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詠物詩四首【教學目標】1、了解詠物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點;理解四首詠物詩所言之志?! ?、學習鑒賞詠物詩的步驟和技巧?! ?、體會詩歌中包含的感情,體會“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生活感悟,并學習如何將自己的情感通過“一枝一葉”表達出來。4、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寫出作者表達的情志?!窘虒W方法】講授法、誦讀法、涵詠法和討論法。以讀為主,講、讀和
2024-08-18 04:35
【摘要】詠物詩:自然界中的萬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詩人描摹歌詠的對象。他們在細致描摹的同時,寄托自己的感情。——這就產生了詠物詩。通過這種象征性的物象描寫來曲折地表現他的品格節(jié)操、思想感情。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對象。作者塑造物象是為了言志、言情、言心聲。步驟:
2025-05-19 00:01
【摘要】賞牡丹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人,自稱為漢代中山王劉勝的后人。貞元九年進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后
2024-11-25 10:39
【摘要】第一篇:語文選修粵教版《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詠物詩四首》教案3 【教學目標】 1、了解詠物詩托物言志的手法。 2、理解四首詠物詩所言之志。 3、嘗試寫一首詠物詩。 【教學重點】了解詠物詩托...
2024-10-25 12:22
【摘要】12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原籍太原(今屬山西),祖上遷居下邦(今陜西渭南東北),生于新鄭(今屬河南)。貞元十六年(800)登進士第,歷任左拾遺、翰林學士。元和十年(815)因上書請急捕刺殺宰相武元衡的兇手,被貶為江州司馬。后歷任忠州、杭州、蘇州刺史,官終刑部尚書。晚年閑居洛陽,皈依佛教,
2024-11-26 09:23
【摘要】酬贈詩四首小婷一、節(jié)婦吟(張籍)1.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張籍(約766—830),字文昌,原籍吳郡(今江蘇蘇州),生長在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貞元十五年進士,任國子博士,后為水部員外郎、國子司業(yè)等,有《張司業(yè)集》。張籍作品多為古風和樂府,與王建齊名。其詩平易流暢,多有口語入詩。王安石《題張司業(yè)詩》:“
2024-12-16 05:57
【摘要】邊塞戰(zhàn)爭詩四首(一)教學目標:1、了解邊塞詩的特點及其鑒賞要點。2、學習盛唐邊塞詩,掌握其特點。3、了解〈從軍行〉中情景交融和曲筆的表達技巧。掌握邊塞詩中征人思歸思親的主題。4、學習〈薊中作〉中揭露統(tǒng)治階級腐朽,報國無門的主題。教學重點:〈從軍行〉中情景交融的手法。教學難點:
【摘要】李白詩四首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丁都護歌云陽上征去,兩岸饒商賈。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一唱都護歌,心摧淚如雨。萬人鑿磐石,無由達江滸。君看
2024-11-26 09:24
【摘要】酬贈詩四首節(jié)婦吟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zhí)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2024-11-25 12:29
【摘要】11詠物詩四首詠素蝶詩劉孝綽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映日忽爭起,因風乍共歸。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青春幸勿謝,嘉樹欲相依。【內容賞析】詩人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素蝶的清高喻指自己品行高潔?!坝橙蘸鰻幤穑蝻L乍共歸”實際是詩人宦場沉浮的寫照,詩人志向高遠堪比旭日,映日爭起,渴望一展自己的抱負與才華,盡管仕途不順,還
2024-12-16 10:40
【摘要】鑒賞古典詩歌的一般方法:①了解有關古典詩歌的基本常識;②了解有關詩人、作品、時代背景等知識;③誦讀吟詠,初步感受古典詩歌的音韻美、節(jié)奏美和意蘊美。④把握中國古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以及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詩人的觀點態(tài)度。學習任務:①明知
【摘要】11詠物詩四首課時訓練11詠物詩四首一、夯基訓練。詠物詩在內容上以為描寫對象,抓住其著意描摹,往往由物到,由實到,寫出其精神品格。詠物詩在藝術手法上最突出的是,具體常用等。賞析時要重點把握和。答案:某一物特征人虛
2024-12-16 03:35
【摘要】關于山水田園詩由陶源明開創(chuàng)的田園詩通過描寫田園風光表達隱逸情懷,謝靈運開創(chuàng)的山水詩描寫山水之勝抒發(fā)對祖國秀麗河山的熱愛之情。田園詩與山水詩在南北朝時期基本上分道而行,到唐初王績開始合流。至初唐之交,描寫山水別業(yè)的風尚盛行于朝野,沈宋、吳越詩人在山水詩創(chuàng)作中取得的成就已為盛唐山水田園詩開了先河。盛唐山水田園詩?唐朝田園詩繼承
2024-11-25 06:39
【摘要】自古以來,月是個永恒的母題,她是美麗的象征,創(chuàng)造了許多優(yōu)美的審美意境;同時,月亮也是人類相思情感的載體,她寄托了戀人間的相思,表達了人們對故鄉(xiāng)和親人朋友的懷念,引發(fā)了許多失意文人的空靈情懷,也引發(fā)了人們的哲理思考,因而成為永恒的象征。當我們遙望夜空,看見朗朗明月之時,心中總是引起無限遐想。張若虛張若虛,唐代揚州人,初唐詩人。
【摘要】酬贈詩酬贈詩?(一)贈送詩?(二)酬答詩思想感情歸納表謝意(含婉拒)。表深情。表干謁(自薦信)。表心志。ABCD請同學們概括以下酬贈詩的思想感情.?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閑拋卻為誰?尺幅鮫綃勞解贈,叫人焉
2024-11-26 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