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廣東地方治理創(chuàng)新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 張緊跟 教授 SUN YATSEN UNIVERSITY 內容提要 一、廣東概況 二、廣東地方治理創(chuàng)新的形成 三、廣東地方治理創(chuàng)新的主要內容 四、面向未來的思考 SUN YATSEN UNIVERSITY 一、廣東概況 SUN YATSEN UNIVERSITY 一、廣東概況 ? ? 廣東省地處中國大陸最南部 ,全省土地面積 。東鄰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連廣西,南臨南海,珠江口東西兩側分別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島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 SUN YATSEN UNIVERSITY 一、廣東概況 ? ? 全省合計 2 1個地級市, 23縣級市、 41個縣、 3個自治縣、 54個市轄區(qū), 4個鄉(xiāng)、 7個民族鄉(xiāng)、 1139個鎮(zhèn)、 434個街道辦事處。 SUN YATSEN UNIVERSITY 一、廣東概況 ? ? 漢語方言:廣州方言、客方言、潮州方言 ? 地方戲劇曲藝:粵劇、潮劇、漢劇、雷劇、山歌劇、廣東音樂等 ? 名勝古跡:白云山、南越王墓、西樵山、羅浮山、丹霞山、飛霞山、七星巖、惠州西湖等 SUN YATSEN UNIVERSITY 一、廣東概況 ? ? 1978年為 , 2023年為 ,連續(xù)26年高居中國大陸省級單位第一位 . ? 2023年廣東省全年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 ,連續(xù) 24年排名全國第一。 SUN YATSEN UNIVERSITY 20232023年的經濟增長 SUN YATSEN UNIVERSITY 20232023年經濟增長 SUN YATSEN UNIVERSITY 19782023年世界、中國、廣東 GDP增長速度 SUN YATSEN UNIVERSITY 20232023年廣東三次產業(yè)結構變動趨勢 SUN YATSEN UNIVERSITY 廣東產業(yè)結構的變化 ? 在快速工業(yè)化進程中,廣東的產業(yè)結構發(fā)生了深刻變化。第一產業(yè)的比重在 1982年之前呈現(xiàn)溫和上升趨勢,從 1978年的 30%上升到1982年的 35%,此后持續(xù)下降,到 2023年為 %。第二產業(yè) 1978年的比重為 47%,19781994年呈現(xiàn)出先降后升發(fā)展態(tài)勢,到2023年為 %。第三產業(yè)則從 1978年的24%上升為 2023年的 %。 SUN YATSEN UNIVERSITY 廣東的城鎮(zhèn)化 ? 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常住人口測算方法和 2023年頒布的《統(tǒng)計上劃分城鄉(xiāng)的規(guī)定》計算, 2023年廣東常住人口為 10644萬人,人口總量居全國首位,其中城鎮(zhèn)人口達 7212萬人,占全國城鎮(zhèn)人口的十分之一,規(guī)模列全國第一。廣東城鎮(zhèn)化率(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 %,比全國平均水平( %)高 ,僅落后于上海、北京、天津三個直轄市,居全國第四位,在全國各省中排首位,標志著廣東人口城鎮(zhèn)化發(fā)展進入一個嶄新時期。 SUN YATSEN UNIVERSITY 20232023年廣東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發(fā)展趨勢圖 SUN YATSEN UNIVERSITY 20232023年廣東勞動者報酬占 GDP比重趨勢圖 SUN YATSEN UNIVERSITY 20232023年地方財政收入增長 SUN YATSEN UNIVERSITY 廣東公共財政收入的增長 ? 1978年,廣東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僅, 1988年首次突破 100億元,2023年實現(xiàn) 1000億元,并于 2023年和 2023年分別突破 5000億元和 6000億元大關,已連續(xù) 22年居全國各省區(qū)市首位。 SUN YATSEN UNIVERSITY 廣東公共財政支出的增長 ? 1978年,廣東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僅, 1999年首超 1000億元, 2023—2023年間逐年突破 5000億元、 6000億元和7000億元大關。特別是 20232023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年均增長 %,其中對教育、醫(yī)療等民生領域投入年均增速更達%和 %。 SUN YATSEN UNIVERSITY SUN YATSEN UNIVERSITY SUN YATSEN UNIVERSITY SUN YATSEN UNIVERSITY 民生支出在增加 ? 