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琵琶行并序一、文學常識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今陜西渭南境內)人。早年熱衷濟世,強調詩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與元稹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領導者。所作《新樂府》、《秦中吟》共六十首,“唯歌生民病”“句句必盡規(guī)”,與杜甫的“三吏”“三別
2024-11-23 06:59
【摘要】《詩經》:“琴瑟友之,鐘鼓樂之。”古代與音樂有關的故事高山流水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呂氏春秋·本末》稽康悲奏《廣陵散》
2024-11-29 13:04
【摘要】琵琶行(并序)——白居易?一、導入新課?二千多年前,伯牙和鐘子期共同演繹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絕唱——《高山流水》,一千年多年之后,一個文人墨客,一個天涯歌女,在潯陽江的悠悠江水之上,瑟瑟秋風之中,清冷的月光之下,飄飛的荻花之中演繹了一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從此“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勾起了多少傷心淚,今天就讓我
2024-11-29 04:17
【摘要】(并序)白居易吊白居易唐宣宗綴玉聯(lián)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關于作者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
2024-11-29 11:09
【摘要】第一篇:《琵琶行(并序)》教案 第4課《琵琶行》教案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順暢地誦讀全詩并背誦; 2.學習本詩巧用比喻手法,大膽想象,成功地化聽覺形象為視覺形象的表現(xiàn)技巧;3.感知詩中音樂描...
2024-11-15 12:13
【摘要】《琵琶行》教案溧陽市竹簀中學洪超教學目的1、欣賞詩中運用比喻,形象描寫音樂的語言藝術,2、了解運用環(huán)境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現(xiàn)方法。3.認識封建社會造成琵琶女悲涼身世和詩人失意謫居的黑暗現(xiàn)實。要點:了解有關文學常識和背景,朗讀整體把握,積累部分字詞過程:第一課時一、了解有關文學常識和背景
2024-12-15 12:35
【摘要】第一篇:《琵琶行(并序)》教學設計(共) 《琵琶行(并序)》教學設計 豐臺實驗學校杜彩波 【設計思想】 對本詩的教學,是在學生朗讀、熟讀的基礎上,先簡要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再概述全文內容,然后...
【摘要】《琵琶行(并序)》教案教學目的1.指導學生順暢地誦讀全詩并背誦第二節(jié);2.感受“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悲劇美;3.感知詩中音樂描寫的美好意境,體會敘事詩的抒情藝術。教學設想1.重點與難點:感受悲劇美,鑒賞音樂描寫是重點;通過描寫音樂藝術溝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詩意的難點。
【摘要】《琵琶行并序》學案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白居易的詩歌創(chuàng)作及貢獻。(2)欣賞作者以語言文字來表現(xiàn)音樂形象的高超藝術技巧。(3)體會作者對琵琶女身世的無限同情。2、過程與方法(1)通過朗讀體會詩歌,提示詩歌形象和語言的內涵,體會作品情感和藝術特點。(2)初步學習這種以文學表現(xiàn)音樂
2024-12-21 09:40
【摘要】琵琶行并序白居易一、教學目標:?概述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及寫作背景。?說出詩人在傷口中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詩歌語感,提高詩歌欣賞能力。二、作
2024-11-29 23:23
【摘要】第一篇:琵琶行并序復習教案和練習(本站推薦) 琵琶行(并序)復習教案 教學目標 1、理清全文脈絡和內容 2、品味詩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過程與方法 創(chuàng)設琵琶樂曲的環(huán)境,體會音...
2024-11-15 22:42
【摘要】《琵琶行(并序)》復習學案夯實文言基礎1.下面加黑字的注音有誤的一組是() A.潯陽(xún)楓葉(fēng)瑟瑟(sè)遷謫(zhé) B.慢捻(niǎn)霓裳(ní)六幺(yāo)嘈嘈(cáo)
2025-06-16 23:31
【摘要】第2單元第六課琵琶行(并序)2一、雙基夯實1.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憔.(qiáo)悴管弦.(xián)曲.(qū)罷憫然B.幽咽.(yàn)冷澀.(sè)轉軸.(zhóu)撥弦C.鐵騎.(jì
2024-12-17 00:43
【摘要】第一篇:《琵琶行并序》原文注釋及譯文 《琵琶行并序》原文注釋及譯文 高中學生需要學習很多語文課文,因此必須制定一定的計劃才能學好它們,這樣才能有目的的去學習。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高二語文上冊《...
【摘要】部編版高中必修二課件:《琵琶行并序》 【篇一】部編版高中必修二課件:《琵琶行并序》 教學目的 ;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悲劇美; ,體會敘事詩的抒情藝術...
2024-12-07 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