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的雨量器【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持之以恒進行科學探究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及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體驗合作與交流的樂趣。,會利用雨量器測量降水量,并在測量降水量的過程中發(fā)現正確使用雨量器的方法?!窘虒W重點】會制作簡單的雨量器,會利用雨量器測量降水量,并在測量降水量的過程中發(fā)現正確使用雨量器的方法?!窘虒W
2025-01-21 19:54
【摘要】猜謎語?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里看不見。(雨)降水等級表(12小時范圍內)等級降水量小雨小于5㎜中雨5~15㎜之間大雨15~30㎜之間暴雨
2025-02-15 11:05
【摘要】16今天的天氣?1、我們一般從()、()、()、()、()等方面來描述一天的天氣。?2、我們一般把風力分成()級。從()到()級.?3、風級歌(要求:背熟)氣溫降水風向風力云
2025-02-13 15:38
【摘要】臨沂第四實驗小學史寶福下雨的時候的景象看葉子下垂的程度聽雨聲大小看水花的大小屋檐滴水的大小要想準確知道下了多少雨,可以用什么方法測量呢??想一想:雨量器是怎樣一個儀器?雨量器常用的雨量器是由內筒和外筒組成,內筒上
2025-01-20 02:58
【摘要】環(huán)節(jié)看一看做一做測一測繪一繪降水是天氣的一個重要特征降水形式雨雪冰雹……雨量器:測量降水量的儀器雨量器原理幾種簡易雨量器1、找一個直筒透明杯(或飲料瓶),高15厘米以上。2、用尺子在紙條上畫好刻度,單位毫米。3、將紙條豎直粘到杯外面,使紙條0刻度線和杯內底部對齊。簡
2025-02-15 18:40
【摘要】水溫的變化古井小學黃堃一、教學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使用溫度計的基礎上,來了解水溫變化的規(guī)律。本課按照“預測-測量-收集數據-做折線圖”四個部分編排的,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發(fā)現熱水變涼的規(guī)律,進一步訓練學生使用溫度計測量物體溫度的技能,從而激發(fā)學生探究生活中科學問題的興趣。二、教學重難點:
2025-01-22 23:40
【摘要】新課程教學案例:如何認識太陽[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課程標準分析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在必修1中,以“宇宙中的地球”為主題,提出“闡述太陽對地球的影響”這一內容要求。這種表述對有關太陽的學習要求十分寬泛,從而為教材編寫和課程實施留下廣闊的再創(chuàng)造空間。教材分析對比分析幾種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的地理必修l,感受到各具特色的設計思想。如人
2025-02-08 00:20
【摘要】用太陽計時三年級上學期科學第12課一、教學目標:一、教學目標:能力:能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對所觀察的現象做出解釋;能制作簡易日晷模型。情感: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意識到生活是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源泉。知識:知道用日晷記時的道理。二、重點難點:知道用日晷計時的原理
【摘要】有趣的沉浮現象教學目標:1、能根據生活經驗預測常見材料制成的物體在水中的浮沉狀態(tài);能用實驗的方法判斷物體的浮沉,會通過觀察、實驗驗證假設是否正確;能設計實驗驗證沉入水中的物體也受到水的浮力。2、知道水中的物體受到水的浮力。理解水的浮力在生活中的應用。3、能體驗到科學證據對科學結論的重要性,要尊重事實,尊重數據。教學重難點
2025-02-07 02:04
【摘要】有趣的不倒翁案例一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教師出示四個不同的不倒翁)師:認識它們嗎?生:認識,不倒翁。師:玩過沒有?生:玩過!師:想不想在課堂上和大家一起來玩呀?生:想!師:今天我們就來玩一玩有趣的不倒翁。(板書課題——有趣的不倒翁)二、玩不倒翁,提出問題師:在玩之
2025-01-22 20:45
【摘要】《哪杯水多》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水是學生常見的物質,也是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物質。水常常成為學生玩耍的對象,在玩耍中會發(fā)現很多有趣的現象,產生很多與水有關系的問題?!赌谋唷芬徽n通過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使之發(fā)現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并能用科學的眼光來發(fā)現問題,思考和分析問題。以“水”為載體指導學生學習使用量筒,探
2025-02-07 07:24
【摘要】認識物體和圖形徐坊學校鐘燕燕教學目標:1.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能夠辨認這些圖形,準確地說出它們的名稱。2.從實物抽象到圖形,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3.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活動中,綜合運用多種感官,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2025-01-22 19:39
【摘要】12改變浮和沉教學目標:1.能對浮沉的轉換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設;能用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與假設。2.體驗到科學探究成功的快樂;意識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自己和周圍人們的生活。3.知道改變浮沉的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過程描述: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1.提出問題。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探究了有趣的浮沉現象(板書浮和
2025-02-07 02:05
【摘要】《有趣的浮沉現象》教學案例【教材】青島版六年制---三年級上冊【單位】聊城高唐第一實驗小學【教學目標】1、探究目標:能夠根據自己觀察到的浮沉現象提出猜想和假設,并能采用簡單的儀器對物體的沉浮進行定量的觀察、實驗、采集數據并做簡單的記錄。2、情感目標:通過實驗探究,體驗科學探究要尊重證據,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習慣,并善于合作交流。3、
【摘要】13水面的秘密教學目標:1.能通過觀察、猜想、實驗等方法搜集證據,來證明水有表面張力。2.引領學生關注身邊生活現象,并善于思考;用學到的科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3.了解水的表面張力現象。教學過程描述:課前談話:孩子們,腦筋急轉彎會嗎?誰來說一個?(學生自由說)老師也有一個,想聽嗎?什么東西越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