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教育界曾盛傳“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的美言。首先,我們先肯定這種說法的正確性,那么,對我們教師來說,如何保證這一桶水的質(zhì)量呢?      教育是用已有的知識去為未來培養(yǎng)人才,教師必須繼承和借鑒前人創(chuàng)造的知識,然后才有可能更好地履行傳道的職責。純凈水、蒸餾水式的理想主義教育,充其量一種美好的愿望而已。但是,一個教師,要想不斷提高,就要勤于鉆研,在一桶水中注入自己的知識和見解。       “一桶水”的理念,要求教師掌握更多更新更活的知識,這是無庸置疑的。       我們教育的根本目標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教是為了不教”,而硬要以教師的“一桶水”給學生“一杯水”,這不是說學生永遠都翻不出“掌心”嗎?所以,如果要用“水”作喻,那也應理解為:教師怎樣以自己的“一杯水”引出學生的“一桶水”,甚至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這才是我們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本源。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