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杜少陵,詩中自稱少陵野老。禍亂,身受深重的時代苦難,誠摯的關懷和同情。廣闊,有強烈的社會現(xiàn)實意義,后人譽其詩為“詩史”。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學傳統(tǒng)的家庭中,是著名詩人杜審言之孫。7歲學詩,15歲揚名。以后可分四個時期。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兩個黃鸝鳴翠柳,其間赴洛陽考進士失敗。天寶三年,在洛陽與李。次年秋分手,再未相會。杜甫此期詩作現(xiàn)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為代表。他不斷投獻權貴,以求仕進,但均。直到天寶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亂前一個月,才得到小小的參軍之職。漸成為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不久因直諫忤旨,幾近一死。758年5月,外貶華州司功參。759年,對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辭官,于年底到達成都。世,杜甫失去憑依,的船上,年58歲。