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則 ∠ BAE = 45 176。 , ∴∠ ABD = 30 176。 則ABAE= . 【解析】 如圖 , 連結(jié) AC , 過點(diǎn) E作 E N ⊥ AB 于點(diǎn) N .∵ 四邊形 A B C D 與四邊形 A E C F 都是菱形 , 點(diǎn) E , F 在 BD上 , ∠ BAD = 120 176。 .故選 A . 答案: A 4 . 如圖 , 四邊形 A B CD 與四邊形 A EC F 都是菱形 , 點(diǎn) E , F在 BD 上 , 已知 ∠ BAD = 1 20 176。 , ∴∠ BEF = 90 176。 .∵ E 是 BF 的垂直平分線 EM 上的點(diǎn) , ∴ EF = E B . ∵ E 是 ∠ B C D 平分線上一點(diǎn) , ∴ E 到 BC 和 CD 的距離相等 , 即 BH = EI .在 Rt △ B H E 和 Rt △ E IF 中 ,???EB = EF ,BH = EI ,∴ Rt △ B H E ≌ Rt △ E IF , ∴ ∠ H B E =∠ I E F . ∵∠ H B E + ∠ H E B = 90 176。 C . 60 176。嘉興、舟山 ) 一張矩形紙片 ABCD , 已知 AB = 3 ,AD = 2 , 小明按如圖所示的步驟折疊紙片 , 則線段 DG 的長為( A ) A . 2 B . 2 2 C . 1 D . 2 3 . 如圖 , F 是正方形 ABCD 的邊 CD 上的一個(gè)動(dòng)點(diǎn) , BF 的垂直平分線交對角線 AC 于點(diǎn) E , 連結(jié) BE , FE , 則 ∠ EBF 的度數(shù) 是 ( ) A . 45 176。=3 2 + 66. 方法總結(jié): 1 . 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 , 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質(zhì) . 2 . 若判定一個(gè)四邊形是正方形 , 可以先判定為矩形 , 再證鄰邊相等或?qū)?角線互相垂直;或先判定為菱形 , 再證有一個(gè)角是直角或?qū)蔷€相等 . 如圖 , 在正方形 ABCD 和正方形 CEFG 中 , 點(diǎn) D在 CG 上 , BC = 1 , CE = 3. 若 H 是 AF 的中點(diǎn) , 則 CH 的長是 ( ) A . 2 . 5 B . 5 C .3 22 D . 2 【解析】 如圖 , 連結(jié) AC , CF , ∵ 四邊形 A B C D 與四邊形 C E F G 都是正方形 , ∴∠ ACF = 90 176。 ,∴∠ AM N = 30 176。 , ∠ GB N = 30 176。 , ∠ FBG = ∠ F GB = ∠ ABG = 45 176。即可解決問題. 解: ( 1) 結(jié)論: AG2= GE2+ GF2. 理由如下:如圖 , 連結(jié) CG . ∵ 四邊形 A B C D 是正方形 , ∴ A , C 關(guān)于對角線 BD 對稱 . ∵ 點(diǎn) G 在 BD 上 , ∴ GA = G C . ∵ GE ⊥ DC 于點(diǎn) E , GF ⊥ BC 于點(diǎn) F , ∴∠ G E C = ∠ E C F = ∠ CFG = 9 0176。杭州 ) 如圖 , 在正方形 ABCD 中 , 點(diǎn) G 在對角線 BD 上 ( 不與 點(diǎn) B , D 重合 ) , GE ⊥ DC 于點(diǎn) E , GF ⊥ BC 于點(diǎn) F , 連結(jié) AG . ( 1 ) 寫出線段 AG , GE , GF 長度之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 , 并說明理由; ( 2 ) 若正方形 ABCD 的邊長為 1 , ∠ A GF = 1 0 5 176。 . 在 △ A D E 和 △ C D F 中 ,???∠ A = ∠ C ,∠ A ED = ∠ CFD = 90 176。 AB , ∴△ C D 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CD = DE .∵ E 是 AD 的中點(diǎn) , ∴ AD = 2 C D . ∵ AD = BC , ∴ BC = 2 C D . 