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本設計是本溪縣一級公路設計 ,地形圖為平原。比例尺 1:10000, 車速為 100Km/h,交通量為 20210 輛 /日 , 設計包括道路的選線和定線,道路的縱斷面設計,道路的橫斷面設計,路基路面設計,概預算。 平面線形的組合應能提供較佳的行車節(jié)奏感,使乘客具有良好的感覺反應。 曲線段的設置影響平面視距,此時應結(jié)合縱橫斷面的設計進行視距的驗算,取得視距的保證。當采用電磁波測距時 ,其測距邊選擇應遵守范 測區(qū)首級控制網(wǎng)的布設,先搜集和了解有關資料的基礎,采用野外踏勘和圖上 設計相結(jié)合的方法,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方案。應進行控制網(wǎng)的優(yōu)化設計。 在設計和選點時,宜利用已有點位,并使所選點位構(gòu)成良好的圖形。縱斷面的坡長 、坡度、縱坡都是我們要注意的問題 。概預算是我們最重要的 ,工程主要撥款都是我們工程的關鍵 ,以我們要細心準確的完成 ,確保整個工程順利完工。 1 and the following one, to ensure ease of observation, not adjacent to the refraction of the impact of such principles. Ranging edge position of choice, meet the corresponding methods ranging factors such as the terrain demands. When using EDM, its location choice side should abide by the Fan District primary control test work set up, collect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based on field and also visited the map design a bination of methods, work out reasonable and workable solution. With the national point measurement consider measurement program. Should control work optimization. To consider the initial data error, error in the integrity of the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and the overall accuracy levels of work optimization. In the design and choice of site, it is desirable to use a little spaces, make the selected point constitute a good graphics. In longitudinal section on the map are very important。 Alignment and alignment。 Profile。 Pavement。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我選擇了線路測量,由于我沒有工作經(jīng)驗和對專業(yè)知識的理解有限。以免在將來的工作中出現(xiàn)相同 的錯誤。 設計主要本著費用合理,技術精進,把所學的知識盡量與實際相結(jié)合的原則完成的,設計的每個部分都嚴格按照規(guī)范和當?shù)氐膶嶋H情況去計算,但是由于沒有施工經(jīng)驗,對專業(yè)的知識不能透徹的理解,所以出現(xiàn)了一些疏漏,希望各位專業(yè)的老師給予指導,避免以后在工作中出現(xiàn)相同的錯誤。比例尺 1: 10000 1) 畢業(yè)設計題目: 本溪縣一級 公路設計; 2) 等高線地形圖:比例尺 1:10000; 3) 所在地區(qū): 東北地區(qū); 4) 道路等級: 一級 公路; 5) 交通量: 20210 輛 /日; 6) 設計車速: 100Km/h; 7) 土壤地質(zhì):多為粘性土。動機最大凍深 米,年降水平均為 810 毫米,主要集中在 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75%,暴雨多發(fā)生在 7 月下旬至 8 月下旬。 2)公路經(jīng)過城鎮(zhèn)的時候一般情況下路線都選擇在郊區(qū),盡量不橫穿市區(qū),地點一般距城鎮(zhèn)規(guī)劃區(qū) 2Km~ 5Km,最大也不能超過 8Km。 4)公路于其它道路相交的時候,要考慮相交道路的等級,交通性質(zhì)和當?shù)氐淖匀粭l件來確定交叉類型 。 公路平面線形設計的注意事項 1) 在設計平面線形的時候,應注意盡量不要采用極限半徑,路線要與地行相適應這樣不僅美觀也會使經(jīng)濟合理。 3) 平曲線要有足夠的長度,使人們對這條路在視覺和心理上的到滿足。根據(jù)地形及景觀的配合。 本設計是平原重丘,地形圖前半部分山丘眾多,路線盡量不橫穿山脈,這 樣就可以避免開山打隧道,即節(jié)省人力,時間,又節(jié)約財力。 注意與農(nóng)田基本建設相配合,盡量少占或不占高產(chǎn)田、經(jīng)濟作物田。本次設計依照以上原則我確定了這條路線。 直線、圓曲線及緩和曲線為道路線形的基本組成要素,諸如直線最大長度、緩和曲線最小長度、緩和段長度的規(guī)定等均應從行車安全視覺舒順出發(fā)滿足要求并通過計算分析確定。 平面線形的組合應能提供較佳的行車節(jié)奏感,使乘客具有良好的感覺反應。 曲線段的設置影響平面視距,此時應結(jié)合縱橫斷面的設計進行視距的驗算,取得視距的保證。 