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m+1)x+my+1=0與直線(m-1)x+(m+1)y-10=0垂直,則m的值為()A.-1C.-13D.-1或12解析:選(m+1)(m-1)+m(m+1)=0,解得m=-1或12.2.若直線(2n+1)x+(n+5)y-6=0與直
2024-12-09 11:33
【摘要】1.下列說法:①平面的斜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圍是(0°,90°);②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圍是(0°,90°];③若兩條直線與一個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則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④若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則這兩條直線與一個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
2024-12-09 04:05
【摘要】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①二面角是兩個平面相交所組成的圖形;②二面角是指角的兩邊分別在兩個平面內的角;③角的兩邊分別在二面角的兩個面內,則這個角是二面角的平面角;④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的平面垂直于二面角的棱.解析:二面角是指一條直線和由這條直線出發(fā)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其構成要素是:兩
2024-12-09 11:34
【摘要】1.已知過A(-2,m)和B(m,4)的直線與斜率為-2的直線平行,則m的值是()A.-8B.0C.2D.10解析:選,kAB=4-mm+2=-2,所以m=-8.2.直線l1:x=1與直線l2:x=0的位置關系是()A.相交
【摘要】一、選擇題1.△ABC的頂點A(3,6)、B(-1,5)、C(1,1),則BC邊的高所在直線方程為()A.x-2y+9=0B.x+2y-15=0C.x-2y+3=0D.x+2y-9=0解析:直線BC的斜率為-2,則BC邊的高所在直線的斜率為12,故答案在A
2024-12-09 04:03
【摘要】用心愛心專心11.設等差數(shù)列{an}的前n項和為Sn,若S3=9,S6=36,則a7+a8+a9等于()A.63B.45C.36D.27解析:選B.∵等差數(shù)列{an}中,有S3,S6-S3,S9-S6成等差數(shù)列,∴2(S6-S3)=S3+
2025-05-16 22:15
【摘要】1.由三條直線2x-3y+7=0,(1+2)x-y+1=0,(1-2)x-y+3=0圍成的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形B.等邊三角形C.銳角三角形D.鈍角三
2024-12-09 11:27
【摘要】情系三農中國政府多次提到“三農”問題,并指出解決好農村、農業(yè)、農民問題很迫切很重要。解決三農問題實質:是要解決農民增收、農業(yè)增長、農村穩(wěn)定。這是一個關系13億人口大國的經濟社會、國計民生的大問題。胡錦濤主席在河南考察農村改革發(fā)展情況溫家寶總理在針對三農問題講話
2025-01-03 02:50
【摘要】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第2課時加減消元法主要步驟:基本思路:寫解求解代入一元消去一個元分別求出兩個未知數(shù)的值寫出方程組的解變形用含一個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消元:二元1、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2、
2024-08-16 10:52
【摘要】2、《荷花》第二課時1.?知識技能目標:(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1)?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荷花的美麗。?(2)?通過情境體驗,展開想象,發(fā)展觀察、想象的能力。?(3)?通過
2025-07-02 16:39
【摘要】第一篇:第二課教案(2課時) 第一單元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第2課 宋明理學 課標要求:列舉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說明宋明時期儒學的發(fā)展?!緦W習目標】 1、列舉程朱理學的代表人物,說明宋...
2024-10-25 03:12
【摘要】第二課時視圖(2)三視圖?三視圖?主視圖——從正面看到的圖?左視圖——從左面看到的圖?俯視圖——從上面看到的圖?畫物體的三視圖時,要符合如下原則:?位置: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大?。洪L對正,高平齊,寬相等.?挑戰(zhàn)“自我”,提高畫三視圖的能力.回顧
2024-10-02 13:50
【摘要】第二課時:平均分(2)教學內容:教材第44—45頁的內容教學三維目標:“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的過程,進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義。,語言表達能力,感受解決問題的多樣化。教學重難點:學生通過動手“分一分”體驗“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這種平均分的操作方法。教學用具:桃子圖片,小黑板等教學過程:一、復習舊
2024-11-28 18:16
【摘要】1.若直線a?平面α,直線b?平面β,a,b是異面直線,則α,β的位置關系是________.解析: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AB?平面ABCD,B1C1?平面A1B1C1D1,B1C1?平面BCC1B,但平面ABCD∥平面A1B1C1D1,平面ABCD與平面BCC1B1相交.故填平行或
【摘要】第2課時認識平面圖教學目標:,了解平面圖上“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guī)定,能看懂簡單的平面圖,并能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和行走路線。,體會物體位置關系的相對性,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驗,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教學重點:了解平面圖上“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guī)定,能看懂簡單的平面圖,并能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和行走路線。
2024-11-28 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