考點(diǎn)二 菱形的性質(zhì)與判定 如圖 , 在 ? ABCD 中 , DB = DA , 點(diǎn) F 是 AB 的中點(diǎn) , 連結(jié) DF 并延長 , 交 CB 的延長線于點(diǎn) E , 連結(jié) AE . ( 1 ) 求證:四邊形 AEBD 是菱形; ( 2 ) 若 DC = 10 , t a n ∠ DC B = 3 , 求菱形 AEBD 的面積. 【思路點(diǎn)撥】 ( 1 ) 由 △ AFD ≌△ BFE , 推出 AD = BE , 可知四邊形 AEBD 是平行四邊形 , 再根據(jù) BD = AD 可得結(jié)論; ( 2 ) 由四邊形 AEBD 是菱形可得 AB ⊥ DE , 在 Rt △ BEF 中可求出 EF 的長 ,再根據(jù) S 菱形ABCD=12AB , ∴ AD = 2 DF .∵ DF = AB , ∴ AD = 2 AB= 8. 如圖 , 在矩形 ABCD 中 , E 是 AD 的中點(diǎn) , 延長 CE ,BA 交于點(diǎn) F , 連結(jié) AC , DF . ( 1 ) 求證:四邊形 A C DF 是平行四邊形; 證明: ∵ 四邊形 A B C D 是矩形 , ∴ AB ∥ CD , ∴∠ F A E = ∠ C D E .∵ E 是 AD 的中點(diǎn) , ∴ AE = DE , 又 ∵∠ FEA = ∠ C E D , ∴△ F A E ≌△ C D E , ∴ CD = F A . 又 ∵ CD ∥ AF , ∴ 四邊形 A C D F 是平行四邊形 . ( 2) 當(dāng) CF 平分 ∠ BCD 時(shí) , 寫出 BC 與 CD 的數(shù)量關(guān)系 , 并說明理由. 解: BC = 2 C D . 理由如下: ∵ CF 平分 ∠ BCD , ∴∠ D C E = 45 176。 , ∠ D AF + ∠ AD F = 90 176。 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即可求解 . ( 1 ) 證明: 在矩形 A BC D 中 , ∵ AD ∥ BC , ∴∠ AEB = ∠ D A F .又 ∵ DF ⊥ AE , ∴∠ D F A = 90 176。 1 , 解得 x =5 - 12或- 5 - 12( 舍去 ) , ∴ HC =5 - 12. 中考考點(diǎn)梳理 考點(diǎn)一 矩 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 四邊形 項(xiàng)目 矩 形 菱 形 正方形 邊 對邊平行且相等 對邊平行且四邊相等 對邊平行且四邊相等 角 四個(gè)角都是直角 對角相等,鄰角互補(bǔ) 四個(gè)角都是直角 對角線 互相平分且相等 互相垂直平分,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對稱性 既是中心對稱圖形,又是軸對稱圖形 四邊形 項(xiàng)目 矩 形 菱 形 正方形 判 定 1. 有一個(gè)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 2 . 有三個(gè)角是 ① 直角 的四邊形 3 . 對角線 ② 相等 的平行四邊形 1. 有一組鄰邊 ③ 相等 的平行四邊形 2 . 四條邊相等的④ 四邊形 3 . 對角線互相垂直的 ⑤ 平行四邊形 1. 有一個(gè)角是直角 , 一組鄰邊相等的 ⑥ 平行四邊形 2 . 有一組鄰邊相等 ( 對角線互相垂直 ) 的 ⑦ 矩形 3 . 有一個(gè)角是直角 ( 對角線相等 ) 的 ⑧ 菱形 4 . 對角線相等且 ⑨ 互相垂直 的平行四邊形 溫馨提示 : 矩形的面積 S = ab ( a , b 表示長和寬 ) ;菱形的面積等于兩條對角線乘積的一半;正方形的面積等于邊長的平方或?qū)蔷€乘積 的一半 . 考點(diǎn)二 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關(guān)系 典型考題展示 考點(diǎn)一 矩形的性質(zhì)與判定 如圖 , 在矩形 ABCD 中 , 點(diǎn) E 在 BC 上 , AE = AD , DF⊥ AE , 垂足為 F . ( 1 ) 求證: DF = AB ; ( 2 ) 若 ∠ F DC = 30 176。 , ∴△ C H E ∽△ D C H , ∴EHHC=HC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