道路平面設計的技術標準 根據(jù)道路等級為 一級 公路,設計車速為 100Km/h, 圓曲線最小半徑:一般值為 700m,極限值為 450m; 緩和曲線最小長度為 85m; 平曲線最小長度為 200m; 一、相鄰點之間應通視良好,其視線距障礙物的距離,角網(wǎng)二等不宜小于2m;三和四等不宜小于 ;一級及一級以下,宜保證便于觀測,以不受旁折光等影響為原則; 二、測距邊位置的選擇,應滿足相應測 距方法對地形等因素的要求。與國家點聯(lián)測,考慮聯(lián)測方案。宜考慮起始數(shù)據(jù)誤差的影響,在完整的誤差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整體及各級網(wǎng)的精度優(yōu)化設計。 覘標的高度應合理、作業(yè)應安全; 控制點應便于長期保存、加密、擴展和尋找。 二、三等點應埋設柱石和盤石,兩層標石中心的最大偏差,不應超過 3;四等以下的各級控制點 ,可不埋設盤石;一、二、三導線點,位于鋪裝路面上的部分,可采用其他能長期保存、穩(wěn)定的標志代替埋設標石、標志,標石的埋設規(guī)格應按規(guī)范 執(zhí)行 。 水準測量的實施 水平角觀測所用的光學經(jīng)緯儀,在作業(yè)前,應進行下列項目的檢驗: 一、照準部旋轉(zhuǎn)軸正確,各位置氣泡讀數(shù)較差, DJ1 型儀器不應超過二格,DJ2 型儀器不應超過一格; 二、光學測微器行差及隙動差, DJ1 型儀器不應大于 1″, DJ2 型儀器不應大于 2″; 三、水平軸不垂直于垂直軸之差, DJ1 型儀器不應超過 10″, DJ2 型儀器不應超過 15″; 四、垂直微動螺旋使用時,視準軸在水平方向上不產(chǎn)生偏移; 五、儀器的底部在照準部旋轉(zhuǎn)時,無明顯位移; 六、光學對點器的對中誤差,不應大于 1mm。測定時,投影示誤三角形的最長邊 ,對于標石、儀器中心的投影不應大于 5mm;對于照準圓筒中心的投影不應大于冊 0。角度元素應量至 15′,長度元素應量至 1。當方向數(shù)不多于 3 個時,可不歸零。二等三角點水平角觀測可采用全組合測角法。分組觀測應包括兩個共同方向(其中一個為共同零方向) .其兩組觀測角 值之差,不應大于同等級測角中誤差的 2 倍。 水平角觀測過程中,氣泡中心位置偏離整置中心不宜超過 1 格。的范圍時,宜在測回間重新整置氣泡位置。 水平角方向觀測法的技術要求 表 等級 儀器型號 光學測微器兩次重合讀數(shù)之差 (″) 半測回歸零差 (″) 一測回中 2倍照準差變動范圍 (″) 同一方向值各測回較差 (″) 四等及以上 DJ1 1 6 9 6 DJ2 3 8 13 9 一級及以下 DJ2 - 12 18 12 DJ4 - 18 - 24 注: ① 為觀測方向的垂直角超過 177。的范圍時,該方向 2 倍照準差的變動范圍,可按相鄰測回同方向進行比較; ② 高山地區(qū)三等三角網(wǎng)點的水平角觀測,當垂線偏差和垂直角較大時,其水平方向觀測值應進行垂線偏差的修正。 四等以上導線水平角的觀測,應在觀測總測回中以奇數(shù)測回和偶數(shù)測回分別觀測導線前進方向的左角和右角。其誤差值不應大于測角中誤差的 2 倍。當重測的測回數(shù)超過總測回數(shù)的 1/3 時,應重測該站。其水平角觀測應按首級網(wǎng)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二、導線(網(wǎng))測角中誤差: 式中 fβ——附合導線或閉合導線環(huán)的方位角閉合差 (″); n——計算 fβ 時的測站數(shù); N——附合導線或閉合導線環(huán)的個數(shù)。 測距的作業(yè),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測邊時應在成像清晰和氣象條 件穩(wěn)定時進行,雨、雪和大風天氣不宜作業(yè),不宜順光、逆光觀測,嚴禁將儀器照準頭對對準太陽; 二、當反光鏡背景方向有反射物時,應在反光鏡后方遮上黑布; 三、測距過程中,當視線被遮擋出現(xiàn)粗差時,應重新啟動測量; 四、當觀測數(shù)據(jù)超限時,應重測整個 測回。 測距邊的精度評定 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一、單位權(quán)中誤差: 式中 μ——單位權(quán)中誤差( mm); d——各邊往、返距離的較差 ( mm); n——測距的邊數(shù); P——各邊距離測量的先驗權(quán),其值為 1σ2D, σD為測距的先驗中誤差,可按測距儀的標稱精度計算。 普通鋼尺測距的主要技術要求 邊長丈量較差相對誤差 作業(yè)尺數(shù) 丈量總次數(shù) 定線最大偏差 (mm) 尺段高差較差 (mm) 讀定次數(shù) 估讀值至 (mm) 溫度讀數(shù) 值至(℃ ) 同尺各次或同 段各尺的較差 (mm) 1/30000 2 4 50 ≤5 3 ≤2 1/20210 1~ 2 2 50 ≤10 3 ≤2 1/10000 1~ 2 2 70 ≤10 2 ≤3 注:當檢定鋼尺時,其丈量的相對誤差不應大于 1/10000。當采用電磁波測距儀施測時,不宜大于 1000m; 二、正倒鏡點位的橫向偏差,每 100m 不應大于 5mm;當間距超過 400m 時,不應大于 20mm。 中樁樁位測量的限差要求 線路名稱 縱向誤差 (m) 橫向誤差 (m) 鐵路,汽車專用公路 S/2021+ 10 一般公路 S/1000+ 10 注: s 為轉(zhuǎn)點樁至中樁樁位的距離( m)。曲線測量的限差,不應超過表的規(guī)定。其測量限差,應符合表的規(guī)定。 第三章 道路縱斷面設計 縱斷面設計線的標高是指路基邊緣標高,高速公路則指分隔帶外側(cè)邊緣的標高,對于改建公路 則指路面中心線的標高。 為了滿足行車和排水要求,道路應有最大縱坡和最小縱坡的限制。 縱斷面設計線擬定前,應先確定標高控制點(如橋涵標高、最小填土高度、最大挖方深度、交叉口標高等)??v斷面設計長度與平面設計的長度相同 。 2) 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