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酬贈詩四首?酬贈詩?酬者酬謝之意,為表達自己的感謝而贈予對方的詩就是酬贈詩。比如李白的《贈汪倫》、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等等就屬此類。酬贈詩是古代文人用來交往應酬的詩歌或者贈給親友同人的作品。酬贈詩------節(jié)婦吟解題
2024-11-27 14:17
【摘要】12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原籍太原(今屬山西),祖上遷居下邦(今陜西渭南東北),生于新鄭(今屬河南)。貞元十六年(800)登進士第,歷任左拾遺、翰林學士。元和十年(815)因上書請急捕刺殺宰相武元衡的兇手,被貶為江州司馬。后歷任忠州、杭州、蘇州刺史,官終刑部尚書。晚年閑居洛陽,皈依佛教,
2024-11-26 09:23
【摘要】李白詩四首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丁都護歌云陽上征去,兩岸饒商賈。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一唱都護歌,心摧淚如雨。萬人鑿磐石,無由達江滸。君看
2024-11-26 09:24
【摘要】詠物詩:自然界中的萬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詩人描摹歌詠的對象。他們在細致描摹的同時,寄托自己的感情?!@就產生了詠物詩。通過這種象征性的物象描寫來曲折地表現(xiàn)他的品格節(jié)操、思想感情。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對象。作者塑造物象是為了言志、言情、言心聲。步驟:1、提煉所寫物象描寫特征的詞語,分析物象
2024-11-25 06:40
【摘要】關于山水田園詩由陶源明開創(chuàng)的田園詩通過描寫田園風光表達隱逸情懷,謝靈運開創(chuàng)的山水詩描寫山水之勝抒發(fā)對祖國秀麗河山的熱愛之情。田園詩與山水詩在南北朝時期基本上分道而行,到唐初王績開始合流。至初唐之交,描寫山水別業(yè)的風尚盛行于朝野,沈宋、吳越詩人在山水詩創(chuàng)作中取得的成就已為盛唐山水田園詩開了先河。盛唐山水田園詩?唐朝田園詩繼承
2024-11-25 06:39
【摘要】高二語文:酬贈詩四首課件(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酬贈詩四首作家作品◆張籍(766?—830?)字文昌,蘇州吳人,或曰和州烏江人。貞元十五年登進士第,任國子博士,后為水部員外郎、國子司業(yè)等,有《張司業(yè)集》。其作品多為古風和樂府,與王建齊名。后來元稹、白居易所發(fā)起的“新樂府運動”其實就
2024-11-20 18:13
【摘要】酬贈詩四首酬贈詩是詩人贈送酬答之作。節(jié)婦吟節(jié)婦吟,樂府舊題,題下原注:寄東平李司空師道前四句說:你知道我是有丈夫的,卻還贈送我一雙名貴的寶珠。我感激你對我的依戀,卻只會把這一雙明珠系在內里的紅羅襖子上(悄悄感謝你的愛意)。后六句說:我家中到處都是高墻深閨的,而我丈夫是在明光殿里皇家禁衛(wèi)軍的貴族軍官。我雖然知道你對我的
【摘要】第10課了解助讀平臺第二單元識記必備知識鑒賞文本研讀美文品讀應用體驗之旅第10課酬贈詩四首張籍(約766-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原籍吳郡(今江蘇蘇州),生長在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貞元十五年進士,任國子博士,后為
2024-11-25 10:39
【摘要】愛國詞四首鷓鴣天·建康上元作趙鼎趙鼎(1085—1147),字元鎮(zhèn),自號得全居士。解州聞喜(今屬山西)人。與李光、李綱、胡銓合稱“南宋四名臣”。今存詞45首。早期所寫多為閑情綺語,南渡后所作,多家國鄉(xiāng)關之思。靖康之變,汴京淪陷,宋徽宗、欽宗被金人俘虜,北宋王朝宣告滅亡。趙構被擁立為帝,重新建
【摘要】第一篇:原創(chuàng)精品教案酬贈詩四首 《酬贈詩四首》教案 【學習目標】 1、能夠簡要地說出張籍、元稹、朱慶馀、柳宗元的基本情況。 2、能夠正確讀寫并解釋詩中的詞語;了解酬贈詩的基本特點。 3、通過...
2024-10-25 16:39
【摘要】鑒賞古典詩歌的一般方法:①了解有關古典詩歌的基本常識;②了解有關詩人、作品、時代背景等知識;③誦讀吟詠,初步感受古典詩歌的音韻美、節(jié)奏美和意蘊美。④把握中國古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以及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詩人的觀點態(tài)度。學習任務:①明知
【摘要】選修1第二單元拓展閱讀10酬贈詩四首酬贈:﹑金錢等為贈以表謝意。。汕頭市匯景中學陳小竹這兩句說此”君”明知我是有夫之婦,還要對我用情,此君非守禮法之士,語氣中帶微辭,含有譴責之意。接下去詩句一轉,說道:我雖知君不守禮法,然而又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親自把君所贈
2024-11-25 06:13
【摘要】【教學目標】1、了解詠物詩托物言志的手法。2、理解四首詠物詩所言之志。3、嘗試寫一首詠物詩?!窘虒W重點】了解詠物詩托物言志的手法?!窘虒W難點】嘗試寫一首詠物詩?!窘虒W方法】教師點撥與學生討論相結合【教學媒體】幻燈片【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一、詩謎導入請你
2024-12-17 05:19
【摘要】邊塞戰(zhàn)爭詩四首(一)教學目標:1、了解邊塞詩的特點及其鑒賞要點。2、學習盛唐邊塞詩,掌握其特點。3、了解〈從軍行〉中情景交融和曲筆的表達技巧。掌握邊塞詩中征人思歸思親的主題。4、學習〈薊中作〉中揭露統(tǒng)治階級腐朽,報國無門的主題。教學重點:〈從軍行〉中情景交融的手法。教學難點:
2024-12-16 05:57
【摘要】自古以來,月是個永恒的母題,她是美麗的象征,創(chuàng)造了許多優(yōu)美的審美意境;同時,月亮也是人類相思情感的載體,她寄托了戀人間的相思,表達了人們對故鄉(xiāng)和親人朋友的懷念,引發(fā)了許多失意文人的空靈情懷,也引發(fā)了人們的哲理思考,因而成為永恒的象征。當我們遙望夜空,看見朗朗明月之時,心中總是引起無限遐想。張若虛張若虛,唐代揚州人,初唐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