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閣夜》是大歷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閣時所作。軍閥混戰(zhàn),連年不息;吐蕃也不斷侵襲蜀地。而杜甫的好友鄭虔、蘇源明、李白、嚴武、高適等,都先后死去。杜甫以老病之身仍在不斷地遷徙飄蕩,他憂時傷亂,心情十分沉重,寫下了這首詩。郁、悲涼的情感。節(jié)奏、停頓如下所示:。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野哭/千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時令到了寒冬,天就越來越短;我浪跡天涯,在這霜雪初散的寒宵。當此霜雪方歇的寒冬夜晚,天涯淪落的詩人對此凄涼寒愴之情,不由感慨萬千。涯,指夔州,又有暮年飄零,久居異鄉(xiāng),淪落天涯之意。當時安史之亂雖已平定數(shù)年,但各地時有戰(zhàn)事。遣之詞,實際上卻充分反映出詩人感情上的矛盾與苦惱。不太平,黎明前軍隊已在加緊活動。盧世認為此詩“意中言外,愴然有無。窮之思”,是頗有見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