認識平面圖中的方向和圖例,能在平面圖中找出某一地點的位置。,學習畫簡單的平面圖。教學重點:1.認識平面圖中的方向和圖例,學看平面圖。2.學畫簡單的平面圖。
2024-12-08 09:57
【摘要】《我們的生活需要誰》教學設計與反思教材分析:本課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的第三單元“生活不能沒有他們”的第一課,本單元的主題是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生活體驗和對生活中勞動者的觀察,認識各行各業(yè)存在人們生活中的意義,感受他們的勞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以及人們之間相互依賴、相互服務的依存關(guān)系,從而樹立起尊重各行各業(yè)勞動者的態(tài)度,并對他們懷有感激之心。本課從孩子
2024-12-08 18:27
【摘要】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看平面圖》教學設計一、教學主題的確定小學品德與社會課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培養(yǎng)學生參與社會能力”的理念。不僅如次,在新課程改革中,小學品社課在原有課程的基礎之上,最突出的改變就是要“回歸學生的生活”,其實這也是其他所有學科所共同追求的目標。品社課課程標準中明確了“兒童生活是課程的基礎”這一概念。因
【摘要】課題:學看平面圖教學內(nèi)容說明分析:《學看平面圖》是《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出行的學問》中第一個主題。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平面圖在生活中的用途,能看懂、運用簡單的平面圖。從全冊教材來講,《學看平面圖》是下節(jié)課《畫畫我們學校的平面圖》的知識基礎,從整個課程角度講,是學生將來進一步學習地理知識的基礎,是學生與人交往中需要掌握的重要本領。
【摘要】竹馬游戲陀螺教學目標1.能夠辨別鋼琴及其它樂器的不同音樂表現(xiàn)形式,體驗不同的音樂形象。2.欣賞、感受樂曲歡快的情緒,能辨別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特點,并能選擇不同的伴奏方式。3.學生能夠?qū)ふ胰粘I钪械囊魳匪夭模⒛苷故咀约航】迪蛏系囊魳酚螒?。教學重、難點音樂興趣的培養(yǎng),音樂要素的掌握。教具鋼琴、竹竿、陀螺、跳繩、毽
2024-12-13 00:54
【摘要】(人教新課標)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案第三單元生活不能沒有他們第一課我們的生活需要誰一、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體驗、認識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從事各種服務的勞動者。,在生活周圍地區(qū)進行實地考察,并能講述自己觀察后的感受。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能力,體驗和探究的學習方式。情感目標:初步感受人們在社會生活中
2024-12-13 12:37
【摘要】(人教新課標)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案第四單元尋路和行路第一課學看平面圖一、教學目標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通過參與模擬火炬?zhèn)鬟f,增強奧運意識,培養(yǎng)愛國、愛家鄉(xiāng)的情感。知識目標:了解平面圖在生活中的用途,學習畫簡單的平面圖。能力目標:能看懂簡單的平面圖,認識平面圖中的方向及圖例,能在平面圖中找出某一地點的位置。二、課前準備 教師:制作課件、半成品平面圖
2024-12-13 20:20
【摘要】人教新課標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根據(jù)提示,說說在生活中你們擔當過哪些角色。先同桌討論,然后在班上交流。在學校,我是……在家里,我是……在醫(yī)院,我是……在商店,我是……在舞臺,我是……在電影院,我是……在汽車上,我是……
2024-12-13 16:49
【摘要】人教新課標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家務事怎樣做把房子收拾得干干凈凈?家務事怎樣做喂雞?家務事怎樣做燒壺開水,讓爸爸媽媽回家后喝杯茶?家務事怎樣做馬馬虎虎掃掃地?家務事怎樣做心不在焉地
2024-12-13 00:25
【摘要】對比兩幅畫從顏色上有什么區(qū)別?第一課水墨游戲我們今天所學的水墨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在認識水墨畫之前我們先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畫。中國畫:簡稱“國畫”,我國傳統(tǒng)造型藝術(shù)之一。國畫在古代無確定名稱,一般稱之為丹青,主要指的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與絹、宣紙、帛上并加以裝裱的卷軸畫,這種畫
2024-12-11 11:14
【摘要】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我是誰》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我是誰》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我的角色與責任》的第一課。本課由“不同的角色,該怎么做,小記者在行動”三部分組成。旨在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體驗不同場合下的角色變化,觀察思考和體驗不同的角色應有的不同社會表現(xiàn)和應承擔的不同責任,培養(yǎng)學生的角色意識和責任意識。為本單元后兩課的教學做好鋪
【摘要】《我學會了》教學設計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一、教學目標(一)情感與態(tài)度1、通過自我展示,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自為自己的進步感到高興。2、體會學習的樂趣。(二)知識與技能1、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為自己的進步高興和自豪。2、學習搜集、整理自己學過的知識,懂得把自
2024-12-09 00:35
【摘要】教學設計:本節(jié)課是“我會做的事情”這部分內(nèi)容中的一個主題活動。本節(jié)課給學生提出的要求是:在家庭生活中,要學會照顧自己和家人,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幫著做。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首先是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通過學生的觀察、體驗,感受父母的辛勞,然后由此引出學生應該做哪些事情,哪些事情應該幫著家人做。通過進一步的討論交流、模擬表演,達到對學生受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