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了解作者、整體感知詩的寓意。2.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講解誦讀要求。3.了解李白的放達。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詩仙”來歷,源自他寫《蜀道難》。李白是個有遠大政治抱負的人,“安世濟民”是他一生的愿望。命運開始于漫游,也結(jié)束于漫游。他興高采烈地來到了長安,認為實現(xiàn)“濟蒼生”“安社稷”。的時機已經(jīng)到來。但到了長安,得了個侍御閑職,不能施展政治才干,加。年就被趕出了長安。《蜀道難》寫于李白第一次到長安時。后人就開始稱李白為“詩仙”。張,使詩歌氣勢磅礴,后人稱贊他的詩“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于其中“濟世救民”的思想。暗的雙關(guān)語句,表達了對國事的憂慮與關(guān)切,為詩篇增加了現(xiàn)實的內(nèi)涵、深厚的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