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長亭路,年去歲來,應(yīng)折柔條過千尺。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愁一箭風(fēng)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shù)驛,望人在天北。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胡云翼先生《宋詞選》更進(jìn)而認(rèn)為是“借送別來表達(dá)自己‘京華倦客’的抑郁心。把它解釋為送別詞固然不是講不通,但畢竟不算十分貼切。在我看來,這首詞是周邦。宋張端義《貴耳集》說周邦彥和名妓李師師相好,得罪了宋徽。王國維在《清真先生遺事》中已。但是這個傳說至少可以說明,在宋代,人們是把它理解為周邦彥離開京華時所作。這首詞的題目是“柳”,內(nèi)容卻不是詠柳,而是傷別。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長堤之上,柳樹成行,柳陰沿長堤伸展開來,劃。出一道直線,此其二。的堤,因?yàn)殂旰邮撬宄_的,所以稱隋堤。綿表示惜別之情,并沒有顧到送行的京華倦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