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頁 (7)與亞硝酸的反應 脂肪族伯胺 與亞硝酸反應的產(chǎn)物常是醇、烯烴等的混合物,無制備意義。 返回 C H3N H2( C H3C O )2O C H3C N H C H3OC H3C O O H( C H3)2N H C H3C O C l C H3C N ( C H3)2OClH( C H3)3N C H3C O C l+ ++ ++不反應 下頁 退出 上頁 (6)磺酰化反應 (Hinsberg反應 ) 在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溶液存在下,用苯磺酰氯或?qū)妆交酋B扰c伯胺或仲胺作用,生成相應的磺酰胺。 氯化三甲基十六烷基銨是一種優(yōu)良的陽離子表面活性劑 C1 6H3 3N H2C H3C l C1 6H3 3N H C H3N a C l OH2C1 6H3 3N H C H3C H3C l C1 6H3 3N ( C H3)2N a C l OH2N a O HN a O HC1 6H3 3N ( C H3)2C H3C l [ C1 6H3 3N ( C H3)3] C l+ + ++ + +++ 返回 下頁 退出 上頁 (5)?;磻? 伯胺或仲胺與酰基化試劑 (如乙酸酐、乙酰氯 )作用,?;〈被系臍湓?,生成N烷基酰胺 或 N,N二烷基酰胺 的反應叫做胺的酰基化反應。 N H2M n O2H2S O4OO℃ 1 0對苯醌返回 下頁 退出 上頁 (4)烴基化反應 胺與鹵代烴、醇等烴基化試劑作用,氨基上的氫原子被烴基取代,稱為胺的烴基化反應。這是所有伯胺(包括芳胺)所特有的反應,可作為鑒別伯胺的方法。取代基是推電子基團時,堿性增強。+溶劑化的程度大 返回 下頁 退出 上頁 芳香胺中氨基氮原子上的未共用電子對與苯環(huán)的電子形成共軛體系,使氮原子上的電子部分地移向苯環(huán),降低了氮原子上的電子云密度,與質(zhì)子的結合能力降低,堿性減弱。168。 返回 下頁 退出 上頁 溶劑化效應 : 胺的氮 上的氫原子愈多,溶劑化的程度愈大,銨正離子就愈穩(wěn)定,堿性愈強。 N N NCH3CH3HHHHHC H3C H3.. .. . .氨 甲胺 三甲胺 空間效應 : 烷基數(shù)目的增加,占據(jù)了氮原子外圍更多的空間,使質(zhì)子難于與氮原子接近。 N H3ClH N H4 C lR N H2ClH N H 3 C lR+ +++ 返回 下頁 退出 上頁 胺的堿性強弱可用其離解常數(shù) Kb或離解常數(shù)的負對數(shù) pKb來表示。 返回 下頁 退出 上頁 胺的化學性質(zhì) (1)堿性 (2)伯胺的異腈反應 (3)氧化作用 (4)烴基化反應 (5)?;磻? (6)磺?;磻? (7)與亞硝酸的反應 (8)芳環(huán)上的取代反應 返回 下頁 退出 上頁 ( 1)堿性 胺與氨一樣,分子中氮原子上的未共用電子對能接受質(zhì)子,因而呈現(xiàn)堿性。 返回 下頁 退出 上頁 低級胺一般易溶于水,溶解度隨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增加而降低; 伯胺和仲胺的沸點介于相對分子質(zhì)量相近的醇與烷烴之間,這是由于伯胺和仲胺能形成分子間氫鍵(但較醇分子間的氫鍵弱)的緣故。低級胺的氣味與氨相似,有的還有魚腥味 (三甲胺 ),肉腐爛時能產(chǎn)生極臭而且很毒的丁二胺(腐胺)及戊二胺(尸胺)。胺的結構與氨相似,在脂肪胺分子中,氮以三個 sp3雜化軌道與三個其他原子 (氫或碳原子 )形成三個 σ 鍵,剩下的未共用電子對占據(jù)另一個 sp3軌道。剩下的未共用電子對占據(jù)一個 sp3雜化軌道而處于棱錐形的頂端。 