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機械能1、定義:物體的動能和勢能之和稱為物體的機械能。機械能包括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2、表達式:E=EK+EP小鋼球實驗中,小球的受力情況如何?◆受重力G和繩的拉力F作用各個力的做功情況如何?◆拉力和速度方向總垂直,對小球不做
2024-11-06 17:27
【總結】機械能和內能一、能量物體能夠做功的本領.一個物體能夠做功,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量.物體做的功越多,物體消耗的能量也越多.1、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運動物體的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動能就越大.2、重力勢能:高的物體具有的能量.物體的質量越大,舉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2024-11-11 08:24
【總結】第六節(jié)合理利用機械能滬科版新教材同步教學課件第九章機械與人復習回顧什么叫做“做功”?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了一段距離,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操場上飛來的足球可以用腳去踢,飛來的鉛球可以用腳去踢嗎?為什么?“”中恐怖分子劫持的飛機為什么有炸彈
2024-12-08 10:18
【總結】機械能和內能1、關于功和能的說法正確的是()A、一個物體能做功,就具有能量B、一個物體沒做功,就沒有能量C、一個物體能量越大,做的功一定越多D、一個物體能量越小,做的功一定越少A2、指出下列各物體具有什么形式的機械能被拉伸的橡皮筋水平路面上行
2024-11-13 12:17
【總結】《機械能》教學設計北京市大興區(qū)龐各莊中學李淑娟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通過動態(tài)圖片實例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授課中通過問題的設置引發(fā)學生思考動能、重力勢能和哪些因素有關。做出相應的假設或猜想,并引導學生利用科學的實驗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來驗證和檢驗,從而得到影響動能、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再通過滾擺實驗和拍球演示,讓學生
2024-11-24 14:46
【總結】八年級物理教學設計第10章機械與人第三節(jié)做功了嗎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功的概念、單位,能用生產、生活中的實例解釋機械功的含義;2、理解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能判斷物體在什么情況下做功或不做功;3、理解功的計算公式w=FS,并能進行計算應用。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實驗探究過程的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總結得出做功的條件。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生通
2025-06-09 22:56
【總結】第十一章測試題一、選擇題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正文測試題1.下列運動中的物體,沒有力對它做功的是()。A.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勻速滑動的物體B.在水平軌道上勻速行駛的列車C.從高處落下的雨滴D.正在下坡行駛的汽車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機器的功率越大,做的功越多B.抽水機的功
2025-06-12 01:54
【總結】第十一章整合1.(2013·福建漳州中考)用水平拉力F拉物體A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動距離s,拉力F做功為W1;用同樣的力F拉物體A在粗糙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動相同的距離s,拉力F做功為W2,則()A.W1=W2B.W1
2025-06-16 12:12
2025-06-17 12:30
【總結】第十一章機械能單元測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共36分),正確的是:(),手的拉力對水桶做功,向前移動了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對水桶做了功,推力在對它做功,重物不動,推力在這個過程中對重物做了功,正確的是()A.人提著箱子站在地面不動,手的拉力對箱子沒有做功B.人把箱子從二樓提到三樓,手的拉力對箱子沒有做功C.汽車在水平公路
2025-04-04 02:11
【總結】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
2024-12-31 02:21
2025-06-12 01:52
【總結】??一、功?1、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2)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2、不做功的三種情況:?(1)有力無距離:“勞而無功”之一,如搬石頭未搬動;(2)有力,也有距離,但力的方向和距離垂直:“勞而無功”之二,如手提水桶在水平面上走動。(3)有距離無力:(“不勞無功”),如物體在光滑平面
2025-04-04 02:12
【總結】第一篇:八年級物理功教學設計 《功》教學設計 (一)教學用具滑輪、砝碼、細繩、小車、木塊、圖釘、彈簧秤、木槽、鐵球. 教學演示:1.用定滑輪提拉砝碼做功. 2.人用手推小車做功. 3.人的壓...
2025-10-04 12:51
【總結】第一篇:八年級物理《力》教學設計 八年級物理《力》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形成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的認識。(2)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的三要...
2025-10-04 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