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我在《新原人》一書中曾說,人與其他動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時,他了解他在做什么,正是這種覺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對于他有了意義。義,各種意義合成一個整體,就構(gòu)成他的人生境界。若是不管這些個人。的差異,我們可以把各種不同的人生境界劃分為四個等級。從最低的說起,它們是:自然境。所做的事,然而并無覺解,或不甚覺解。這并不意味著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動機則是利己的。還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會的存在,他是社會的一員。最后,一個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他是社會組織的公民,同時還是孟子所說的“天民”。前兩者是自然的產(chǎn)物,后兩者是精神的創(chuàng)造。照中國哲學(xué)的傳統(tǒng),哲學(xué)的任務(wù)是幫助人達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別是達到天地境界。中國哲學(xué)總是傾向于強調(diào),為了成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對世界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