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可以把論點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在奧 巴馬的演講中不乏成功的排比句。如:“The true strength of our nation es not from our might of our arms or thescale of our wealth,but from the enduring power of our ideals:democracy,liberty,opportunity,and unyielding hope.”(我們國家的真正力量不是來自我們強有力的武器,亦非來自我們雄厚的財富,而是來自我們持久不變的理想:民主、自由、機遇和夙愿),這屬于單詞的排比,而這在漢語中一般并不歸類為排比;再如:“She lived to see them standup and speak out and reach for the ballot.”(她活著看到女人們站起來,說出來,并獲得選舉權);“There is new energyto harness and new jobs to be created;new schools to buildand threats to meet and alliances to repair.”(我們還要使用新的能量,創(chuàng)造新的就業(yè)機會,開辦新的學校,勇敢面對威脅,積極修復盟國關系)和“I would not be standing heretonight without the unyielding support of my best friend forthe last sixteen years,the rock of our family and the love ofmy life,our nation’s next First Lady,Michelle Obama.”(我今晚能站在這里,是和一個人的不懈支持分不開的。她是我過去十六年中最好的朋友,我家庭的基石,我一生的至愛,她就是我們國家的下一位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這屬于詞組的排比; 又如:“I may not have won yourvote,but I hear your voices,I need your help,and I will beyour President too.”(也許我沒有獲得你們的選票,但是我聽到了你們的聲音,我需要你們的幫助,我也將是你們的總統(tǒng))和 “If there is anyone out there who still doubts thatAmerica is a place where all things are possible;who stillwonders if the dream of our founders is alive in our time;whostill questions the power of our democracy,tonight is youranswer.”(如果還有人懷疑美國是一個一切皆有可能的國家,如果還有人懷疑我們國家的締造者們的夢想如今是否依然存在,如果還有人懷疑我們國家民主的力量,那么今晚你們就可以得到答案),這屬于句子的排比。排比的運用使奧巴馬的演講語言更豐富,結構更緊湊,說理更有力度。(antithesis)也是演講中一個比較常見的修辭手法。該手法通過將對比明顯的兩個事物或事件并置而達到強調差異的目的,對比的兩方在意思上是相反的,但在形式是相似的。如:“It’s the answer spoken byyoung and old,rich and poor,Democrat and Republican,black,white,Latino,Asian,and Native American,gay,straight,disabled and not disabled...”(無論是年輕人還是年長者,富人還是窮人,民主黨人還是共和黨人,黑人還是白人,拉美人、亞洲人還是美國人,同性戀還是異性戀,殘疾人還是健全人,他們都在回答這個問題);再如:“Our stories are singular,but our destiny is shared.”(我們的故事是不同的,但我們的命運是相同的); 又如:“To those whowould tear this world down—— —we will defeat thosewho seek peace and security—— —we support you.”(對于那些想要破壞這個世界的人,我們要打敗你們。對于那些追求和平與安全的人,我們支持你們。)通過對照的方式可奧巴馬競選獲勝演講的修辭分析郭 瑞1王秋生2(1河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16;2北京語言大學 外國語學院,北京 100000)○ 文學語言學研究422009年4月號中旬刊以使自己想突出的觀點更凸顯。(repetition)在漢語的修辭手法里是不單列出來的。而且上邊談到的排比其實也屬于重復的范疇,而后邊即將談到的頭韻,不會談到的諧元韻、諧輔韻等語音重復也包括在內。只不過修辭里指的重復更狹窄或更具體一些,一般分為兩種:同義詞重復和句子結構重復。同義詞重復如:“We rise or fall as one nation;as one people.”(不論我們沉與浮,我們都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再如“wholeft their homes and their families”(他們離開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家人); 又如:“This is our is our time.”(這是我們的時刻。這是我們的時代);還有“every decision or policy I make as President”(我作為總統(tǒng)所做的每一個決定和決策)。結構的重復如“It’s the answer...”重復了三次,“Yes we can.”重復了七次,強調了奧巴馬作為總統(tǒng)對全國上下的充分信賴以及對光明未來的堅信不移,而這一句如今也成為了一句膾炙人口的流行語。結構的重復與排比很相似,學生容易混淆。兩者的區(qū)別是排比句子都并列在一起,結構緊湊;而重復的結構一般相隔著其他的句子乃至段落。(alliteration),即相鄰或不相鄰的一組詞開頭字母的重復,也是演講常用修辭之一。如“the heartacheand the hope”(痛苦和希望),如果把heartache換成pain或agony,意思雖未改變,但頭韻就沒有了,修辭效果明顯下降; 又如:“Let us resist the temptation to fall back on thesame partisanship and pettiness and immaturity that has poisoned our politics for so long.”(讓我們抵制誘惑,以免再次回到以前那種毒害了我們的政治那么久的黨派偏見、卑鄙小氣和不成熟);再如“it is only the chance for us to makethat change”(這是我們唯一加以改變的機會),其實chance可以用opportunity,但換詞之后就沒有了頭韻。