全省公共財政預算支出主要情況如下: ? 教育支出 1960億元;科學技術支出 360億元;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 160億元; ? 社會保障和就業(yè)支出 830億元; ? 醫(yī)療衛(wèi)生與計劃生育支出 715億元;節(jié)能環(huán)保支出331億元;城鄉(xiāng)社區(qū)支出 760億元;農林水支出 640億元; ? 交通運輸支出 720億元;住房保障支出 220億元。 SUN YATSEN UNIVERSITY 廣東城鎮(zhèn)居民收入在增加 ? 1986年,廣東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過 1000元; 2023年則突破 10000元大關;2023年達 30227元,突破 3萬元大關,比1978年增長 。 1990年,廣東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超過 1000元; 2023年達到10543元,首次突破萬元大關,比 1978年增長 。 SUN YATSEN UNIVERSITY 廣東居民的收入增長 SUN YATSEN UNIVERSITY 20232023年廣東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及增速 SUN YATSEN UNIVERSITY 廣東的區(qū)域一體化進程 SUN YATSEN UNIVERSITY 二、廣東地方治理創(chuàng)新的形成 o 1. 形成于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之中 o 廣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鋒、理論創(chuàng)新的熱土。 20世紀 70年代末,南粵大地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邁開了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第一步; 1992年春,鄧小平同志在廣東發(fā)表了著名的南方談話,要求繼續(xù)解放思想,推進改革開放;2023年春,江澤民在廣東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廣東增創(chuàng)新優(yōu)勢,更上一層樓,率先基本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 2023年春,胡錦濤在廣東提出科學發(fā)展觀的思想,要求廣東加快發(fā)展、率先發(fā)展、協(xié)調發(fā)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進程中更好地發(fā)揮排頭兵作用。 SUN YATSEN UNIVERSITY 二、廣東地方治理創(chuàng)新的形成 ? “三個定位,兩個率先”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末視察廣東時提出的殷切期望:廣東要努力成為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排頭兵、深化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學發(fā)展的實驗區(qū),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而奮斗。 SUN YATSEN UNIVERSITY 二、廣東地方治理創(chuàng)新的形成 ? 從開放看,從率先創(chuàng)辦經濟特區(qū)到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格局,廣東以開放促改革、以開放促發(fā)展,對外開放始終被置于先導地位; ? 就改革而言,在 “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中,廣東以經濟體制改革為改革的主戰(zhàn)場,大膽進行市場化取向的經濟改革和相關的行政改革以及社會改革,推動改革從單項突破到綜合配套、從外圍戰(zhàn)到攻堅戰(zhàn)、從個點先試到全面鋪開的不斷展開,成為全國改革的實驗區(qū)和示范區(qū) 。 SUN YATSEN UNIVERSITY 二、廣東地方治理創(chuàng)新的形成 ? ? 第一代廣東主政者為 20 世紀 80 年代的習仲勛和任仲夷,他們不僅在上個世紀 80 年代為廣東省爭取了較高的地方自主權 ( 即廣東可以實施某些 “特殊政策、靈活措施” ) ,推動廣東內部的開革開放,為廣東的經濟起飛創(chuàng)造了前提條件,而且以 “對外更加開放、對內更加放寬、對下更加放權”的 “三放”政策為廣東模式的形成奠定了精神基調; 第二批主政者包括林若、謝非和李長春,他們在推動廣東經濟建設的同時大踏步地深化了廣東市場化取向的經濟改革; 第三代主政者包括張德江、汪洋和胡春華,他們在保持廣東經濟持續(xù)高速增長的同時,開始著手進行社會建設,并嘗試深化某些政治行政層面的變革,力圖使廣東成為實踐 “科學發(fā)展觀”的排頭兵。 SUN YATSEN UNIVERSITY 改革年代歷任省委書記談改革 ? 