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詠物詩詠物詩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詩歌,通過事物的詠嘆體現(xiàn)人文思想。詠物詩中所詠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況,與詩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詩中作者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現(xiàn)作者的生活情趣。詠物詩鑒賞方法鑒賞詠物詩,要注意從以下幾個角度去掌握。意象分析
2024-08-17 09:53
【摘要】詠物詩:自然界中的萬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詩人描摹歌詠的對象。他們在細致描摹的同時,寄托自己的感情?!@就產生了詠物詩。通過這種象征性的物象描寫來曲折地表現(xiàn)他的品格節(jié)操、思想感情。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對象。作者塑造物象是為了言志、言情、言心聲。步驟:
2025-05-19 00:01
【摘要】第一篇:詠物詩教學案(教師用) 27中高三語文備課組詩歌鑒賞復習專題系列四詠物詩 詠物詩鑒賞教學案 教學目標: 1、了解詠物類詩歌的特點和寫作技巧。 2、掌握鑒賞詠物類詩歌的步驟和常用方法。...
2024-10-29 02:01
【摘要】詠物詩四首【教學目標】1、了解詠物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點;理解四首詠物詩所言之志?! ?、學習鑒賞詠物詩的步驟和技巧?! ?、體會詩歌中包含的感情,體會“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生活感悟,并學習如何將自己的情感通過“一枝一葉”表達出來。4、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寫出作者表達的情志。【教學方法】講授法、誦讀法、涵詠法和討論法。以讀為主,講、讀和
2024-08-18 04:35
【摘要】詠物詩佳作欣賞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佳作欣賞墨梅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
2024-11-14 16:50
【摘要】詠物詩:自然界中的萬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詩人描摹歌詠的對象。他們在細致描摹的同時,寄托自己的感情?!@就產生了詠物詩。通過這種象征性的物象描寫來曲折地表現(xiàn)他的品格節(jié)操、思想感情。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對象。作者塑造物象是為了言志、言情、言心聲。步驟:1、提煉所寫物象描寫特征的詞語,分析物象
2024-11-25 06:40
【摘要】【教學目標】1、了解詠物詩托物言志的手法。2、理解四首詠物詩所言之志。3、嘗試寫一首詠物詩。【教學重點】了解詠物詩托物言志的手法?!窘虒W難點】嘗試寫一首詠物詩?!窘虒W方法】教師點撥與學生討論相結合【教學媒體】幻燈片【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一、詩謎導入請你
2024-12-17 05:19
【摘要】第一篇:詠物詩詞鑒賞 第六講詠物詩詞鑒賞 【本章教學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古典詩詞中詠物所體現(xiàn)的中國文化的意蘊,即它體現(xiàn)的托意寓懷,詠物寫志的特征。 二、了解古典詠物詩詞的深刻哲理與審美內涵。...
2024-11-09 17:16
【摘要】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國際分校2013屆高二年級語文學案唐詩宋詞選讀之詠物詩(共6頁)詩歌鑒賞系列之“詠物詩”(1)◆課前學習【學習目標】1.了解詠物詩的一般特征。2.了解詠物詩的鑒賞方法。3.了解詠物詩的一般情感?!驹姼枳R記】1、于謙《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
2024-08-17 09:58
【摘要】用思想鉆探生活讓筆下充滿詩意——詠物哲理小詩的寫作?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xiàn)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墻角的花兒!當你孤芳自賞的時候天地就小了!?我是根?一生一世在地下?默默地
2025-06-21 12:14
【摘要】第一篇:《唐詩宋詞元散曲》之詠史詠物詩專題教案教師版 《唐詩宋詞元散曲》之詠史、詠物詩專題教案 主備:肖月 審核:張錦嫻 日期:2012-12-20古代詠史詠物詩閱讀鑒賞專題 教學目標: ...
2024-10-25 04:09
【摘要】詩詞曲的藝術演進——之?縱?深?發(fā)?展????????????????????????
2025-01-23 09:59
【摘要】賞牡丹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人,自稱為漢代中山王劉勝的后人。貞元九年進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后
2024-11-25 10:39
【摘要】第一篇:語文選修粵教版《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詠物詩四首》教案3 【教學目標】 1、了解詠物詩托物言志的手法。 2、理解四首詠物詩所言之志。 3、嘗試寫一首詠物詩。 【教學重點】了解詠物詩托...
2024-10-25 12:22
【摘要】11詠物詩四首詠素蝶詩劉孝綽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映日忽爭起,因風乍共歸。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青春幸勿謝,嘉樹欲相依。【內容賞析】詩人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素蝶的清高喻指自己品行高潔?!坝橙蘸鰻幤?,因風乍共歸”實際是詩人宦場沉浮的寫照,詩人志向高遠堪比旭日,映日爭起,渴望一展自己的抱負與才華,盡管仕途不順,還
2024-12-16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