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參考文獻[1]孫慧琦,張揚。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置身其間,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使我不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觀念,樹立了宏偉的學術目標,領會了基本的思考方式,從論文題目的選定到論文寫作的指導,經(jīng)由您悉心的點撥,再經(jīng)思考后的領悟,常常讓我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學生,而您卻是我最尊敬的老師。三年的求學生涯在師長、親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卻也收獲滿囊,在論文即將付梓之際,思緒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了解英漢語言的差異過程中,減少對英語語言社會文化的迷惑與反感。小結(jié) 不深入地了解英語與漢語的文化差異,就談不上真正地學好英語。第四、我們應該做到天天積累和練習,做到熟能生巧,培養(yǎng)自己學習英語的語感。第二、是應該多練習發(fā)音和口語的訓練。我們該如何糾正前面五個原因引起的中國英語。 我認為,中國式的英語的范圍很大很廣,其中是有合理的部分,但是也有錯誤的地方,我們應該加以區(qū)別和對待,謝之君的表述就是比較合理的,有中國特色的東西還是應該堅持的,才能保持原汁原味,本身兩種語言都是無法對等的,如果強制的將語言對等的翻譯,就會出現(xiàn)意義完全不對等的現(xiàn)象,但是對于發(fā)音,語法規(guī)則和習慣用法就必須是遵循的,否則就是過分的“獨立自主”了。,教師應強調(diào)英美文化的導入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應該逐步積累,意識到學習語言不應該只學習語法句法,更重要的是了解不同的文化,用所學語言傳承文化和表達文化,讓文化融解于語言之中。許多英語老師在講解英語語言知識和語法知識的時候很熟練,但涉及到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文化知識不夠豐富,語用能力隨之較弱的情況。這一方面說明了在外來語的學習中,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還相當欠缺。很多學生在聽到別人的贊揚的時候,肯定就會說,No, I am not good as you say.”等等,初到中國的不了解文化的外教也會覺得不知所云。但中國人聽到贊揚的時候,如果回答謝謝,別人多會認為這個人不怎么謙虛,甚至覺得太自夸了,所以中國人一定會對別人的贊揚表現(xiàn)為自謙或者自我否定。中國人無視國外保護隱私的習慣,也把這種打招呼的方法用到交流中,勢必會造成誤解。這些問題讓人很尷尬,也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但是很多外國友人或者外籍教師都發(fā)現(xiàn)中國學生不太習慣使用這些打招呼的方式?! ≈袊接⒄Z是制約學生英語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因素,其體現(xiàn)在學生英語學習的各個方面,對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的影響巨大。中國的英語習得者是在漢語語境下學習,母語的影響根深蒂固,漢語母語在英語習得中的作用常表現(xiàn)出有害轉(zhuǎn)移,導致學習者的思維定式,勢必影響到英語的掌握與運用,雖然并非是有意識地套用漢語規(guī)則和習慣,但漢語根深蒂固的影響使得他們在使用英語時不可避免地用漢語去思維,然后通過逐字翻譯(1iteral translation),將意思表達出來,產(chǎn)生了不合英語習慣的中國式英語。 中國式英語制約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把英語當作外語學習的語言習得者在英語學習中,都會受到母語的干擾。要想流利的掌握一門外語,你需要能夠使用語言思考,而不是用頭腦來回翻譯。 歸根到底,翻譯中所給我們帶來的困擾還是外語學習者在母語語境下學習產(chǎn)生的。因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