習仲勛( —,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 ? 廣東作為一個省,等于人家一個或幾個國家,但現(xiàn)在全省的地方機動權力太小,中央統(tǒng)得過死,不利于國民經濟的發(fā)展。我們的要求是在全國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下,放手一點,搞活一點。這樣做,對地方有利,對國家有利 ? 背景:在 1979年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習仲勛代表廣東向中央“要權”,希望廣東在改革開放中“先走一步”,得到了鄧小平等中央領導的認可,直接促成了經濟特區(qū)的設立。 SUN YATSEN UNIVERSITY 改革年代歷任省委書記談改革 ? 任仲夷( —,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 ? “不可否認,實行改革開放,在長期封閉的墻上打開窗口,隨著新鮮空氣進來的,也難免有少許污濁的氣息和蚊子、蒼蠅。但盲目排外是錯誤的、愚蠢的;自覺排污是必要的、明智的?!? ? 背景:上世紀 80年代初,因為實行開放政策,“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廣東,也受到來自西方國家的各種思潮的沖擊。是否應當關上“南風窗”,成為當時社會的熱點話題。 1982年 5月,任仲夷在接受 《 世界經濟導報 》 記者采訪時,針對此問題,提出了著名的“排污不排外”觀點。 SUN YATSEN UNIVERSITY 改革年代歷任省委書記談改革 ? 林若( 1985—1991年 ,任廣東省委書記) ? “廣東的市場經濟從特區(qū)開始,逐步走向全國,已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但是要看到還有很多不完善之處?,F(xiàn)在搞市場經濟,千萬不可保守,一保守就會落后?!? ? 背景:上世紀 80年代末,針對當時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的對已有成績沾沾自喜,導致工作停滯不前的狀況,林若指出,改革開放是不進則退的工作,切不可過于保守守成。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更要看到問題,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更快更好地發(fā)展。 SUN YATSEN UNIVERSITY 改革年代歷任省委書記談改革 ? 謝非( —) ? “要敢于借鑒和吸收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為我所用,不去人為地給它貼上‘姓’什么的標記?!? ? 背景:改革開放初期開始的“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人們。政策的出臺和工作的執(zhí)行都受到這種思想的干擾。針對這個問題,謝非指示,不要受制于意識形態(tài)的爭論,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可以成為我們借鑒和吸收的對象。 SUN YATSEN UNIVERSITY 改革年代歷任省委書記談改革 ? 李長春( 1998—2023年任廣東省委書記) ? “對各地的改革試驗,要不急于下結論,不爭論,不刮風,不搞‘一刀切’;要保護廣大干部群眾從實際出發(fā)進行改革探索的積極性?!? ? 背景:上世紀 90年代后期,當經濟體制改革推進到一個關鍵時刻,李長春指出,要保護群眾改革探索的積極性,讓群眾的主動性得到發(fā)揮。只要是符合“三個有利于”的,都可以大膽實踐,“看準了就趕快做,錯了就馬上改”。 SUN YATSEN UNIVERSITY 改革年代歷任省委書記談改革 ? 張德江( 2023—2023年任廣東省委書記) ? “廣東人民敢為人先,務實進取,經濟社會發(fā)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為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出了重大貢獻?!? ? 背景: 2023年,張德江在廣東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 82周年暨表彰大會上發(fā)表講話,高度評價廣東人民在改革開放中取得的偉大成就,強調廣東人民要堅持可貴的“敢為人先、務實進取”的精神氣質。 SUN YATSEN UNIVERSITY 改革年代歷任省委書記談改革 ? 汪洋( 20232023年任廣東省委書記) 當前廣東的發(fā)展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正處于經濟社會發(fā)展全面轉入科學發(fā)展軌道的關鍵時期。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區(qū)、科學發(fā)展觀思想的提出地,要完成中央的重托,更應該成為實踐科學發(fā)展觀的排頭兵,以當年改革開放初期“殺開一條血路”的氣魄,努力在實踐科學發(fā)展觀上闖出一條新路。 背景: 2023年 12月 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