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之我見隨著信息和經(jīng)濟的全球化,英語的重要性日益彰顯,國民對英語的熱情空前高漲,英語已從一種工具變成了一種思想,一種知識庫。因此,英語學習、英語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沒有掌握英語猶如缺乏一種思想,缺少了一個重要的知識源泉??梢赃@樣說,學會英語,不但多了一雙眼睛,一對耳朵,和一條舌頭,甚至是多了一個頭腦!因為語言是人類思維的工具,認識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種語言也即掌握了一種觀察和認識世界的方法和習慣。從事初中教學工作的我,結合日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一、注重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習才能積極主動,才能在課堂上,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才會有高效的學習。英語課堂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注重和學生情感的交流。在英語教學中要抓住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共鳴之處,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并和諧地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相結合,創(chuàng)設學習氣氛,激發(fā)學習興趣。如在《牛津英語 7A》 Unit5 Going shopping 中有許多事物的名詞,可以帶一些相關物品到課堂上,諸如:teddy bear,ic book,Walkman,hair clips,CD 等等,然后問學生 Where can you buy these things? 再利用一些有關商店名稱的圖片electric shop,bookshop,supermarket 配合句型 We can buy...from...來討論,并創(chuàng)設實物購物等情景來鞏固所學的單詞,這樣不但激發(fā)了學生學單詞的興趣,而且寓教于樂,使死記硬背變?yōu)檩p松記憶單詞。同時,教師要注重讓學生不斷獲得成功感,善于抓住學生在學習中的閃光點,適時適宜地表揚鼓勵。比如一段好的對話,一次測驗的好成績,都可以成為表揚他們。在課堂上教師要經(jīng)常用鼓勵性語言,如對回答問題好的學生豎起大拇指,并口頭表揚“Very good!”有時甚至還可以借用于同學的掌聲進行鼓勵。十次批評,不如一次表揚。多次的鼓勵性的刺激,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樂趣,進而產(chǎn)生興趣。二、轉變課堂模式,變被動為互動。為了適應新的課程改革,每個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滿堂灌的課堂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既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更不能忽視教師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和引路人,鑒于此,在新課堂改革的大背景下,應盡可能采用探求、交流、合作的互動方式。師生互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應對學生作適當引導,如展示圖片、播放錄音,或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奶釂柤叭の痘顒?,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跟著教師步入新課堂,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一些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層層深入學習任務,他們根據(jù)教學任務自主學習中去發(fā)現(xiàn)不足、去研究問題、去探尋知識。學生互動。學生自主學習后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讓他們自己就自學過程中的疑點,用英語進行討論、爭論,使其獲得思想碰撞,最后由小組組長總結,這樣不僅可以使小組成員相互交流、集思廣益,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熱情,使他們更積極、更主動地參與課堂達到有效學習英語的目的。小組互動。通過小組討論,對小組作業(yè)的結果展開組際交流,各組對知識的理解、看法予以匯報,并由其他組作出判斷、補充、釋疑、評價,在組與組之間進行討論和解答,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與理解,此時,老師不是旁觀者,在必要時刻進行必要指導,對爭論不休的問題進行點評、歸納、總結達成一致意見。評價互動。教師根據(jù)一定的評價準則,對學生所學知識,從不同層次不同水平進行評議,通過互評、互議、互動的形式相互促進,相互提高,比如說,書面表達,該給多少分,同一篇文章由不同人來評閱,互閱試卷來查看各自的優(yōu)勢和劣勢等等。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以學生為主體采取互助、交流、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學,應是新形式下中學英語教學的有效途徑。三、注重英語口語的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夠用英語這個工具與人交流。因此,從學生的未來考慮,要求老師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口語的培養(yǎng)。要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能力,這就要求老師不斷提高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并且在上課時,盡可能多地用抑揚頓挫、語調豐富的英語并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來組織課堂教學。用風趣、幽默,往往充滿誘因或懸念的語言,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開放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使他們受標準發(fā)音的熏陶,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從而讓學生想說英語,增強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為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老師在教學中也要經(jīng)常讓學生聽標準的英語發(fā)音,并模仿其語音、語調。這樣做,學生可以糾正自己的語音、語調,說出更地道的英語。老師還應注意隨時隨地給學生創(chuàng)設最佳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讓他們感到英語無處不在,隨時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以此來彌補缺少語言環(huán)境的遺憾。老師可以在教室的墻壁、板報等地方貼上一些英文的標語,寫一些激勵性的語言,例如:Genius only means hardworking all one39。s life.(俄國化學家門捷列耶夫)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toil tears and sweat.(.)等,學生們課余時間可以“目睹”、“口說”,受到環(huán)境的感染和熏陶。在口語訓練過程中允許學生出錯,糾錯時多激勵少訓斥??隙ㄋ麄兊膮⑴c性,不挫敗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體驗到學習語言的成就感,不懼怕當眾說英語。四、補充課外閱讀,拓寬視野,與時俱進。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利用圖書館、互聯(lián)網(wǎng)、報紙、雜志、廣播或電視等多種渠道、資源查找所需信息的能力。因此,英語教師不僅 要重視教材單元內的閱讀文章的教學,刻不容緩地重視課外閱讀材料的補充,豐 富閱讀教學的內容和方式,讓學生充實知識、把握時代脈搏??傊處熢诮M織教學活動中應以學生為本,解放思想,大膽探索,激發(fā)閱 讀課堂活力,增強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語感,訓練學生思維,發(fā)展閱讀策略,提升人文修養(yǎng),使學生變“閱讀”為“悅讀”,達到語言學習和人生成長雙體驗。綜上所述,作為當代的英語教師,必須不斷轉變教育觀念,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同時,樹立一種“大英語教學觀”,讓英語教學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著力提高英語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