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開的熱忱和渴望,就是孩子成長里最好的養(yǎng)分。當然,不是一整年只讀這本書的意思?;蛟S,就是這樣「緩慢」的進度,打下了日后孩子習慣聽英文故事書的基礎。如果發(fā)問的是老師,或許我還能義正辭嚴地說說「早上十點念三十分鐘,下午兩點念三十分鐘」之類的理論?!刮抑荒軗?jù)實以告自己的情況。 至于什么時候念呢?我是有空就念、高興就念、沒事做就念,每次念多久也是順其自然?!肝沂锹殬I(yè)婦女,沒辦法照三餐講故事給孩子聽,但睡前故事一直沒斷過。但是,教育孩子先不要只想著如何和別人一樣,而是要先幫孩子立定「對的方向」。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無論如何,父母為孩子念的「睡前床邊故事」,或許是千古不變的有效法則吧。甚至有些很簡單的字,一直以來都是被含混地念著,現(xiàn)在可不能再「誤人子弟」了,一定要先查字典確認發(fā)音。所以,不論是第一階段的娃娃書、或是最后階段的章節(jié)故事,每一本我都會先逐字看過,確認每一個字的發(fā)音。唉!教育孩子的點點滴滴,真的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所以查完字典之后,我就直接念給孩子聽了。初階的故事書文字都不多,三兩下就好,并不會花太多力氣。千萬別在孩子面前練習英文發(fā)音,咿咿啊啊、吞吞吐吐地一個字試了好幾種不同的念法,這樣叫孩子要怎么知道哪個才是對的呢?不要忽略尾音、氣音這是我自己的「痛」,相信也是我這一代所接受的英文教育上的盲點說英文時沒有尾音和氣音。常常英文字只說了一半,另外一半的音都藏在嘴巴里,好像怕被人聽到似的。為了不讓我這個壞習慣「遺傳」下去,幫孩子念英文故事書時,我會特別提醒自己,尾音要記得發(fā)出來。孩子聽的是故事,不是英文~~ 好文共賞第一個故事:《Stanley》作者:Syd Hoff(書單第一階段)這是我選給孩子的英文啟蒙書之一。)可是有一個山頂洞人叫Stanley,他不喜歡山洞,因為山洞好冷,睡在石頭上好硬(這時書上畫的就是Stanley將頭枕在石塊上,一副愁眉苦臉的表情)。t we find a better way to live?(我們?yōu)槭裁床幌朕k法過更好的生活呢?)可是其他人卻說山洞已經(jīng)夠好了,還有什么不滿足呢?每個山頂洞人都拿著狼牙棒,一副不友善的樣子。其他山頂洞人很看不慣Stanley的舉止,就對他說︰Can39。結果,擇善固執(zhí)的Stanley就被同伴丟石頭趕走了……一直找不到新家的他,最后開始蓋起了房子,直到一切都就緒,書上那一頁寫著的是:He loved his house. But he was lonesome. 39。 he said.(他喜歡他的房子,但是他很寂寞。結局呢?有時候孩子們的故事,結局是什么一點也不重要。所以我才會說是故事,不是英文。一切都令人不舒服的冬天,使Winnie想到了一個好主意。And something magical happened!(然后,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結果,冬天變成了夏天,Winnie馬上脫掉她的毛外衣,而且還拿出了夏天用的海灘椅,很享受地躺在院子里喝雞尾酒。只見Winnie一臉無奈地抱著大家脫下來堆成一個小山的衣服,當她的忍耐終于快到極限時,又出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聲音賣東西的叮當鈴聲,竟然有人在她的院子里賣起冰淇淋來了,而且還大排長龍……結果呢?