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得津津有味,學生在下面聽得昏昏欲睡,課堂效果并不理想。其實教師心中也明白這些實際情況,但就是不想也不敢將課堂交給學生,他們認為只有親自講授了所有的知識點,自己心里才踏實,每次考試教師總喜歡看一下試卷上有沒有自己未曾講到的知識點,如果偶爾看到試卷上有和自己課堂上講的題目相同或相似,立即欣喜若狂。但是結果真的如教師想象的那樣嗎?該對的學生還是對了,該錯的學生還是錯了。所以我們英語教師應該深刻思考這種現(xiàn)象,為什么自己講了那么多,效果卻不如人意。教師必須充分領會自己在課堂上的地位,不應該完全主演課堂,而是要高超地引導課堂,自己只能像導演一樣組織協(xié)調,切不能自演自唱。英語教師要給自己立下規(guī)定,每節(jié)課自己只能講授多長時間,不能多講。限制了講授時間,不是降低了學習要求,也不是減少學習內容,而是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益地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這就給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像以前那樣反正時間很多,浪費一點無所謂,現(xiàn)在要句句講要點和重點。因此教師在課前必須精心備課,深度把握教學大綱和內容,將沒有必要講授的知識點刪減。因此,新課程改革下,學生減輕了負擔,教師卻增加了負擔,但是形勢所逼,我們英語教師必須適應這些變化,向課堂有限的時間要效益,否則就會被時代所淘汰。二、以生為本,學生扮演主角,成為課堂的主人英語教師把大部分的課堂時間留給了學生,讓他們扮演課堂的主角,成為課堂的主人,那么學生也要更新觀念,學會自我學習,充分調動自己學習的潛能,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守株待兔,認為反正所有的知識點老師都會在課堂上詳細講授,自己只要到時認真記好課堂筆記就行了。我認為學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提高課堂效率。(一)有效預習以生為本的課堂,學生必須課前充分預習,了解這節(jié)課英語教師將會講授什么單詞、詞組、句型和知識點,哪些是重點、難點,哪些難以理解,才能完全把握住課堂,做課堂的主人,否則就會被教師牽著鼻子走,非常被動。學生在課前可以借助一些參考資料或網(wǎng)絡,了解這一單元的背景以及相關資料。例如在學習牛津6A第7單元《At Christmas》前,學生可以先查閱圣誕節(jié)在哪一天,它的由來,在哪些國家慶祝圣誕節(jié)以及人們如何歡度圣誕節(jié),那么在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二)小組合作英語教師在學期初會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將班級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都安排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組長,教師會在課堂上設計一些學習任務讓小組去完成,學習小組所有的成員必須通力協(xié)作、全員參與、獻計獻策,要有大局觀念和集體榮譽感,有時候要放棄個人的英雄主義顧全學習小組的利益。例如我在講授《On the farm》這個單元時,我讓學生想出自己知道的水果、蔬菜以及莊稼,各個小組成員絞盡腦汁,然后每個小組安排一名學生到黑板上寫下小組想到的名稱,寫得既正確又最多的那個小組為優(yōu)勝組。(三)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疑問學生在課堂上應該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疑問,彰顯個性,不要感到拘謹,生怕教師斥責或同學嘲笑,把自己的見解和疑問放在心中不說出來,這樣顯然不利于自己的進步和成長。很多題目換一種思維去解答會省去很多彎子,化繁為簡,既理清了自己的思路,也幫助了其他同學更好地掌握所學內容,英語教師也更加器重你,對你刮目相看。(四)學會歸納和小結一節(jié)英語課下來,學生自己要學會歸納這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將各個知識點進行細化梳理,可以用自己通俗易懂的語言歸納整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不要拘泥于眾多的條條框框。譬如有些學生在歸納以“o”結尾的名詞復數(shù)時說,有生命的加es,如tomato,potato,mango,hero等;沒有生命的加s,如piano,zoo,radio,photo等,一目了然,便于記憶。三、師生配合默契,力求最大的課堂效益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和學生應該配合默契、融為一體,教師課前必須充分了解所任教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不能不切實際,讓學生完全放開,結果適得其反,起不到任何效果。教師是一節(jié)課的導演、主持人,要有高超的駕馭能力,就像放風箏一樣,無論風箏飛得多高多遠,繩子必須自始至終抓在你的手中。一節(jié)課成功不成功、精彩不精彩,關鍵在于教師引導有方。學生成了課堂的演員,一定要在教師這個導演指導下扮好自己的角色,不能天馬行空,隨著自己的性子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傊还?jié)好的英語課只有教師課前更多的輸入,課上才會有更多的輸出,這也成為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的發(fā)展方向。(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縣南莫鎮(zhèn)鄧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