C H3C HC H3C H2C H2C H3N H2C HC H3C H C H C H3C H3N H22甲基 4氨基己烷 2甲基 3氨基丁烷 返回 下頁 退出 上頁 季銨類化合物的命名則與氫氧化銨或銨鹽的命名相似。 (2)胺的命名 胺的分類、命名和構造 返回 下頁 退出 上頁 C H3N H2( C H3)2N HN HC H3C H3C H2NCH3C H2C H3C H2C H2C H3甲胺 二甲胺甲乙胺甲乙丙胺習慣命名法 返回 下頁 退出 上頁 N H2C H3C H2N H2N H2N H2H 2 N C H 2 C H 2 C H 2 C H 2 N H 21 , 4 -丁二胺對甲苯胺 苯甲胺 對苯二胺 返回 下頁 退出 上頁 習慣命名法 對于芳香族仲胺或叔胺,則在取代基前面冠以“ N”字,以表示這個基團是連在氮上,而不是連在芳香環(huán)上。 C H 3 C H 2 N H 2乙胺( 脂肪胺,一元胺)H 2 N C H 2 C H 2 N H 2乙二胺(脂肪胺,二元胺 )苯胺 (芳香胺,一元胺 ) NH2返回 下頁 退出 上頁 簡單的胺用 習慣命名法 命名。氨分子中的氫原子被一 個、二個或三個烴基取代,則分別生成伯胺、仲胺和叔胺。 返回 下頁 退出 上頁 (3)硝基對苯環(huán)上取代基的影響 對鄰、對位上鹵原子的影響 ClN O2N O2O HN O2N O2OH2N a2C O3 ClH+加熱+ClOH2+鄰對位上有硝基,水解很容易進行 返回 不易水解 下頁 退出 上頁 O H O HN O2O HN O2O HN O2pKa: 對酚的酸性的影響 返回 下頁 退出 上頁 O OO硝基處于鄰或?qū)ξ粫r,吸電子作用可分散負電荷,使酚氧負離子穩(wěn)定,酸性增加。用 氫化鋁鋰 、催化加氫 或 鐵和鹽酸 還原時,最終的產(chǎn)物是生成相應的 胺 。 (1) 與堿作用 R C H 2 N O2 N a O H[ R N O2]C H Na OH 2+ + +返回 下頁 退出 上頁 這是因為伯和仲硝基化合物的 α 氫原子與硝基之間存在著超共軛效應而變得活潑,可以轉移到硝基的氧原子上去,形成假酸式異構體。 硝基化合物有毒,無論是吸入或皮膚接觸都易中毒,使用時應注意安全。芳香族硝基化合物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芳香族硝基化合物中,單環(huán)一硝基化合物為高沸點液體,多硝基化合物及稠環(huán)硝基化合物都是帶黃色的固體。以烴作為母體,硝基作為取代基。 R N O 2 R O N O硝基化合物 亞硝酸酯 硝基化合物 返回 下頁 退出 上頁 硝基化合物的電子式常表示如下: 硝基化合物的構造、分類和命名 R N OOR N OO或+(1)構造 返回 下頁 退出 上頁 硝基中的 3個原子形成 pπ共軛體系,發(fā)生了電子的離域, 2個氮氧鍵長相等。 返回 下頁 退出 上頁 15 硝基化合物 和 胺 硝基化合物 (nitro pounds) 胺 (amines) 返回 下頁 退出 上頁 硝基化合物 硝基化合物的構造、分類和命名 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質(zhì) 硝基化合物的化學性質(zhì) 返回 下頁 退出 上頁 烴分子中的氫原子被硝基取代后的衍生物稱為硝基化合物。15硝基化合物 和 胺 有機化學 返回 下頁 退出 下頁 退出 上頁 基本內(nèi)容和重點要求 ?硝基化合物、胺的構造、 分類 、 命名 和化學性質(zhì); ?胺的制備。 重點掌握胺的命名、結構和堿性變化規(guī)律;胺的化學性質(zhì) 。一元硝基化合物的通式是 RNO2或 ArNO2,它與亞硝酸酯互為同分異構體。 R N R NOOOO或......+ 1 / 21 / 2R NOO+ 1 / 21 / 2返回 下頁 退出 上頁 硝基化合物的命名與鹵代烴相似。 (2)分類和命名 硝基化合物的構造、分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