你很想知道結果嗎?孩子也是,那就是故事的力量。這也是孩子喜歡聽父母念繪本的另一樂趣所在。當孩子呱呱落地到會開口說話,少則一年半、多則兩年;而真正能夠表達無礙,總要到三歲、甚至四歲了。再來看看,「孩子什么時候開始讀字呢?」如果撇開中國父母在教育上喜歡偷跑的習性,孩子真正開始讀字,應該算是七歲上小學了。父母為孩子念故事繪本,讓孩子在一旁只用耳朵聽、只用眼睛全心全意欣賞繪圖的時間沒有多少年,大人何苦趕著孩子早早離開這個藝術欣賞的美妙境地呢?一聽二說三讀四寫,是人類學母語的次序,也是語言學習的自然法則。不是那么常見的一些外國名字,有時好長一串,根本不知道怎么發(fā)音。后來我針對嚇人的名字,想出了一個臨危不亂的對應方法如果字典查得到的字,當然不成問題;要是字典查不著呢?我就照著字面上的字母盡力拼音,再維持每次都念得一樣,不要變來變去就好。后來看到孩子國際學校里那些印度、日本、蘇俄、韓國同學的名字,才更是嚇人。就拿《Tikki Tikki Tembo》,如果因為這怪怪的書名而錯過這本書,那真是太可惜了。全書重心就圍繞在小小主人翁掉進一口井里,弟弟幫忙求救時,因為哥哥名字太長而耽誤救援時間所帶來的緊張感、以及那份潛藏而深刻的幽默感。其實我認為,父母念的不是我書單上推薦的書也不要緊,重要的是有沒有恒心,持續(xù)地幫孩子念故事書。當我通過前面爬行的「緩慢」階段,就會慢慢地發(fā)覺:孩子對英文書的接受度愈來愈高,對新書的渴求也愈來愈大。眼看著孩子一天天在吸收、在進步,怎能不督促我也跟著快點前進呢!當時,常常白天買了一本新的英文故事書,等到晚上孩子都入睡后,我就點著小燈、泡杯茶,鉆進暖暖的被窩里,一邊查字典、一邊確認每個英文字的念法這是我的工作,我愛的工作,我心甘情愿做的工作。而這日積月累的親子活動,看似簡單無物,卻自然而然地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收獲。很多媽媽可能已經(jīng)在想:「我好累哦,我只想睡覺,沒有力氣查字典?!顾詥?,我一開始就說過,養(yǎng)育和教育孩子的工作并不輕松,不會比我們白天上班容易,真的需要父母一起同心協(xié)力,才能成功。雖然身為商家老板娘的母親并沒有很會念,不過,對于小孩子來說,卻是個很好的說書人,怎么說呢?因為她會照著我的要求去念我所指定的段落。對母親而言,只要能讓我早早入睡就好了,至于要念哪里都沒關系。四遍也好五遍也好,總之,她會為我讀我最喜歡的部分。平常,我很難和母親有類似這樣的共處時光,所以那稱得上是我僅有的可以獨占母親的時段,也因此,我總是睜大眼睛瞧、豎直耳朵聽。很幸運的,我在幼兒時期,就藉由耳朵,充分享受到聆聽語言的樂趣。我雖然幫孩子念了十年的故事書,卻無法得知他們對于「父母念故事書給他們聽」這件事的內心感受,只能暗自猜想、揣測。我總覺得,有些事情是要經(jīng)過時間的沉淀,人生的美好滋味才會自然地發(fā)酵浮現(xiàn)?!杜囵B(yǎng)孩子的英文耳朵》這本書看似以英文學習為出發(fā)點,其實對于孩子各方面的學習,我總會小心翼翼地檢視他們的「動機和興趣」在哪里,因為這才是一切事情成功的要素,不論成功的定義是快樂人生、還是飛黃騰達,或是兩者兼?zhèn)?。真正引發(fā)孩子聽英文故事書的動機和興趣是故事,不是英文。所以,接下來我要介紹七本興味盎然的故事書,先讓父母感同身受故事的美妙,才能激發(fā)父母幫孩子念英文故事書的「動機和興趣」就如我所說的,有了動機和興趣,做事情才容易成功,大人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