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年06期張會勤。利用情境教學,激發(fā)英語學習興趣[J]。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01期 李建華。論英語教學中學習動機與興趣的培養(yǎng)[J]。為語言實踐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tài)之中,使他們在學中樂,在樂中學。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總之,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nèi)存動力。課堂環(huán)境如何,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極大。在教單詞、句型的過程中,把新單詞跟實物聯(lián)系起來,增加學生的興趣;利用簡筆畫自然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3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將競爭機制引入英語課堂教學中來,則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如:設計單詞拼寫比賽,課文朗讀比賽等。每個學生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平等對待和公正評價,這樣他才會對這位老師產(chǎn)生好感,有興趣,才能以正常的健康心理投入到學習中去。從內(nèi)心讓他們感到教師的批評是誠摯的愛,由衷的愛護和幫助。因而批評的方式比批評本身更重要。當然,這并非說他們的缺點不可批評,可以聽之任之。作為老師,要深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 情緒的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反之,如果他們不喜歡某一位老師,由于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愿學或不學這位老師的課。中學生因其所處特殊的年齡階段,逆反心理相當嚴重,但“親師性”較強。我們都知道,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學起來也就輕松、無負擔。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和最活躍的成分,它使學習活動變得積極、自覺、主動、愉快,從而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它是一種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認識傾向,具體表現(xiàn)為對學習的好惡程度。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在生活、過程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心理學告訴我們所謂興趣是指一個人積極探究某種事物和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這種教學方法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極為不利。”因此,英語教學中能否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記憶效果,無疑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爆F(xiàn)代認知心理學家皮亞杰十分重視興趣在學習中的作用,他說:“一切有成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我國的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指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興趣在學生的學習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只有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才能調(diào)動其主觀能動性,才能向?qū)W好英語邁進,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因此,作為英語教師首先應該先去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英語教學。只要教師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探求,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開展這一系列的課外活動,使學生時常置身這樣特定的語境之中,有助于激發(fā)、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課堂外創(chuàng)設語境,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作為教師,應想方設法利用學生已掌握的語言知識創(chuàng)設語境,同時把新的語言材料有機地融匯在精心設計的語境之中,讓學生在實際的語境里理解新的語言材料。英語是一門實踐課,在課堂上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四、在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設語境學習語言,必須遵循一般的認識規(guī)律。例如,在進行語言教學時,我常采用語音對比法,也交替使用聽音法、模仿法,在復習總結(jié)時往往還采用歸納法。教無定法。采取切合教材和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無疑對教學目的的實現(xiàn)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精心策劃上好英語起始課,對全程培養(yǎng)、調(diào)動和發(fā)展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將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疏導學習方法,使學生初步了解英語學習策略和英語課堂的安排,為今后學習的不斷深入掃清障礙,并做好思想準備。其教學目的除實現(xiàn)教材的基本要求外,還應包括:,使學生最大限度地體驗對英語的新鮮感,培養(yǎng)學生躍躍欲試的心態(tài),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英語學習興趣,為今后的發(fā)展作好動力準備。學生對這樣的教師總是有一種尊重心理、親近感和欽佩感,對他所上的課就格外感興趣。教師的知識水平、教學經(jīng)驗、資歷、駕馭課堂的能力、思想品德等都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人格是一個人的性格、氣質(zhì)、能力、修養(yǎng)、道德品德等特征的總和。”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更要如此。作為教師,要深入學生之中進行心與心的溝通,情與情的交流。蘇霍姆林斯基說:“老師無意間的一句話,可能造就一個天才,也可能毀滅一個天才。學生對某科教師的感情和興趣,可直接遷移到該學科的學習上來。在英語教學中,特別是在初中英語教學方面,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不容忽視。興趣是動力之源。參考文獻:[1][J].學周刊,2016,(05):185.[2][J].學周刊,2015,(08):117.[3][J].中國校外教育,2015,(20):140.[4][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02):142.[5][J].學周刊,2017,(12):174175.第四篇: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三、結(jié)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內(nèi)在的動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合理的評價,多使用表揚、鼓勵性的語言,如“very good”“You are very clever” I believe you.”等等。比如,兒童英文歌曲比賽等,或者組織學生開展英語角色扮演的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和開口交流的機會,從而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例如,在英語單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紙上畫出一些不同的水果,然后讓學生在不知道紙片上畫的是什么水果的情況下,隨機挑選一張,然后用英語說出水果的名稱,說對的給予獎勵,這樣讓學生在游戲中既掌握了相關的知識,提高了對單詞的記憶力,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和熱情。小學生性格活潑、貪玩、好動,很難有一件事能讓他們完全集中注意力,除了游戲。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的提高與教學氛圍密切相關。二、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當前,很多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一直處于被動逼迫“要我學”的狀態(tài),而不是自覺主動的產(chǎn)生“我要學”的想法,這主要是學生沒有意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其次,教師在教學中,只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習慣用學習成績?nèi)ズ饬恳粋€人,對于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關愛有加,對于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就冷眼相對,甚至一味地指責、訓示,導致學生對教師充滿恐懼,師生關系不融洽,學生往往因為不喜歡英語教師而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再次,教師是學生學習中的引導者和領路人,教師自身的英語水平、教學技巧及一言一行都備受學生的關注,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