又如“to put our people back to work and open doors of opportunity for our kids;to restore prosperity and promote the causeof peace”(使我們的人民重新回到工作崗位,為我們的兒童提供更多的機會,恢復我們國家的繁榮昌盛,穩(wěn)步推進和平事業(yè))。使用頭韻的作用是豐富語言結構,以引起聽眾的注意,使觀點更容易被他們接受。(metaphor)雖不是演講最常用修辭之一,但也經常出現(xiàn)在演講中,尤其是在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 夢想》 中更是俯拾皆是。奧巴馬的演講沒有用很多的暗 喻,畢竟該手法不像排比和重復等那么重要,而且用多了 但用不好反而會影響讀者的接受。奧巴馬演講中的暗喻 例句 有 “The road ahead will be climb will be steep.”(前方的路依舊很長。我們的前進將會充滿坎坷。);還有“the rock of our family”(我家庭的基石)用來指 自己的妻子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allusion amp。 quotation)也是演講常用修辭手法。演講者常常引經據(jù)典,一方面顯示自己的博學,另一 方面讓眾所周知的人或事來幫自己說話能使聽眾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觀點。第一種是間接引用,即用典(allusion),指的是提及神話中或歷史上著名的人或事件而使聽眾產 生聯(lián)想。奧巴馬在評論106歲的安尼克松庫珀時的話就 有很多用典。如 “When the bombs fell on our harbor and tyranny threatened the world”(當炸彈落在我們的海港,當 暴行威脅整個世界)分別指的是“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 和“德國發(fā)動二戰(zhàn)”;“the buses in Montgomery,the hoses in Birmingham,a bridge in Selma”(蒙哥馬利的公共汽車,伯 明翰的水龍頭,塞爾瑪?shù)臉颍┲傅姆謩e是黑人為爭取權利 的三個事件?!懊筛珩R利的公共汽車”指1955年,黑人婦女 帕克斯在蒙哥馬利市的一輛公車上拒絕給一個白人讓 座,被捕入獄后觸發(fā)了長達一年的黑人抵制行動,最后成 功要求該巿所有巴士廢除種族隔離?!安骱驳乃堫^” 指1963年,馬丁路德金在伯明翰城領導一場為黑人爭 取工作,并反對禁止黑人在“白人餐館”就餐的斗爭。警察 使用了警犬和水龍頭對付抗議的群眾。而后金發(fā)表《我有 一個夢想》的著名演說。“塞爾瑪?shù)臉颉眲t指1965年,塞爾 馬地區(qū)的黑人不滿政府無理剝奪他們的選舉權,決定游 行到州首府蒙哥馬利,但在經過埃蒙德佩圖斯橋時,警察 向游行隊伍施放催淚彈,又用木棍毆打游行人士,結果造 成百多人浴血的“埃盟德佩圖斯橋”慘劇。這三件事都與 黑人民權運動有關且是建立在美國開國元勛的理想理念 之下的,所以奧巴馬在演講中重提這些事件,非常符合他 所提出的政治口號;“A man touched down on the moon,a wall came down in Berlin,a world was connected by our own science and imagination.”(一個人踏上了月球,一座墻在 柏林轟然倒塌,一個世界由我們的科學和想象聯(lián)結在一 起)則指的是美國人尼爾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登上月 球的人和德國人推倒阻隔東西德28年多的柏林墻,重獲 統(tǒng)一,這兩件事分別指代當今世界兩大主題,即和平與發(fā) 展,雖然這里只提到科技發(fā)展。這說明了奧巴馬作為總統(tǒng)不會只關注本國的發(fā)展,更要關心整個世界的格局。另外 一種引用是指不加任何修改地直接借用名人名言到自己 的演講中,如奧巴馬直接引用林肯的“a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has not perishedfrom this earth.”(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遠不會從地球 上消失)。而源自亞特蘭大傳教士的那句“We Shall Overe”(我們將勝利或我們將打破種族障礙)指的是美國黑 人民權運動(19551968)時一首主要歌曲的名字,作為第 一位美國黑人總統(tǒng)的奧巴馬引用起來得心應手而又再合 適不過。綜上所述,多種修辭手法的使用給奧巴馬的競選獲勝演講增色不少,為其錦上添花,使之堪稱一篇成功演講 的范例。參考文獻:[1]: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 社,2005.[2]劉世生,:北京大學出版 社,2006.[3]:外語教學與研究出 版社,2006.[4]王佐良,:外語教學 與研究出版社,1987.[5]: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交 通大學出版社,2005.○ 文學語言學研究第五篇:奧巴馬競選獲勝演講txt,你哭著,周圍的人笑著;你逝去的時候,你笑著,而周圍的人在哭!喜歡某些人需要一小時,愛上某些人只需要一天,而忘記一個人得用一生奧巴馬競選獲勝演講Obama:奧巴馬:Hello, ,我來了!If there is anyone out there who still doubts that America is a place where all things arepossible, who still wonders if the dream of our founders is alive in our time, who stillquestions the power of our democracy, tonight is your ,還有人懷疑美國奠基者的夢想在我們所處的時代是否依然鮮活,還有人質疑我們的民主制度的力量,那么今晚,這些問題都有了答案。It39。s the answer told by lines that stretched around schools and churches in numbers thisnation has never seen, by people who waited three hours and four hours, many for the firsttime in their lives, because they believed that this time must be different, that theirvoices could be that ;是等了三四個小時的選民所給出的答案。其中許多人都是有生以來第一次投票,因為他們認定這一次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