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篇:古從軍行教案 古從軍行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邊塞詩的特點。 2、體會詩句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品析詩句,體會詩人情感。 教學難點: 注意這首詩借古諷今的技巧和疊詞...
2024-09-23 04:10
【摘要】楊炯從軍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賞析這首詩借用樂府舊題“從軍行”,描寫一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zhàn)斗的全過程。僅僅四十個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又渲染了環(huán)境氣氛,筆力極其雄勁。前兩句
2024-11-28 00:29
【摘要】第一篇:從軍行 從軍行(楊炯·唐)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月下獨酌(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
2024-09-21 20:02
【摘要】第一篇:從軍行詩歌 塞北的風從不溫和 不像戀人的手溫柔 客居邊疆酒肉不絕 閑來作詩有話對自己說 杯酒空空竹籃空空 懷中銀兩所剩不多 借問酒家可否欠賒 待吾歸來怎么賠沒話說 吟起一曲誰...
2024-09-21 20:08
【摘要】《從軍行》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及設計意圖教學內容:S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第六單元第27課古詩兩首中的《從軍行》。教材與學情分析《從軍行》這首邊塞詩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作品。詩中形象而真實地反映了唐代守邊將士們艱苦的戰(zhàn)斗生活和決心打敗入侵之敵的英雄氣概。此詩以邊塞的景物,思鄉(xiāng)的情感,以及環(huán)境的艱苦,戰(zhàn)爭的殘酷反襯出遠征將士的愛國之心,破敵之志。詩人視野開闊,青海,
2024-08-18 01:17
【摘要】 初二上冊語文比較閱讀《從軍行》教案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古詩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通過反復誦讀詩歌,嘗試賞析詩歌。 ...
2024-12-07 04:00
【摘要】詩圣杜甫有一首《戲為六絕句·其二》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詩中的“王楊盧駱”分別指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這四人擅長詩文,對初唐的文學革新有過貢獻,被稱為“初唐四杰”。一、導入“初唐四杰”從軍行
2024-08-18 01:45
【摘要】第一篇:從軍行及練習 從軍行 【年代】盛唐【體裁】五言律詩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注釋】 :為樂府《相和歌·...
2024-09-21 20:06
【摘要】7C教育資源網(7C教育資源網()域名釋義:7c學科網,聯系QQ:372986183,78763217王昌齡【從軍行】【從軍行】(xing)(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緩能娦小浚ㄆ涠┡闷鹞钃Q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
2024-12-19 11:47
【摘要】第一篇:從軍行教學反思 《從軍行》教學反思 艮山口小學 湯宇琴 《從軍行》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筆下的一首優(yōu)秀的邊塞詩代表作品,詩歌反映了戍邊將士保家衛(wèi)國,殺 敵立功的雄心壯志,充滿了昂揚的戰(zhàn)斗精...
2024-09-21 20:03
【摘要】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1、教師念兒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靈巧,拖著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飛,剪柳條,柳條搖。一幅圖畫剪好了,春天風光多美好。2、同學們,春天,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從南方飛來了,喜歡燕子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燕子》這篇課文。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鄭振鐸寫的,請打開書,誰來讀讀。二、初讀課文體會1、明確自學要
2024-12-13 07:47
【摘要】◆學習目標1、認識“頸厲”等8個生字。會寫“頸、鄭”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高傲、鄭重、厲聲、京劇、倘若、侍侯、脾氣、供養(yǎng)、鄰近”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3、體會作者對動物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具體生動描寫動物的寫法,養(yǎng)成仔細觀察的習慣。4、抄寫課文中生動有趣的句子,注意積累語言。
2024-11-27 20:58
【摘要】一、課程標準與教學內容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各種能力,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野草》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
【摘要】作者簡介李頎(690-751)唐朝詩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進士,曾任新鄉(xiāng)縣尉,晚年在幫鄉(xiāng)隱居。他與王維、高適、王昌齡等著名詩人皆有來往,詩名頗高。詩內容豐富,以邊塞詩、音樂詩獲譽于世,其詩格調高昂,風格豪放,慷慨悲涼。擅寫各種體裁,七言歌行尤具特色。作品今存《李頎集》。生平事跡見《唐才子傳》。作
2024-12-05 23:28
【摘要】從軍行楊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這首詩借用樂府舊題“從軍行”,描寫一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zhàn)斗的全過程。僅僅四十個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又渲染了環(huán)境氣氛,筆力極其雄勁。前兩句寫邊報傳來,激起了志士的愛國熱情。
2024-12-17 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