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則點(diǎn) C 的坐標(biāo)為 __ ____ __ . 圖 1 - 1 - 32 (4,4) [ 解析 ] 連接 BD , AC 交于點(diǎn) E . 根據(jù)點(diǎn) B 的坐標(biāo)為 ( 8 , 2 ) ,點(diǎn) D 的坐標(biāo)為 ( 0 , 2 ) ,可知 BD ∥ x 軸 . 因?yàn)樗倪呅?ABCD 是菱形 ,所以 AC ⊥ BD , AE = CE = OD =2 , DE = BE = OA = 4 ,所以 AC = 4 ,故點(diǎn) C 的坐標(biāo)為 ( 4 , 4 ). 第 3課時(shí) 菱形的性質(zhì)與判定的綜合應(yīng)用 7. 如圖 1 - 1 - 33 所示 ,在菱形 A B C D 中 , AE ⊥ BC , BE = EC , AE = 2 ,則 AB = ________ . 圖 1 - 1 - 33 4 33 第 3課時(shí) 菱形的性質(zhì)與判定的綜合應(yīng)用 8. 如圖 1 - 1 - 34 , AD 是 △ ABC 的角平分線 , DE ∥ AC 交 AB 于點(diǎn)E , DF ∥ AB 交 AC 于點(diǎn) F , 且 AD 交 EF 于點(diǎn) O , 則 ∠ A O F =________ 176。 . 第 3課時(shí) 菱形的性質(zhì)與判定的綜合應(yīng)用 9. 如圖 1 - 1 - 35 ,將等邊三角形 ABC 沿射線 BC 向右平移到 △ D C E的位置 ,連接 AD , BD ,則下列結(jié)論: ① AD = BC ; ② BD , AC 互相平分; ③ 四邊形 A C E D 是菱形; ④ BD ⊥ DE . 其中正確的個(gè)數(shù)是 ( ) A. 1 B . 2 C. 3 D. 4 圖 1 - 1 - 35 D 第 3課時(shí) 菱形的性質(zhì)與判定的綜合應(yīng)用 1 0. 如圖 1 - 1 - 36 ,在 △ A B C 中 , D , E 分別是 AB , AC 的中點(diǎn) , BE = 2 DE ,延長(zhǎng) DE 到點(diǎn) F ,使得 EF = BE , 連接 CF . ( 1 ) 求證:四邊形 BCFE 是菱形; ( 2 ) 若 CE = 6 , ∠ BEF = 120 176。 . ∵∠ BEF = 120 176。 . 又由 ( 1 ) 知 BE = BC , ∴△ BEC 是等邊三角形 , ∴ BE = CE = 6 , ∴ 菱形 B C F E 的周長(zhǎng)為 6 4 = 24 . B 規(guī)律方法綜合練 第 3課時(shí) 菱形的性質(zhì)與判定的綜合應(yīng)用 1 1. 如圖 1 - 1 - 37 ,四邊形 A B C D 的四邊相等 ,且面積為 120 cm2,對(duì) 角線 AC = 24 cm , 則四邊形 A B C D 的周長(zhǎng)為 ( ) A. 52 cm B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