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人,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晚年整理了《詩》《書》《禮》《易》等古代文獻,還編寫了歷史著。作《春秋》,這些書被漢以后的讀書人尊為“經(jīng)”。在品德方面,孔子主張“寬、恥、信、敏、惠、溫、良、恭、儉、讓”等?!罢摗?,讀“l(fā)ún”,擇也,選擇摘錄之意。宋儒把《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為“四書”,奉之為儒家經(jīng)典。政治家、教育家。他繼承了孔子“仁”的學說并發(fā)展了這一學說,形成了貫穿中國封建社會。的思想體系——孔孟之道,孟子也被尊為儒家的二號圣人——“亞圣”。他在政治上提出以。孟子又善于運用比喻和引用寓言來生動形象地表明抽象的道理,使?!爸T子”指各派的代表人物,如儒家的孔子、作“凡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后據(jù)此概括為“諸子百家”。章,包括經(jīng)、傳、史書在內(nèi),一律稱之為散文。標準音相去甚遠,必須予以重視和糾正。“之”;D項為否定判斷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